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2023新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docx
《6.30 2023新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30 2023新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新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参考模板颁布令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XX有限公司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污漪口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特组织编制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应急管理部第2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经
2、专家评审、修改完善。本预案共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附件等四个部份,包括事故应急处置机构、事故等级、处置流程等内容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员工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现予以批准公布,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实施。XX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名):2022年1月1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 .总则11.1 适用范围11.2 响应分级1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2.1 应急组织体系32.2 组织棚勾职责43 .应急响应63.1 .1信息接报63.2 .2信息处置与研判7321预警启动83.5 应急支援143.6
3、 响应终止154 .后期处置175 应急保障215.1 通信与信息保障215.2 应急队伍保障225.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25.4 其他保障226附件236.1 公司应急电话236.2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通讯方式236.3 政府有关部门及外部救援联系电话246.4 重要物质装备名录256.5 关键的线路、标识和图纸266.5.1 重要的防护目标一览表266.5.2 企业周边环境图276.5.3 企业平面布置图276.5.4 消防设施分布图27655疏散路线示意图、应急救援指挥位置、重要防护目标分布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图276.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27附件6:事故应急信息接报处理登记表2
4、9附件7:事故应急信息上报书31附件8:规范化格式文本32附件9: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37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0一、火灾和疏散专项应急预案40二,触电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8三、锅炉压力容器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5四、电梯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6五、危险化学品泄漏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3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3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83I事故风险描述832应急工作职责843应急处置844本卷须知85二,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861事故风险描述862应急工作职责863应急处置874本卷须知90三.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11事故风险描述912应急工
5、作职责913应急处置924本卷须知94四、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51事故风险描述952应急工作职责953应急处置964本卷须知97五、中毒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991事故风险描述992应急工作职责993应急处置1004本卷须知101六.乙醇泄漏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31事故风险描述1032应急工作职责1033应急处置1044本卷须知107七、粉尘爆炸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081事故风险描述1082应急工作职责1093应急处置1104本卷须知110八.高温中暑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121事故风险描述1122应急工作职责1123应急处置1134本卷须知114九、灼烫伤害事故现场应急
6、处置方案1151事故风险描述1152应急工作职责1153应急处置1164本卷须知118十.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201事故风险描述1202应急工作职责1203应急处置1224本卷须知125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方案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本公司发生和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的火灾疏散、触电、有限空间、压力容器伤害事故、电梯事故、蒸汽锅炉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乙醇泄漏、粉尘爆炸、高温中暑、灼烫伤害、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等突发事件的处置。1.2 响应
7、分级针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本公司将事故分为三级(下述分级中,以上包含该人数,以下不包含该人数):I级:重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4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II级:较大事故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人以上4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In级:一般事故可能造成人员轻伤,经济损失不超过10万元。依照事故不同的等级,本公司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也相应地分为三级。公司发生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警情后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迅速做出响应级别的判断,依照事故险情级别分级启动预案。(
8、1发生山级事故应当依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要求各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现场,利用本公司的一切资源进行救援。(2)发生11级及以上事故,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当即展开救援的同时,当即上报XX区应急管理局,并根据事故类别,请求相应组织、单位给予支援。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员应急抢险组(义务消防队)应急疏散警戒组应急后勤保障组(含救治工作)应急通讯联络组2.2 组织机构职责2.2.1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a.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b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C.组建应急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d负责向到达事故现
9、场的公安、消防、本地区街道汇报灾情,并移交现场指挥权。2.2.2 应急抢险组(义务消防队)主要职责a.现场抢险、抢救受伤人员。b清理爆炸危险源,控制险情曼延。C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抢险、抢救进展状况。2.2.3 应急疏散警戒组主要职责a保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畅通。b拉好警戒带,做好警耐保卫工作。c控制现场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d疏导现场人员按序从安全出口疏散至安全区域。e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域。f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疏散进展状况。2.2.4 应急后勤保障组(含救治工作)主要职责:a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联系救治车并护送到医院进行抢救。b负责抢险救灾人员食品和生活用
10、品的及时供给。c落实抢险救灾装置、设备抢修、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d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后勤保障及救治状况。e.记录事故信息相关内容,并上报地区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2.2.5 应急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a.应急预案启动后依照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负责通知各应急组前往现场救援。b在抢救过程中,联络、搜集各组进展状况,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如实报告状况。C在抢救过程中,负责传达领导小组组长的最新命令。d.保证信息畅通。3 .应急响应3.1 信息报告3.1.1 信息接报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值班室,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室明示应急组织通信联系人(当班值班人员)及电话:XXo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有关
