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1.5MW∕12MWh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22版1.5MW∕12MWh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1.5MW∕12MWh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5MW12MWh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前言31 .概述41.1 项目概况41.2 编制依据52 .电力系统概况及负荷分析62.1 电力系统概况62.1.1 项目概况62.1.2 项目周边电网概况72.1.3 实联长宜淮安公司用电情况112.2 储能系统运行策略分析1223接入系统方案132.2.1 接入电压等级分析132.2.2 本储能系统定位132.2.3 接入(并网)点分析142.2.4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142.4 储能投运后厂区电力平衡分析153 .储能系统方案总体设计163.1 储能系统架构及设计原则163.1.1 系统架构163.1.2 设计原则173.2 储能电池系统193
2、.2.1 电池单元193.2.2 电池管理系统213.2.3 电池系统布置273.2.4 PCS预制仓323.2.5 EMS管理系统363.3 电气一次设计403.3.1 设计依据403.3.2 电气平面布置403.3.3 电气主接线413.3.4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423.3.5 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443.4 电气二次设计453.4.1 计算机监控系统453.4.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453.4.3 调度自动化系统463.4.4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473.4.5 站用直流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系统473.4.6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473.4.7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474 .储能系统运行及安全分析475
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495.1 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标准495.2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495.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方案495.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SO6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506.1 危险源识别506.2 遵从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506.3 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措施Sl63.1自然危害因素防护措施51632建设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51633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527.投资概算527 .1测算条件528 .2主要经济指标538 .财务评价和社会影响分析578.1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578.2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578.3成本分析588.4销售收入及利润598.5主要
4、财务评价指标及结论619 .结论62附表64附图780.前言电池储能系统在电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小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如果电力系统能够大规模地储存电能,即在晚间负荷低谷时段将电能储存起来,白天负荷高峰时段再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荷高峰期的缺电状况,提高系统效率和输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延缓新的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的建设,节约大量投资。2)平滑间歇性电源功率波动。安装储能装置,能够提供快速的有功支撑,增强电网调频、调峰能力,大幅提高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3)增加备用容量,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和供电质量。要保证供电安
5、全,就要求系统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在电力系统遇到大的扰动时,储能装置可以在瞬时吸收或释放能量,避免系统失稳,恢复正常运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使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作为能源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储能技术被列为中国未来15年的15项关键创新任务之一。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规模达28.5MW,已公布的储能项目建设规划累计规模已经达到400MW。大规模的储能电站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快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成本的下降,为储能电
6、站商业化运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经济可行性。随着新一轮电改在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售电侧改革、开展需求响应等方面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为打开储能潜在市场、拓展储能商业模式、挖掘储能应用价值创造了巨大契机。特别是全国各地售电公司纷纷成立和输配电价改革政策相继落地,为构建灵活多样的电价机制、拓展储能在用户侧的应用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16年,储能在用户侧的分布式应用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机遇,这其中以工商业分布式储能最受关注。布置在工商业用户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配置灵活、单个项目投资低、与用户实际需求贴近,可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削峰填谷、电费管理、需求响应等
