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x
《《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2 .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3 .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4 .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5 .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6 .
2、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二、判断正误1 .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T)2 .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F)3 .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F)4 .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T)三、简答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
3、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述系统的一般属性答:(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
4、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2)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3)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除此之外,很多系统还具有目的性、层次性等特征。统工程方法有哪些特点?答:1.系统工程是一般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内部详细设计的程序2.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要素的程序加以适当配置来提高整体功能,主张可采用不太可靠的元件构成可靠的系统,其核心思想是“综合及创造”“软科学”述系
5、统工程的应用领域答:目前,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环境生态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6)水资源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8)农业系统工程(9)企业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Il)科技管理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13)人口系统工程(M)军事系统工程05)信息系统工程(16)物流系统工程述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的区别答:动态系统是系统的状态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而静态系统则是表征系统运行规律的模型中不含时间因素,即模型中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它可视作动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状态处于稳定的系统。实际上多数系统是动态系统,但由于动态系统中各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
6、,要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有时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为了简化起见而假设系统是静态的,或使系统中的各种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很小,而视为稳态的。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实控器、受控器和控制作用的传递者组成。形成一个整体的控制功能和行为,但这又是相对于某种环境而言,因而可以把由实控器、受控器和控制作用的传递者组成,相对于某种环境而具有控制功能与行为的系统,称为控制系统。2 .功能模拟法:功能模拟法就是以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模仿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一种方法。3 .狭义信息论:即申农信息论,主要研究消息的信息量、信道(传输消息的通道)容量以及消息的编码问题。4 .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通
7、信问题,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与预测、调制、信息处理等问题。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对象系统的系统特性和运动规律,从而最佳的处理问题。二、判断正误1.SE本质上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技术方法。(T)2.改革是“系统工程(SE),o(T)三、简答: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特点答: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张或冲突的关系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的要素所构成一般为人一一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此外,大规模复杂系统还具有规模庞大及经济性
8、突出等特点。表比较“硬”系统与“软”系统答:“硬”系统“软”系统运筹学社会系统设计系统分析战略假设表面化与检验系统工程社会系统科学系统动力学软系统方法论(硬系统方法)(软系统方法)述系统方法的启示答:系统方法告诉我们要以系统的观点去看整个世界,不能片面、孤立地看问题。系统方法主张以思辨原则代替实验原则,不能机械看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有机程度高地系统时,这一点尤为重要。系统方法论主张以整体论代替还原论。系统方法启示我们以目的论代替因果论。人类经济社会不是偶然事件的产物,而是有目的性的复杂系统,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认识其目的,服务于目的。述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答: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动
9、态相关性系统的层次等级性系统的有序性述系统方法要求遵循的原则答:整体性: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历时性(动态性):从时间轴上看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前景最优化:要求整体最优,而不拘泥于局部最优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2 .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方法论就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3 .霍尔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是由美国学者A-I).霍尔等人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于1
10、969年提出的,其内容反映在可以直观展示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内容的三维结构图中,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三、判断正误1.Hall三维结构与CheCkIand方法论均强调定量分析。(F)2.Checkland方法论是在HaH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更为合理。(F)Hall三维结构和CheCkIand方法论有密切联系。(T)四、简答图表示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答:述切克兰德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过程答:主要步骤:a)认识问题b)根底定义c)建立概念模型d)比较及探究e)选择f)设计与实施g)评估与反馈具体如下图所
11、示:0问电及其环境J相威I(目标系化)的理M与表达1定XII*fJ-|寻求添整途径|设计霍尔三维结构的主要特点答:霍尔三维结构强调明确目标,核心内容是最优化,并认为现实问题基本都可以归纳成工程系统问题,应用定量分析手段,求得最优解答。该方法论具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组织管理上的科学性和系统工程的问题导向性等突出特点0述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答:坚持问题导向;以整体为目标;多方案模型分析与选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次反复进行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 .模型:模型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由于描述现实世界,因此必须反映实际;由于它的抽象特征,又应高于实际。2 .结构分析:结构分