11、人员当即迅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应急领导小组值班人员接警后,当即将警情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3.1.2 信息处置与研判3.1.2.1 明确响应启动的程序和方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当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XX区应急管理局和负有应急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市应急管理局和负有应急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XX省应急管理厅和负有应急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免费资料关注公众号:安全生产管理;应急监视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监视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状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3.1.2.2 报告事故
12、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性质、危险程度;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其它应当报告的状况。3.1.2.3 时刻跟踪事态发展状况: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3.2 预警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预警综合监视管理工作,确认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点及事故征兆汇总后,在公司范围内发布,预防事故发生。3.2.1 预警启动(1)预警等级依照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13、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IV级、11I级、11级、I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见表3-1表3.1预警分级描述预警级别预警颜色橙色预警描述I级特别严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正在迅速曼延II级严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正在扩大In级黄色较重级预警级别,事态有扩大趋势IV级监色一般级预警级别,事态有扩大趋势(2)预警信息来源a属地政府、上级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涉及生产安全事故预警信息,譬如自然灾难预警信息等;b公司监测、监控和信息采集系统获取或目击者、知情者的报告或上报的事故的预警信息。(3)预警信息内容a.预警级别;b.涉及生产安全事件的
14、基本状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程度;C.预警范围: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及相关部门;d.建议应采取的应急措施;e发布部门。(4)预警方式根据生产安全事件的特点,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预警方式:a.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通知相关部门、岗位、员工;b.通过覆盖公司内的应急广播通知公司内所有员工;c人工大声呼喊、鸣笛等方式使公司内人员警觉(特事特办)。(5)预警发布、取消程序a应急领导小组收到事故信息、预警信息后,当即进行核实确认,提出发布预警等级的建议,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向公司应急组织相关部门和员工发布预警信息。b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预警信息每小时发布一次,紧急状况下,可随时修改并发布预警等
15、级。c.当事故已被有效处置,确认已无危险,无导致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应急处置工作终止后,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取消预警信息指令。3.2.2 响应准备在接到预警并且分析研判后,依照应急响应分级,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迅速依照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指挥部,并对公司的应急资源进行调配后勤保障组将公司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就绪,应急通讯联络组保障信息畅通,应急疏散警戒组当即进入警戒状态,抢险救援组保持随时待命状态。3.2.3 预警解除社会级预警由XX市XX区应急管理局/XX市XX区安全生产应急响应中心发布宣布预警解除。公司级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宣布预警解除。3.3 响应启动根据预警分析研判结果,确定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
16、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终止等几个过程。3.3.1 响应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与预警等级相对应,分四级响应:I级响应:政府部门已发布/将发布或应急领导小组已发布I级预警信息后,当即启动I级响应。II级响应:政府部门已发布/将发布或应急领导小组已发布11级预警信息后,当即启动11级响应。In级响应:政府部门已发布/将发布或应急领导小组已发布山级预警信息后,当即启动山级响应。IV级响应
17、:政府部门已发布/将发布或应急领导小组已发布IV级预警信息后,当即启动IV级响应。3.3.2 响应程序IV级响应:公司已发布IV级预警信息后,应急领导小组当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In级响应:公司已发布HI级预警信息后,应急领导小组当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11级响应:公司已发布11级预警信息后,应急领导小组当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I级响应:公司已发布I级预警信息后,应急领导小组当即启动综合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超出单位应急能力时,扩大应急,请求当地政府增援。3.4 应急处置3.4
18、.1 应急处置程序详见各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3.4.2 处置原则和要求a公司各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根据事故状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治工作。b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各部门接到现场应急指挥指令后,当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c现场指挥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加入应急行动的部门保持通信畅通。d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街道(地区)办事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支援。e.事故发生时,必需保护现场
19、,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别险情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充分考录有关方面看法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医疗卫生救助事故发生时,拨打120或999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3.5 应急支援发生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警情后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迅速做出响应级别的判断,依照事故险情级别分级启动预案。1)发生III级事故应当依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要求各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现场,利用本公司的一切资源进行救援。2)发生I级事故、II级事故,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当即报告应急管理局等相
20、关部门。3)事故发生后要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次生灾难的发生。当事态无法控制时,应当即寻求外部力量支持,外部应急资源联系方式见附录。3.6 响应终止3.6.1 应急终止条件:(1)当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2)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3)环境有害因素等到有效监测和处置得当。(4)现场应急指挥部和专家评估认定现场应急工作已终止。3.6.2 应急终止程序应急终止程序执行“谁启动谁关闭原则,应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应急终止命令。应急终止后应急指挥中心应指定责任部门
21、完成如下事项:1)事故发生部门按有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发展、应急救援等状况。2)事故发生部门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和原始资料收集工作,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相关资料;得到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开始现场恢复重建工作。3)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编写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应作为应急预案评审维护的重要资料。4 ,后期处置4.1 污染物处理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状况洗消去污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稀释,用水、清洁剂、清洗液稀释现场污染物料。2、处理,对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后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当应急人员从现场撤出时,他们的衣物或其它物品应集中保存,作为危险废物处理。3、物理去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30 2023新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 2023 新版 生产 安全事故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