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设计项目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docx
《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设计项目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设计项目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体育馆工程智能化系统集成及深化设计项目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1.l综合布线系统1.2语音通信系统1.3信息网络系统1.4有线电视系统1.5公共广播系统1.6电子会议系统1.1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功能、智能型楼宇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对基于各种系统资源的建筑总体功能的发挥并保持各部门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对其特别重视,并先后制
2、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最为突出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lA/EIA568A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O/IEC11801标准;这二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
3、规范(89: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2000年出台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及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是当前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内标准。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合而成,按其功能及构成分为: 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SUBSYSTEM) 水平子系统(HORlZONTAL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ADMlNISTRATlONSUBSYSTEM) 主干子系统(RISERBACKBONE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S
4、UBSYSTEM)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SUBSYSTEM)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项目分析滨州体育馆将建成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的体育馆,以适应现代化高技术发展的需要。本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力求满足相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全运会体育场馆的使用功能要求。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前期工程,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性能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可靠性高、扩充性强、灵活方便,并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可互换性、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送平台,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设计依据依据全运体育馆的建
5、筑分布、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楼层数和功能规划,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将遵循如下的技术标准: IS0IED/JTClIS-11801 ITU-T EN-50173 ANSIFDDI、TP-PMDX3 ATMFORUM-PHY、SIG IEEE802.3、IEEE802.5 ISO/IECDIS11801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EIATIA568A,EIATIA569A国际电子工业协会通信线缆、通讯路径和空间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50312-2
6、000);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市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8-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0系统设计系统结构综合系统分为公网和内网系统,共用一套桥架和管线。主设备间设置于一层数据网络中心间。由于体育馆平面跨度较大,故由多个弱电井同时走线,并在一层设立3个分配线间,地下一层设立1个配线间,还有4个赛时安装的配线架。每个分配线间到终端统一敷设六类非屏蔽线缆,提供标准
7、RJ45接口,同过在配线架上跳接可以满足语音和数据应用。数据网络中心至各配线间敷设2根12芯多模光缆,端接于各配线间光纤配线架;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端接于110配线架。公安专网系统只在三层安保指挥监控通讯间设立一个主配线架,专电和专网数据采用超五类屏蔽线缆传输,直接连入主配线架;距离较远的采用万兆4芯多模光纤传输。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通过中央主配线架把各种不同的设备连接起来。同时提供楼宇间主干或广域网的入户接口。设备间设在一层数据网络中心,配线及网络设备全部都整洁而且安全的安装在标准机柜中。每个机柜内配备足够数量的机柜隔板、安装螺丝、垂直收线环等。电源插
8、线板采用经国家CCC认证的机柜专用电源插座。机柜上配有跳线管理器,所有跳线一律走跳线管理器,决不允许线缆散乱在理线器外。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是指干线接线间的分配线架(IDF),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及快接式跳线等组成,以实现对信息点的灵活管理。从本建筑结构特点考虑,体育馆平面跨度较大,整个建筑分两个弱电竖井走线,分配线架设在弱电间内。弱电间内安置标准机柜,机柜内安装数据配线架、语音主干IlO配线架、光端箱等连接硬件,还有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所有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统一端接于六类数据配线架上。语音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将用作语音的线对跳接至主干110配线架,每个信息点最多可提供4部
9、外线。数据应用可从数据配线架跳接至接入交换机实现。主干子系统到各个配线间的数据主干采用2根12芯多模光缆,支持万兆数据传输语音主干采用五类大对数电缆,在管理间的机柜内端接于110配线架。水平子系统水平电缆子系统将配线间内的快接式或交叉连接系统连接至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上。本次设计中所有语音和数据信息点均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统一端接于数据配线架上。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所有数据出口采用六类信息模块,提供RJ45接口,语音出口同样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兼容RJII接口,所有端口带有防尘罩,并提供明确的标识。光纤接口采用LC标准,方便接插,连接可靠。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的接口,它终
10、接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光缆,并为铜缆提供电气保护。室外干线电缆、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包括天线馈线)进入建筑物时,都应设置引入设备,并在适当位置终端转换为室内电缆、光缆。引入设备宜单独设置房间,还须提供必要的电气保护装置。本工程室外铜缆由运营商实施,应适当考虑接入措施。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是至关重要的,接地的良好与否关系到综合布线系统能否正确的运行。本系统的方案设计中,考虑采用统一联合接地的方式,在设备间、分配线间及竖井中,将设备箱、分线箱等用一根截面积为16r三2的专用接地线连接至建筑物的等电位铜排上,接地电阻应WlQ,以实现设备的电气保护和抑制外来的电磁干扰。主要工
11、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工艺综合布线机柜及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对所安装的设备外观、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地证明、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检验,检验设备是否选用厂家原装产品,设备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机柜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应离墙O.5m以上,便于安装和施工; 底座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施工; 机柜安放应竖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1%。,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机柜之间缝隙不大于1mm; 机台表面应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应小于Imm; 机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可靠; 机内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保持良好; 所
