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员工安全知识手册.docx
《7.7 员工安全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7 员工安全知识手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员工知识手册懂得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第一节电气安全(一)防触电安全知识(1)触电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这种现象就是触电。(2)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这两类伤害在事故中也可能同时发生,特别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比较多,绝大部分属电击事故。电击伤害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2、有关。(3)触电事故有哪些种类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一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带电体。两相触电一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跨步电压触电一人体在接地体附近,由于跨步电压作用于两脚之间造成。当人的两脚站在浮现不同电位的地面上时,两脚之间承受电位差。若电力系统-相接地或电流自接地体向大地流散时,将在地面上浮现不同的电位分布。人的跨距一般取08米,在沿接地点向外的射线方向上,距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小;距接地点20米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二)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原因有:(1)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2) 电气线路、设备安
3、装不符合安全要求;(3) 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故;(4) 接线错误: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5) 在高位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或误送点触电并坠落;(6) 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7) 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8) 水泥搅拌机等机械的电机受潮;打夯机等机械犯的电源线磨损;(9) 浴室电源线受潮;(1) )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绝缘;(11)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12)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难导致;(13)现场临时用电管
4、理不善导致;(14)人蛮干行为导致(包括:盲目闯入电气设备遮拦内;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遇损坏落地电线用手拣拿等)。(三)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一是电气作业人员对安全必需高度负责,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各项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需落实。安装电气必需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除电气设备要完全洁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电气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绝缘的手套鞋、垫、夹钳、杆和验电笔等安全工具。二是加强全员的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电工作业:使用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三是针对发生触电事故高
5、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据有关资料说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多雨季节到来以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滚动式电动工具要列入重点检查。也要做好日常对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2)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把故障状况下可能浮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凑地连接起来。只要适当控制保护接地电阻大小,即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内。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它原因可能浮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3)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状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相互连接。这种安全技术措
6、施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为380伏/220伏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保护接零的基本作用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对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过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把故障部分断开电流消除触电危险。(4)接地和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其不同处是:其一,保护原理不同。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新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统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潜心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其二,适用范
7、围不同。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不接地电网不必采用保护接零。其三,线路结构不同。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需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地装置也应有地线。(四)对触电者怎样进行救治急救触电者,首先应马上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销),如触电距电源开关处太远,要用绝缘物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进行救治,以防止二次触电事故。若触电者在高处,应考虑防摔措施。人触电之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中止跳动、昏迷不醒等现象,不一定是触电者已死亡