12、析是一个实现系统结构模型化并加以揭示的过程。3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它们在形式上可以是思维的、字句的或描述的。4 .符号模型:符号模型用符号来代表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二、判断正误1.解释结构模型的直接结构基础是多级递阶有向图。(F)M是SD的结构模型基础(F)三、简答述模型化的作用答:模型本身是人们对客观系统一定程度研究结果的表达。这种表达是简洁的、形式化的。模型提供了脱离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基础,这会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试验。总之,模型研究具有经济、方便、快速和可重复的特点,它使得人们可以对某些不允
13、许进行试验的系统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快速显示它们在各种条件下漫长的反映过程,并很经济,可重复进行。述模型的特征答:它是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与模仿它是由那些与分析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的它表明了有关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述模型化的本质答: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某方面的相似关系,在研窕过程中用模型来代替原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得到关于原型的一些信息。这里的相似关系是指两事物不论其自身结构如何不同,其某些属性是相似的。述模型化的地位答: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作用的局限性。它不能代替对客观系统内容的研究,只有在和对客体系统内容研究相配合时,模型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模型是对客体的抽象,得到的结果,必须拿到现实中去检验。四、
14、应用已知下面的系统可达矩阵,请建立递阶结构模型P1PiPiP,F.PP,HPt巴.PllPttOOO层次化处理:P11P.P,ptP,P,PiP.PlG一丁000000Q11000G0OI010000011010000110010001000010010000110110010011001010011010100I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OOO100010OOl递阶有向图: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 .系统仿真:所谓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学方程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
15、实验或定性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2 .连续系统:连续系统是指系统中的状态变量随时间连续地变化的系统。3 .离散系统:离散系统是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简称,是指系统状态变量只在一些离散地时间点上发生变化地系统。4 .因果箭:连接因果要素地有向线段,箭尾始于原因,箭头终于结果。果链:因果关系具有传递性,用因果箭对具有递推性质地因果关系加以描绘即得到因果链。二、判断正误下面为描述某种传染病蔓延系统问题的部分DYNAMO方程及其变量说明:LIPK=IPJ+DT*CRJK(T)CIP=IO(F)RCRJK=IPC*NCF*IPK*SPK(F)ASP=P-IPK(F)其中:IP一患病人数(人);
16、CR每日受感染人数(日);IPC一每次接触的感染率(无量纲);NCF-额定接触系数(比例数/人日);SP一未患病人数(人);P一总人口数(人1三、简答归纳仿真的主要作用答: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仿真技术有可能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化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并能指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通过系统仿真,还能启发新的策略或新思想的产生,或能暴露出在系统中隐藏着的实质性问
17、题。同时,当有新的要素增加到系统中时,仿真可以预先指出系统状态中可能会出现的瓶颈现象或其它的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一一社会(经济)系统有何突出特点?答:社会系统中存在着决策环节。社会系统的行为总是经过采集信息,并按照某个政策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作出决策后出现的,决策是一个经过多次比较、反复选择、优化的过程。社会系统具有自律性。自律性就是自己作主进行决策,自己管理、控制、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和特性。社会系统的非线性。非线性是指社会现象中原因和结果之间所呈现出的极端非线性关系。表展示SD的工作程序答:比较与评Ll政策I价 分析I述SD结构模型地建模步骤答:确系统边界,即确定对象系统地范围2.阐明形成系统结
18、构地反馈回路,即明确系统内部活动地因果关系链明速率变量的子结构或完善、形成各个决策函数,建立起SD结构模型(流图)四、应用2.写出DYNAMO方程运行结果中仿真时间0、1、2的水准与速率的输出结果,并画出对应的流图及输出水准方程的曲线1.PK=PJ+DT*PRJKNP=100RPRKL=C1*PK解答:输出结果:水准方程输出曲线1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2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指接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对象系统3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指评定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目的:评价目的即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5.评价时期:评价时期即系统评价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
19、处的阶段用:评价主体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因素,对于某种利益和损失有自己独到的感觉和反应,这种感觉和反应就是效用。二、简答:系统评价在管理系统工程中的作用。答:系统评价在管理系统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对各类重大管理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决定系统方案“命运”的一步重要工作。是决策的直接依据和基础。简单的说,系统评价就是全面评定系统的价值。2.简述费用和效益的含义答:费用是为达到系统目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或牺牲。在系统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对以下费用的认识和研究:货币费用和非货币费用、实际费用与机会费用、内部费用与外部费用、一次性费用与经常费用。效益是实现某个目的的经济效果,常可以
20、换算成货币值;有效度是用货币以外的数量尺度表示的效果,这往往是对系统方案社会效果的度量,具有重要意义。三、应用计算AHP判断矩阵的重要度ABBBBL23B52B3解答:首先将矩阵补充完整83 2 5 1 BP- - 31 1 -5 no I 1 3 1-2 1 2 3 ABBB10佛W =小 5 = 2.466Wl74 8 O.W=J_XIxl=0.4643V0.874 + 2.466 + 0.464IVo =0.648WO =0.1225归一化处理:IVo =0.2300.874从下图提供的信息分析I、II、川所反映的决策人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并作简要说明(10)解答:曲线I所反映的决策人的特
21、点是:他对肯定能得到的某一益损值的效用,大于对带有风险的相同甚至更大的益损期望值的效用。属于这种类型的决策人对利益的反应比较迟缓,而对损失则比较敏感。这是一种谨慎小心、避免风险、不求大利的保守型决策人。曲线Ill所反映的决策人的特点恰恰相反。这种决策人对损失的反映迟缓,而对利益则比较敏感,是一种不怕风险、谋求大利的进取型决策人。曲线Il所反映的是一种中间型决策人,他对能够得到的益损期望值本身与效用大小看成是正比关系。对于这样的决策人只要利用益损期望值作为选择方案的准则即可,不需另作效用曲线。这是一种愿意冒一定风险,完全按期望值大小选择行动方案的决策人。第七章一、名词解释策: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
22、,它是决策者对系统方案所决定的过程和结果,是决策者的行为和职责。二、简答型决策需满足什么条件?答: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存在确定的自然状态存在着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行动方案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答: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存在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存在两个以上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决策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答:存在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明确目标自然状态不确定,且其出现概率不可知存在两个以上可供决策者选择的行动方案不同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第八章一、简答:柔性战略的含义答: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工程 复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0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