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八年制学生使用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临床药理学、临床药效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市场药物再评价的概念。2 .熟悉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临床药理学的职能。3 .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1 .临床药理学dinical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临床药理学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新药的临床试验、药物
2、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2 .临床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3 .临床药代动力学囱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窕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4 .市场药物再评价(revaluationofmarketingdnigs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其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二、国内外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三、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 .药效学研究2 .药动
3、学研究3 .毒理学研究4 .临床试验5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四、临床药理学的职能1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 .市场药物的再评价3,药物不良反应监测4 .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5 .临床药理服务五、新药的临床药理学评价1 .新药研发的主要流程2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I、II、III、IV期3 .新药临床试验方法学:对照、随机、盲法六、新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第二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1 .掌握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随时间而改变的量变规律。2,熟悉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诸多因素。【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
4、消化道内吸收:口服或舌下、直肠给药(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皮肤粘膜、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 .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膜屏障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体液PH和药物解离度、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转运体。3 .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也称生物转化(1)生物转化的方式与步骤(2)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3)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与营养状态、病理因素。4 .排泄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到体外的过程
5、。(1)肾排泄药物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2)胆汁排泄及其影响因素(3)肠道排泄及其它途径排泄二、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1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1)动力学模型:开放性一室模型、开放性二室模型。(2)消除速率过程:一级动力学过程、零级动力学过程2 .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半衰期(2)表观分布容积(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4)生物利用度(5)总体清除率(6)稳态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目的要求】1 .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定义及临床意义。2 .掌握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种类。3 .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问
6、题【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TDM1 .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1)个体化给药(2)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3)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依从性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2 .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3 .需要监测的药物(1)治疗指数低的药物(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3)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4)肝肾心功能不全(5)合并用药4 .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影响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的因素(2)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验证(3)采血时间与方法5 .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二、给药个体化1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1)影响血药浓度的因
7、素:明确有效血浓度范围、掌握患者的个体化资料。(2)给药个体化的步骤2 .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第四章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3 .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 .熟悉药物的效应和作用、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的作用是增强或减弱机体原有的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Eati0减弱者称为抑制Gnhibitioiio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二、药物作用“量”的规律1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改adeddoseresponsecurv3呈对称的S型曲线。2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Cha
8、ntaldose-responeCUr3 .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三、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1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反向激动药2 .受体反应性的变化受怫敏、受圃辨:下调(downregulation上调(UPregUlatiO)n3.受体理论与临床用药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1 .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间隔时间2 .药物剂型3 .制药工艺4 .药物相互作用(二)机体方面: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生物节律。(三)其他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第五章药物的临床研究【目的要求】1 .掌握新药临床试验分期及各期的目的。2
9、.了解中国GCP的要点【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僦P要点二、药物临床试验分期及各期的研究内容、目的和设计原则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I、II、山、IV期,某些类别的新药可以仅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确定适应症,推荐临床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每日给药次数等,评价其不良反应并提供防治方法。In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目的是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
10、安全性,为注册申请新药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IV期临床试验:又称新药上市后监察。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感第六章妊公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目的要求】1 .掌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2 .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对妊包妇女的影响(一)妊分期药动学特点(二)妊合期用药注意妊仝期合理用药原则:1 .给育龄妇女用药,应考虑妊分可能性;2 .对己孕妇女,在妊金法个月内应尽量不接触药物尤其是已确定或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3,若紧急情况必须用药时,应注意(1)单药有效避免联用(2)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是否对胎儿有影响的
11、新药(3)小剂量有效避免大剂量使用(4)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5)若病情急需,要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分,再用药。(三)分娩期合理用药镇痛药、麻醉药、子宫收缩和抑制药的临床应用。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一)胎盘对药物的代谢和转运(二)胎儿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三)药物对胎儿的损伤1 .致胎儿生长发育迟缓2 .药物的致畸作用:美国FDA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得到的药物对胎儿致畸危陶图药械为、B、C、D、X5类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碳酸锂、己烯雌酚避、孕药、链霉素、四环素类、维生素A类、抗凝药、抗恶性肿瘤药、糖皮质激素、抗甲状腺素、酒精、翅烟三、哺乳期妇女用
12、药1 .药物的乳汁转运2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1)药物对泌乳的影响2)乳汁中药物对乳儿的影响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乳汁转运,被乳儿吸收后,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哺乳期妇女应禁用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喳诺酮类药物3)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必提用可能对新生儿有影响的药物时,应暂停哺乳。第七章新生儿及儿童用药【目的要求】1.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2,熟悉新生儿及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新生儿及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一)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