8、,曾有触电者经数小时的人工呼吸而得救。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实例说明使用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效果好,同时可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其次节防火防爆安全(一)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火灾寻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难。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1)可燃气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3)固体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金属火灾。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资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因素好多,但无论哪一条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二)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
9、条件:(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以上三个条件,必需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三)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3)加强防火检查,消除担忧全因素;(4)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5)配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四)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哪些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2)烟囱设备不当,靠近可燃物;(3
10、)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4)小孩玩火;(5)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6)使用灯火不慎;(7)烧渣积肥;(8)烘烤;(9)烟囱飞火、窜火:(10)死灰复燃;(11)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12)机器摩擦发热;(13)熬炼;(14)焊接;(15)静电放电;(16)粉尘爆炸着火;(17)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五)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哪几种一般说有三种方法:(1)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2)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六)常见引起火灾原因(1)电线短路引起火灾短路指电气线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相接或相碰而产生电流突然增
11、大的现象。短路一般有相间短路和对地短路两种。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突然增大,而放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短路电流突然增大时,其瞬间的放热量大大超过线路正常输电时的发热量,能使绝缘层烧毁、金属烧化,引起电线本身着火,还能导致附近可燃物燃烧。(2)保险丝用钢、铁丝代替由于铜、铁丝的熔点比保险丝的熔点高,在电流突然增大时,不能即刻熔断,起不到切断电流的保险作用,会使电气设备因短路或过载而起火。(3)电炉引起火灾及其防止小型移动式电炉有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封闭三种,特别是开启式电炉,其电热丝暴露在外面,使用时能见明火,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由于小型电炉移动性比较大,有时放在木桌下使
12、用,靠近可燃物,又无隔热措施,易烤着可燃物;或因使用时突然停电,使用者没有拔掉插头就离开了,来电后往往引起火灾。因此,在允许使用小型电炉的场所,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并用砖或石棉等隔热材料衬垫。电炉应有专用插座或单独线路供电,不应与其它用电器具共用一个插座。使用时突然停电,应当即拔下插头,以防发生事故。(七)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要求装卸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要求是:(1)在装车、装船前,应将车厢、船舱内的杂物清洁洁净,防止有残留物。(2)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准拖、拉、抛、滚。(3)不应用电瓶铲车装卸。协同工作车辆有阻火器、防爆装置。(4)如遇有闪电雷击、雨雪天气,应当即关闭车厢、船舱门中止
13、作业。作业照明不准使用明火用具,应用防暴灯具。(5)在高温季节作业,必需避开烈日曝晒。(6)作业人员不得携带火种或穿带铁钉的鞋进入作业现场。(7)在装卸可燃、易燃液体、气体前,检查现场有无水源、灭火器材是否完好、防护用具是否备好、其管道、设备导除静电的装置是否完好等,确认安全可靠才可进行。(8)装卸完毕,检查有无泄漏状况,应将车厢、船舱内和现场的残存物完全清除洁净。(八)怎样报火警报警时首先拨火警电话号119,向接警人讲清以下几项内容:(1)讲清街路门牌号,单位、着火的部位;(2)讲清什么物品着火;(3)讲清火势大小;(4)讲清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九)扑救电气火灾用什么灭火器效果
14、好电气火灾灭火用“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由于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事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在生产过程中假如发生如下性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1)碱金属的金属及钠、钾等,碱土金属类的金属镁、锢等;(2)碳化物类的碳化钙等,其它碳化碱金属如碳化钾、碳化钠等;(3)氢化物类的氢化钠等;(4)三酸(硫酸、硝酸、盐酸);(5)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6)熔化的铁水、钢水;(7)高压电气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状况下引起火灾等。(十一)如何选择正确使用灭火剂(1)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
15、、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2)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主要适用于扑救电器、缜密仪器、宝贵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火灾以及一些不可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十二)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而纸张、棉花、木材、涤纶、纤维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39,极易引起火灾。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的点火能量一般在I亳焦耳以下,烟头的危险性就更大。另外未完全燃烧的炭灰里有火,掉在枯燥的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燃起火。(十三)雷击为什么能引起火灾雷击时,有几十到上千安培强大电流通过雷通道,并迅速转化成大量
