甲状腺癌用药策略进展.docx
《甲状腺癌用药策略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癌用药策略进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甲状腺癌用药策略进展一、概述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单个或多个甲状腺结节颇为多见,常见的病因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退行性囊肿,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其他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癌。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和合理治疗极为重要。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而源自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仅占1%。甲状腺癌约占全身肿瘤的1.5%,占甲状腺全部肿瘤的2.7%17%o甲状腺癌以女性发病较多,男女之比为1:2.58,以年龄计,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一)发病病因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
2、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放射性损伤: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31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特别令人注意的是,在婴幼儿期曾因胸腺肿大或淋巴腺样增殖而接受上纵隔或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尤易发生甲状腺癌,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的细胞增殖旺盛,放射线是一种附加刺激,易促发其肿
3、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机会则不多见。(2)碘和TSH: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较柏林等非流行地区高出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3)其他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
4、%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乳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4)遗传因素: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铅细胞瘤等,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二)临床表现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有的患者长期以来无不适主诉,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Horner综合征才引起注意。局部体征
5、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待周围组织或气管受侵时,肿块即固定。(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ICnl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IO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囊性变者可见囊壁有葡萄簇样结节突出囊腔,腔内存有陈旧性血水。该型癌肿一般无包膜,仅5%有不完整包膜。在显微镜下有些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常见三级以上分支,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囊,细胞大小均匀;核小、分裂少见。乳头状
6、癌常伴有滤泡状癌的成分,但肿瘤的命名仍为乳头状癌,而不称为滤泡状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头状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分,而命名应为未分化癌,也意味着这一种未分化癌可能是乳头状癌的进一步恶化。有时肿块很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被发现。本癌恶性度较低,10年存活率可达88%O乳头状癌在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在ICnI以上。隐性癌多见于尸检,或在已发生颈区淋巴结转移时发现肿块。(2)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由不同分化程度
7、的滤泡所构成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典型,细胞异型性亦较小。这时与腺瘤不易区别,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润来确定病理诊断。分化不良者滤泡结构较少,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象亦多见,可呈条索状实性的巢状排列。有时癌细胞穿出包膜进人多处静脉中形成癌栓,常常成为远处转移的起点,所以滤泡状癌多见于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占19%2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远处转移。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3)甲状腺髓样癌: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特殊类型的癌,并命名为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状腺癌 用药 策略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