13、谢及排泄慢。随出生时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变化很大。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大。病理状态下,患儿各项功能均减弱。(二)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1可引起新生儿溶血、黄疸或核黄疸2可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某些抗生素对新生儿可产生不良影响4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儿出血倾向5新生儿皮肤较薄,应用易吸收的外用药可产生全身毒性。(三)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四)儿童期用药特点二、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1 .及早明确诊断有助合理用药2 .防止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3 .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4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5 .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6 .重视用药的依从性第八章老年人的临床用药【目的
14、要求】1 .掌握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原则。2 .熟悉老年人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功能的改变。二、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1药物吸收:胃酸缺乏、胃排空速度减慢、胃肠及肝血流量减少、胃肠道内液体量减少,药物吸收减少。2药物分布: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总体液量减少,而脂肪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药物游离浓度增高。3药物代谢老年人肝重量减轻,肝血流减少,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对药物代谢减t恤延长4药物排泄老年人肾组织进行性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流减少,肌醉清除率降低,对药物的排
15、泄能力减低,易蓄积中毒。三、老年人药效学特点1 .神经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2 .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3 .内分泌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4 .免疫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四、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一)用药原则合理:明确诊断、权衡利弊、正确选药。简明:简化治疗方案,用药种类少、用法简单。适量:起始量一般用成人量的31/2,经肾排泄的按肌好清除率估算。安全: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二)注意事项1 .慎重、合理选药,用药方案简明。2 .提高老年人对医嘱的依从性3 .控制疗程,及时停药4 .注意烟、酒、茶和饮食对药物的影响第九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目的要求】1 .掌握遗传药理学
16、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 .熟悉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和新药开发中的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定义:遗传药理学是研究机体遗传因僚NA的多态性)对药效学和药动学影响的学科,主要集中研究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变异基因。二、遗传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阐明遗传因素在药物代谢和反应差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2 .阐明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遗传变异。3 .查找药物新基因。4 .阐明基因组中与药物相关的蛋白及其功能及编码基因。5 .对人群进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流行病学研发究现,并阐明与药物反峻异相关的候选基因。6 .阐明药物反应蛋白和相关基因在疾病发生等方面的作用。三、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
17、态性(一)药物氧化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细胞鳍250酶系(CytOChrOmeP450,CYP45册一群基因超家族编码的酶蛋白组成。它参与临床贴以上的药物代谢。因此P450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不同个体药物代谢差异的基础。1. CYP2C92. CYP2C193. CYP2D64. CYP3A(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1 .HMNT基因多态性2 TPMT基因多态性三、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1.ABCBI转运体2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四、药物受体的基因多态性1 .媛体的基因多态性2 ATl受体的基因多态性3 .组胺受体的基因多态性4 .5-HT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18、五、遗传药理学和临床合理用药(一)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1 .针对病人基因型选择合适的药物2 .针对病人的基因型选择个体化剂量3 .早期发现疾病的遗传性易感因子,及早预防发病和进行有效治疗。(二)遗传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意义1 .开发针对性强、对特定疾病和特定人群更安全有效的药物。2 .发现药物新作用靶点,开辟新药设计新途径。3 .改善新药开发和新药临床试验过程,减少参试人数量。4 .提高新药研制成功率。5 .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和医疗费用。第十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目的要求】1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常用分类。2 .掌握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诊断和处理原则。3 .掌握
19、药物警戒的概念及主要工作内容4 .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5 .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1节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1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定义WHO: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物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2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DrugEvent,ADEWHO: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不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一)按照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二)药物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三)药物不良反应的新分类法三、药物不良反
20、应的发生原因(一)药物方面1 .药理作用2 .药物的制剂工艺、杂质3 .药物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4 .药物相互作用(二)机体方面1.种族和民族差异5 .性别、年龄6 .个体差异7 .患者的病理状态(三)其他因素第2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一)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程序(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范围(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五)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第3节药源性疾病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1 .量效关系密切型2 .量效关系不密切型3 .长期用药致病型4 .药后效应型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5 .患者因素2,药物因素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依据病史、用药史、临床表现,
21、询问过敏史、家族史,排除药物以外的因素,经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治疗原则:找出致病药物,停用并促其排出;症状严重时,要进行对症治疗;对已确认的致病药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第4节药物警戒harmacovigilancePV)一、定义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物不良事件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有关的科学研究与活动。二、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1 .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2 .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增长趋势。3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机制。4 .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管和指导临床用药。三、药物警戒的目的1 .评估药物的效益、危害、有效及风
22、险,以促进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2 .防范与用药相关的安全问题,提高患者在用药、治疗及辅助医疗方面的安全性。3 .教育、告知病人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增进涉及用药的公众健康与安全。第十一章药物相互作用目的要求1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2 .熟悉药物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3 .熟悉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4 .掌握预防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druginteractiori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复合效应,使药物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药理学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0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