16、热能,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一般的可燃物碰见它就会迅速着火。除直接雷击外,感应雷也会引起火灾。一种是静电感应,其积聚电压可达几万伏,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燃烧爆炸:一种是电磁感应,它产生的大电流会使金属物迅速发热,在接触电阻大的部位时,可产生火花,能引起可燃物起火。雷击时还会产生几万到几十万伏的冲击电压,使电器设备绝缘损坏,引起短路起火。(十四)爆炸(I)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需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浓度极限。(2)爆炸温度极限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由于蒸发而形成等
17、于爆炸浓度界限的蒸气浓度,这时的温度即为爆炸温度极限。(3)爆炸上限和下限当空气中含有最少量的可燃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当空气中含有最大量的可燃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高浓度叫做爆炸上限。爆炸温度极限与爆炸浓度极限一样,也有上限和下限。其下限即液体问点温度,等于爆炸浓度下限的蒸气浓度;爆炸温度上限,即液体在该温度下蒸发出爆炸浓度上限的蒸气浓度。当可燃物质浓度低于下限或大于上限均不爆炸或燃烧,但超过极限浓度的可燃物,若有湖空气渗入,则爆炸危险依旧存在。(4)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形成的粉尘爆炸大致有三步发展形成过程:一是悬浮
18、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储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二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三是粉尘燃烧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原来悬浮着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项进行,其反应速度也渐渐增大,通过猛烈的燃烧,最终形成爆炸。(5)进入爆炸事故现场抢救时如何避免扩大性伤亡某些爆炸事故抢救过程中可能发生二次、再次的连锁爆炸,进入爆炸事故现场要有组织有领导抢救,要弄清爆炸物的基本状况,选择有利地形,并配备应有防护用品进行就可以减少联锁爆炸引起的扩大性伤亡。(6)生产过程中的其它爆炸事故在生产作业中,除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外,还有因可燃气体
19、、蒸气及可燃粉尘任意扩散,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火源引发的爆炸事故,这类事故称其它爆炸事故。(7)防范其它爆炸事故主要措施有哪些加强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和设备维护,消除跑、冒、滴、漏。易燃易爆场所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加强治理。从设计和工艺上不断改进,使用危险因素小的能源和原料。严格控制各类火源。必需认真落实实动火审批制度,要充分做好动火前对设备的置换、检测、现场清理等工作。对危险物品密布的环境,坚决不准动火。要勤检查,严格控制各类其它火源,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保意识。把握抢救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护、救治器材。岗位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专人负
20、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使用。(十五)在现场对烧伤人员如何进行急救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剪掉着火衣服。检查有无合并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注意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伤员休克、篁息、创面污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泡不要弄破,用清白衣服覆盖,把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第三节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一)锅炉事故(1)什么是锅炉事故锅炉运行中因锅炉受压部件、附件或附属设备损坏,造成人身伤亡,被迫停炉修理或减少供汽、供热量的现象叫锅炉事故。锅炉事故有爆炸事故、满水事故、缺水事故、汽水共腾事故、水位计破碎事故、炉管爆破事故、炉膛爆炸事
21、故、烟道爆炸事故、二次燃烧事故、炉鸣、炉颤事故、炉墙损坏或倒塌事故等。(2)锅炉事故技设备损坏程度分类锅炉事故可分为三大类:爆炸事故。锅炉在使用中受压部件发生破碎,使锅炉压力突然降到等于外界大气压力的事故;重大事故。锅炉受压部件严重损坏(如变形、渗漏),附件损坏或炉膛爆炸等被迫中止运行,必需进行修理事故;一般事故。锅炉损坏不严重,不需要中止运行进行修理的事故。(二)锅炉的安全附件和仪表锅炉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防爆门、水封安全器、高低水位控制报警器。锅炉的安全仪表有:流量表、压力表、温度表、运程控制仪表、水位表和保护装置等。(三)锅炉应装设哪些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th的锅炉,应装设高
22、低水位报警器、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锅炉,还应装设蒸汽超压的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用煤粉、油或气体做燃料的锅炉,应装设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四)锅炉阀及各种仪表、防爆门的作用(1)安全阀的作用安全阀的作用是将锅炉内的压力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当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开启排汽、泄压,以防锅炉超压发生事故。(2)压力表的作用压力表是测量锅炉内实际承压大小的仪表,司炉人员根据压力表指示数值,调理锅炉压力的升降,以确保锅炉在允许工作压力下安全进行。(3)水位表的作用水位表的作用是指示锅炉内水位的高低,协助司炉人员监视锅炉水位的动态,以便把锅炉水位控制在正
23、常幅度之内,防止锅炉发生缺水或满水事故。(4)防爆门的作用以煤粉、油或气体为燃料的锅炉在点火或运行中假如操作不当,就可能引起炉膛或尾部烟道发生爆炸或二次燃烧。严重的爆炸会导致护墙和烟道的开裂、倒塌,卧式内燃爆门的作用是在炉膛或烟道发生轻度爆炸时,能自行开启泄压,避免事故扩大和发生。(五)锅炉排污的目的锅炉排污的目的是,排除锅炉内的泥垢,过剩的碱度、含盐量以及锅水表面的泡沫和油脂,使锅水的品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减少水垢的结生和腐蚀。(六)为什么常压锅炉也会发生爆炸茶炉、浴炉、无压采暖锅炉均不承受压力的常压锅炉,统称为常压锅炉,近年来屡屡发生爆炸事故,其原因均是由于非承压变承压造成。主要原因: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7 员工安全知识手册 员工 安全 知识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