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docx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为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契机,发挥先行试点作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工作目标构建“135”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机制,即坚持
2、党建引领,突出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三项重点,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实现村级组织更加有力、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机制体系日益完善等五大目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三、主要任务(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基础1.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实行村级各类组织定期向村党组织述职报告制度,述职情况作为各类组织负责人评先评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绩效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推动“党建链”嵌入“产业链”,灵活设置产业党组织,既可以跨乡(镇)设立产业党组织,也可在同一乡(镇)内分片区设立,构建“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鼓励和
3、支持涉农企业之间、企业与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联合党支部。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实施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打造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培树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2 .实施“雁阵”提升行动。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建档、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实施村干部选育“1212”工程,探索公开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制度,建立“头雁指数”量化指标体系,及时调整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设立“融湾大讲堂”“乡村振兴大讲堂”,举办“村书记论坛”,每年开展乡村干部全员轮训和业务拉练,分期分
4、批组织村书记到大湾区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三年内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占比达到70%以上。实施“千名干部抓南融、千名干部抓北接、千名干部破千难”专项行动,建立乡(镇)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机制,开展“业务大学习、岗位大练兵、攻坚大比武”活动,提升干部治理能力。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分“正职岗”“副职岗”“委员岗”三类,实行职责清单化、分工负责制。建立与工作职责、年限、业绩相挂钩的村干部岗位等级薪酬发放制度,激励村干部积极履责、岗位尽责。(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委党校)3 .激发乡村党员创先活力。开展“新时代XX乡村好青年”选树学活动,设立乡(镇)青年人才党
5、支部,加大青年人才党员发展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两年内未发展党员处置措施。推行党员户挂牌机制,建立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先锋创绩”机制,开展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实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切实提高党员意识,增强党员的归属感。依托在外商会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分层级建立流动党员档案,以流出地党组织为主,细化职责清单,加强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生活困难、子女就学、个人就业等问题。鼓励流出党员发挥优势返乡创业,鼓励流入党员主动向务工企业或居住地党组织报到亮身份。(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两新”党工委、高新区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4 .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一乡(镇)一清单”,实
6、施乡(镇)扩权赋能,采取赋权、委托、下移延伸方式,推进县级权限下放至乡(镇)。探索“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实现政务智能审批、精准帮代办服务、综合执法审管互动、办事免带证等改革事项县乡同步、县乡一体。选派乡(镇)干部到县直赋权部门跟班学习,选派县直赋权部门干部到乡(镇)挂职帮扶,通过干部“上派下挂”,提升乡(镇)赋权承接能力,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加强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行“365天服务不打烂”机制,组建“帮代办”队伍,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高频服务事项“就近
7、办、马上办、一次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行政审批局、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县民政局)5 .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制定村干部履职清单,发挥村纪检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对“小微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强村级“一肩挑”人员管理监督,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行“双履职双述职”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向乡(镇)党委、村党员大会述职述廉,接受乡(镇)党委考评和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村委会主任每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并接受民主评议。出台村干部日常行为监督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涉黄涉赌、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落实干部正向激励、负面
8、惩戒实施办法,做好容错纠错和为受到诬告错告干部澄清正名工作,切实为担当作为的乡村干部撑腰鼓劲。(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二)立足村事村办,增强村民自治能力6 .实施乡村网格化治理。遵循“因地制宜、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有效治理”的原则,以现有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按照50户左右规模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化治理。人口集中的村民小组或中心社区适当扩大网格户数规模或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推行一网治理,相关职能部门不再另行单独划定网格,确需依托网格开展工作的,纳入现有网格管理。在符合条件的网格内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每个网格设网格长一名,一般由村民小组长或党小组长担任,择优从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以及“
9、五老”人员、致富能人、村民代表、有履职能力党员中推荐担任网格员,每名网格员联系10户左右农户。网格员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承担网格内党建宣传、政策落实、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社会救助、乡风文明等工作。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评优相结合的办法,每年对网格长、网格员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差异化给予工作补贴,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胜任的及时予以调整。(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7 .打造村事“好商量”品牌。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协商议事室,组建乡村协商议事会。健全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利用村民代表会议及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打造“好商量”品牌。设
10、立村级公众号、村民微信群,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8 .推动多元融合自治。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半边天”工作室,开展“X南新妇女运动”,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治理、调解矛盾纠纷等。每个行政村组建若干支志愿者队伍,开展环境整治、走访慰问、安全宣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村级群团组织和“五老”工作组、奖教助学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组织作用,服务乡村治理,助推公益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教体局、县民政局)9,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治理。大力实施“信才回归”“乡贤
11、回归”工程,成立乡村振兴乡贤促进会,建立在外乡贤回原籍村报到服务制度,选派退职退休干部回原籍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建设乡村人才驿站,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才,参与乡村治理。选好管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依托单位定点帮扶力量和各类企业,常态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借助派驻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力量,助力抓乡促村工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三)突出以文化人,提升乡村德治水平10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整合村级阵地资源,建设“不设围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新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建 引领 乡村 治理 试点工作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9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