7、密切联系。目前的大型分布式储能项目利用峰谷价差节省电费开支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提供光伏利用水平、参与需求响应、延缓电力系统改造升级、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等收益点。据测算,在工商业用电峰谷价差较大的地区,利用储能削峰填谷节省电费的投资回报期已经大大缩短,储能在工商业领域的应用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支持政策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首次明确给予储能独立的电力市场主体地位,在辅助服务领域,储能获得了一个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地位相当的身份认可。其次,政策鼓励储能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在新能源
8、基地建设集中式储能设施,鼓励在小区、楼宇、工商企业等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储能设施,储能在削峰填谷、快速响应、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获得认可。再次,政策促进发电厂和用户侧电储能设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并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提出了服务和保障要求。可以看出,商业化电池储能电站,尤其是面向工商业用户的电池储能电站将是未来5-10年需求侧电改的一大重点。1 .概述1.1 项目概况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1.5MW12MWh储能项目(以下简称“实联淮安储能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厂区内部。实联长宜淮安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碱科技产业园区,园区总
9、面积44.55平方公里,先后被批准为省级特色园区、科技园区、特色基地、农药集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累计实施工程51个,总投资20多亿元,已投入15多亿元,“五横四纵”的道路主框架已形成,国家级质检中心、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燃气储备站已投入使用,华润热电已正式供汽;已签约落户亿元以上各类工业项目有29个,合同外资37亿多美元、民资101亿多元;建成和在建项目已完成投资80亿多元。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厂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实联大道,道路宽阔,周边四通八达,项目厂区内道路平整,整体硬化到位,物资车辆出入较为便利。本项目拟在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建造1.5MW12MWh削峰填谷储能项目工程,
10、项目配置6台电池集装箱(每台集装箱容量2MWh),每台电池集装箱配置一台250kWPCS,PCS出线经200OkVA箱变后接入至Iokv开关柜,开关柜出线接入厂区IOkv电网完成并网。图LlT实联淮安储能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1.2 编制依据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201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GB-T18384.1-2015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程NB_T33016-2014.4984电池储能功率控制系统技术条件NB-T31016-2011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33014-2014.462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
11、术规定NB-T33015-2014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QGDW676-201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QGDW696-2011.9969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697-2011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QGDW1564-2014电池储能电站技术导则QGDW1769-2012储能电池组及管理系统技术规范QGDW1884-2013电池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条件QGDW1885-2013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典型设计规范QGDW1886-2013电网配置储能系统监控及通信技术规范QGDW1887-2013电池储能电站设备及系统交接试验规程QGDW11220-2014电池储能系
12、统变流器试验规程QGDW11294-2014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QGDW11376-2015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并网装置测试技术规范DB31-T-744-20132 .电力系统概况及负荷分析2.1 电力系统概况2.1.1 1.1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在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建造1.5MW12MWh削峰填谷储能项目工程,项目配置6台电池集装箱(每台集装箱容量2MWh),每台电池集装箱配置一台25OkWPCS,PCS出线经200OkVA箱变后接入至IOkV开关柜,开关柜出线接入厂区IOkV电网完成并网。实联淮安储能项目储能最大功率1.500MW,容量12MWh。储能系统由电池组、变流器、测量通信等部分组成。
13、本项目储能系统拓扑图见图1.2-1所示。本储能项目容量最大功率L5MW,容量12MWh,申请接入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厂区35kV合成氨变IOkVfflo40 R装通x6228S40P 729.6Vdc9MOA 7047 ARkWhA929.50i;/1 ovA876.00 AK76.00、I厂AA62 50图2. 1-1实联淮安储能项目拓扑图Im7(C V A87550IB419357个85A928.B465.35898.50422.35图2.1-2实联淮安储能项目与拟接入配电室相对位置图AWI& 】0 A988.000.而回9.0035kVB311.OO49.OO用户储能(合成氨)IF1111L