12、有机柜应设接地端子,并良好连接接入大楼接地端。缆线敷设要求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l(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线更高于此值;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
13、工半续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标准规定。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见相应规定。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宜在信道两端口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安装光缆时应确保光缆不要受到化学和物理的伤害。 在安装期间,检查光缆的延伸度,确保光缆的延伸度不要超过标准的规定。 敷设光纤时,其牵引力应加于加强筋上,牵引力不应大于150N;牵引速度宜为lOM/min;单次牵引长度不宜大于是IKn1。 光纤架设完毕,应将端头包扎并盘好置于托架高处。铜缆终接的一般要求 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14、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缆线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光缆芯线终接的一般要求 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IOm01.2语音通信系统见综合布线子系统。1.3信息网络系统滨州市
15、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设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安全的“数字化体育场馆”基础网络。随着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深度发展,为整个场馆内的日常办公、比赛、训练等一系列活动铺垫坚实的基础网络。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平台,是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建设考虑的重点。网络建设指导思想实效性网络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网络的实用性,着眼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内的实际办公需要和发展要求,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可靠性网络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就会成为各项日常应用的基础,并随着应用的深
16、入普及,其基础作用将越来越大。在网络系统成为实时系统后,网络设备运行的高可靠性将成为网络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安全性网络必须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措施和防病毒保护技术,灵活方便的权限设定和控制机制,使系统具有多种有效手段来防范各种形式对网络的非法入侵以及病毒蔓延,以保证网络的实体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有效地保障正常的业务活动和防止内部信息数据的泄露。我方在网络设计中,将充分考虑整体网络的安全性,针对网络的各种应用,实施多种的
17、保护机制,保证整个网络在今后生产状态下的稳定运行。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防火墙隔离、ACL等具体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安全性。管理性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对网络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有很大帮助,网络应该能够提供方便、灵活、有力的工具对网络进行集中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方便的监控、良好的管理界面、完备的系统记录都能使管理员在不改变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测、修改及故障恢复等管理维护工作。我方推荐采用基于SNMP标准的可网管网络产品,达到全程网管,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费用,提高网络的易用性
18、、可管理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规范化和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及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必须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要模块化、结构化、数据要代码化,以便于信息共享和交流及将来的维护。在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时,应用程序必须规范化、模块化。根据以上种种特性需求,在诸多网络设备中,我方推荐滨州市奥林匹克公园体育馆网络建设选用星网锐捷的网络路由交换产品及安全产品作为整个网络的基础平台。星网锐捷是国内著名的网络厂商,其产品与服务通过智能、安全及可靠的网络将信息设备连为一体,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具有业内口碑极佳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基本网络技术简介网络相关技术介绍三层交换技术通常,不
19、同的广播域之间需要通过传统的路由器提供第三层(IP)交换以完成数据包的传送。由于传统路由器第三层包交换的性能不高(通常高性能路由器的包交换速率在IMPPS左右),因此大型网络的服务性能难以进一步提高。先进的第三层交换技术,能够为用户构建高性能的局域网提供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出色的解决方案。采用基于ASIC技术处理IP交换的先进体系结构,获得了高速的第二层交换和IP第三层交换性能。第二层交换速率和IP第三层交换速率可达到IooMPPs。在各局域网解决方案中,第三层路由交换机作为LAN主干交换机发挥了第二层和第三层高速包交换的优势O配合100OBase-X技术和产品,可为各大中型企业的局域网络提供
20、了100oM骨干带宽,10/100M接入带宽,整个局域网有了优越的性能保隙。虚拟网划分虚拟网技术基本概念虚拟网(VLAN或VirtUalLAN)是将一组物理上彼此分开的用户和服务器从逻辑上组成工作组,这样的逻辑划分与物理位置无关。简单地说,就是把一组用户分配在一个单一的广播域,在该广播域上的广播流量只有其成员能够收到。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利用VLAN技术,可以将由交换机连接成的物理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一个VLAN中的站点所发送的广播数据包将仅转发至属于同一VLAN的站点。而在传统局域网中,由于物理网络和逻辑子网的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站点所发送的广播数据包都将被转发至网络中的所有站点。构成VLA
21、N的站点不拘泥于所处的物理位置,它们既可以挂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中,也可以挂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中。VLAN技术使得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得非常灵活,例如位于不同楼层的用户或者不同部门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VLANoVLAN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提供与专用网相同的安全保密功能; 网络开放性好,易扩充; 易于与其它网络互连,降低了建网风险。虚拟网设计策略随着802.1QVLAN在应用和管理上越来越简便,各机构可以在使用它时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比如说,用户可以创建所谓的连接关系组,将其用于各种不同职能的应用之中。这类连接关系组甚至可以相互重迭,并可以根据部门和职务的性质来组织:比如,具有高级权限的用户既可以属
22、于自身的私有网络,又可属于其它共享网络。创建连接关系组在实现上主要有三种途径:基于端口的虚拟网、基于MAC地址的虚拟网和基于网络地址的虚拟网的划分。对于园区内部的子网,网络站点相对固定,可采用基于端口的虚拟子网的划分。如图:某一办公楼内部各子网(即各业务局局域网)连接至楼内主交换机。则可按各信息点的组织关系,以基于端口的方式划分VLAN。例如:业务局A分布于两个不同的楼层,并分别连接到主交换机的L4端口上,那么,我们可以设定端口1,4属于VLANL实现业务局A内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如图示)VLAN1:1,4VLAN2:2,5VLAN3:3业务局B业务局C 业务局A图3-1 VLAN的划分业务
23、局A业务局B当多台服务器连在同一台交换机上时,通过端口和IP地址划分VLAN,由它们所确定的重要用户能够访问同一交换机上的几台服务器。如图:其它业务局局域网的重要用户可通过端口1直接访问连接在端口4上的其它子网或各种服务器。器配置复杂,而且跨网段的信息交换会引起路由器资源的较大浪费。因此,当VLAN需要通过路由器划分时,可采取如下策略:将跨路由器的网段分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VLAN,并在路由器上设置过滤器(Filter)的功能,当这两个VLAN需要互相交换信息时,可通过设置的过滤器直接进行访问。至于安全性,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边缘经过认证后再进入一条VLAN网,登录的VLAN网将根据用户的认证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馆 工程 智能化 系统集成 深化 设计 项目 通信 网络 系统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