14、U2.1.2 项目周边电网概况本项目所在的实联长宜淮安公司由厂区IlOkV总降变供电。实联长宜IlOkV总降变现有IlokV进线两回,来自22OkV武黄变Ilokv侧。双回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线路长度约19km,导线截面选用LGJ-400o实联长宜IlOkV总降变主变容量2X90MVA,电压等级1103510kVo110kV35kV侧均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厂区有35kV车间变电站三座,分别为35kV合成氨变(325MVA),35kV循环水变(240MVA),35kV联检变(2X40MVA)O厂区内另有自备电厂机组2X50MW,各以一回35kV线路接入总降变35kV母线。实联长宜IIokV总降变
15、电气主接线见图2.1-3所示。本次实联淮安L5MW12MWh储能项目拟接入35kV合成氨变。35kV合成氨变主变容量325MVA,电压等级3510kV,由IlOkV总降变出3回35kV线路供电。35kV侧采用单母三分段接线,IOkV侧采用单母四分段接线。35kV合成氨变电气总平面及电气主接线见图2.1-4,图2.1-5所示。35kV合成氨变现有7个IOkV备用间隔,IOkV开关开断电流31.5kA,能够满足实联淮安1.5MW12MWh储能项目的接入要求。图213实联长宜有限公司厂区电气主接线图00史庭斗成一树撼至AN3寸,Z三一4tr4%n1加UlllIllhUlll!图2.1-535kV合成
16、氨变电气主接线图2.1.3 实联长宜淮安公司用电情况实联IlOkV总降压变电压等级为11035kV,于2012-0770投运。2017年全厂最大负荷(需量)约为67,OOOkVA,最小负荷(需量)约为40,OOOKVA,全年(2017)网购电量约1.819亿kWh,平均网购电功率约20.77MWo35kV合成氨变现运行2台25MVA主变,满产运行负荷约1012MW根据实联长宜淮安公司IlOkV总降变及35kV最大负荷可知,IlokV总降变最大负载率约37.2%,35kV合成氨变最大负载率约24%o本期1.5MW/12MWh储能项目接入后,储能发电负荷可以再35kV合成氨变就地消纳。35kV合成
17、氨变现有主变容量具备为储能充电的能力。2.2 储能系统运行策略分析电化学储能系统指通过电化学,可控、可循环地进行电能存储及释放的设备系统。根据实联长宜淮安公司用电负荷数据可知,厂区负荷有明显的峰谷特性,本项目接入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后,低谷充电,峰时放电,一天充放一次,实现削峰平谷。D根据该用户的负荷特性,结合江苏省峰谷电价(非7、8月份),确定储能系统运行方式,如下表所示;时间段0:0008:0008:0012:0012:0017:0017:0021:00储能系统工作方式充电放电不充不放放电2)为防止电池充电过程中淮钢公司主变负荷过大,可对负荷进行实时监测,设定负荷底线值,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
18、见图2.2-1所示。具体如下:电价处于谷价:a)当P用户VP负荷加时,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这时储能系统的功率P健健二P员荷限ILP用户;b)当P用户P负荷限伤时,储能系统不工作,这时储能系统的功率Pyi便=0;电价处于峰价:储能系统进行恒功率放电;电价处于平价:a)当P用户VP员荷限值时,储能系统进行充电,这时储能系统的功率P健健二P负荷限值P用户;b)当P用户P负荷加时,储能系统不工作,这时储能系统的功率P储能=0。备注:其中P用户表示用户的实时功率;PmW表示设定的负荷限值,避免超出该用户容量限值;P”表示储能的功率。图2.2-1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策略2.3 接入系统方案2.3.1接入电压等级
19、分析根据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2014,规定的一般原则,8kW40OkW可接入380V,400kW-6000kW可接入6kV-20kVo本工程整体容量为1.5MW储能系统电站,按容量初步可选择IOkV电压等级接入。2.3.2本储能系统定位参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修订版)的通知(苏电营【2014】365号),分布式发电类型包括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IO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储能系统发电项目。因此,本储能系统属于分布式电源,按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设计。同时变流器与逆变器均为静止式电机参照国
20、家电网分布式光伏项目接入系统典型设计(2013年6月)实联淮安储能项目接入方式为“并网不上网”。2.3.3接入(并网)点分析根据现场实际电网情况、发电容量以及用户接线情况、申请表,接入(并网)点选择实联长宜淮安公司厂区35kV合成氨变IokV母线侧,公共连接点为电网武黄变IlokV母线。具体见实联淮安储能项目接入一次系统接线示意图2.3-l0MMfza-u 加 WWW aW*Bmmf35V10y.CSN-1Q/0* n-45S 炖0“iSA3 S1l-H-2000l0O0*COC*S 15msvo.MHw* OIIynIIaUM1UMM20W*m2WM UK 2000/5 OR(USIN1O
21、MWo3PhWM2-jva-0iw-3d50lMOkWPCS UfcOCSSOTWUXh450V22RC-S22461W-215(n图2. 3-1实联淮安储能项目接入一次系统接线示意图2.3.4主要电气设备选型1)储能系统并网、送出线路导线截面储能系统最大功率1.5MW,最大功率充放电时IOkV并网送出线路约电流87A,并网线路可采用95平方毫米电缆,截面满足并网线路送出极限以及压降要求。2)储能系统设备参数要求储能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按L5倍的额定电流计算,对用户内部以及系统短路电流影响不大,项目IokV侧设备短路电流水平按用户原有设备选择按31.5kA考虑。3)无功补偿容量配置根据用户提供资
22、料,实联长宜淮安公司IlOkV侧2回进线功率因数分别为0.95、0.960根据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5-2014第6.2.3条相关规定“接入6kV10(20)kV配电网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功率因数应能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有参与配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无功动态响应时间不得大于30ms,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以及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应满足并网调度协议的规定。”考虑技术规定要求以及业主提供的变流器参数(功率因数能维持在0.99,提供无功约213kvar),能够满足储能系统发电容量、升压变、站内电缆等无功损耗的补偿要求,本期不再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1.5 MW 12 MWh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