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技 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
《江西省“科技 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科技 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1江西省“科技+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申报项目类型本次组织申报的项目类型,为江西省“科技+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二、申报条件及要求项目申报除满足申报通知中有关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一)申报项目必须目标明确、边界清晰,具有明确的应用推广前景。申报书中必须要有明确的经济、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并就考核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可实施性和应用推广前景进行阐述。(二)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条件,有较强的科研团队,有良好的资信基础。(三)每个研究方向支持1个项目立项。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若参加申报的项目数不多于1项,该研究方向则不启动后续评审立项程序
2、。三、项目组织实施1 .项目资助。项目以公开竞争方式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经费采取前资助的方式支持,单个项目资助经费支持强度50万元,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自有配套资金,配套比例不低于l:lo2 .资金拨付。资助经费一次性拨付。3 .执行年限。项目实施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开始,周期一般为3年。四、支持方向(一)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肠”病机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技方法,集成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患者和动物模型的“病-证症”时序性相关宏观表征和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多层次微观数据,多维数据分析及建模,建立表征“湿”“热”证候生物
3、学基础的技术和指标,构建“湿”“热”病机与生物信息的关联模型并进行验证,从而揭示溃疡性结肠炎中“湿”“热”证候间关系及转化的生物学机制,阐明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肠”病机的科学内涵。考核指标:构建表征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中“湿”“热”证候的技术路径及生物标记物(群);建立用于探索中医病因病机生物学基础的研究范式;揭示溃疡性结肠炎中“湿热证候间关系及转化的生物学机制,阐明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肠”病机的科学内涵。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5篇;培养专业人才4-6名。(二)“毒瘀互结”理论构建及其在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病机与防治策略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依据“毒瘀理论”开展冠脉血运重建术
4、后心绞痛的调查研究,集成其宏观和微观表征,运用宏基因组学、泛代谢组学及机器学习技术,探究“毒瘀理论”指导下创新病机与“炎症反应等的关联,并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验证;针对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的临床关键问题,在“毒瘀理论”指导下形成并已获高级别循证证据的创新组方,采用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全面系统梳理“毒瘀理论”治疗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支撑证据。考核指标:建立以“毒瘀理论”为核心的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创新病机,建立与“炎症反应等分子模型不少于1个;提供评价中药复方防治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证据;形成“毒瘀理论”指导下冠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
5、的临床诊疗方案/专家共识1-2个;培养专业人才5-7名;发表高质量论文5-7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三)地方特色中药偏性变化关键机理研究研究内容:针对鳖血柴胡等江西地方特色中药炮制品,采用中药生物技术,通过转录组学、ncRNA调控网络等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研究系列地方特色中药炮制前后药性(偏性)变化的规律与特征,科学解析通过炮制纠正药物偏性及功效变化间关系与机制,阐述相关炮制理论;研究中药配伍关系和中药炮制技术在中药偏性变化中的调控作用,初步阐明中药偏性的物质基础;基于地方特色炮制品种,开发地方特色中药的功能性产品。考核指标:阐明1-2种地方特色中药药效物质和药物偏性的辨证关系,为地方特色中
6、药的基础研究积累经验;建立鳖血柴胡等的炮制工艺技术规范,起草鳖血柴胡等江西地方标准12份;开发1-2种功能性产品,申请发明专利2-3项;形成系列地方特色中药为基础的药性变化研究平台1个。培养或引进研究生2-3人。(四)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方法学研究及工具开发研究内容:针对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分析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质量不精准,数据缺失类型不明,生物标记物筛选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建立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代谢组学数据缺失机制鉴别技术及数据质量提升模型;研究3-5个稳定的中药经方、验方中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并设计实验与真实世界疗效或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明确其特异性、准确性;设计并
7、开发中药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在多种中医药的代谢组学数据上进行验证并阐明相关的作用机制。考核指标:建立1-2种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质量评估模型;提供1-2种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中随机缺失、非随机缺失、完全随机缺失类别的鉴别方法及相应的数据质量提升模型;提供2-3种高效稳定的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和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在3-5个经典名方的代谢组学数据上进行验证并结合中医药领域知识阐明作用机制;构建中医药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平台;申请发明专利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4-5篇,培养研究生3名以上。(五)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易感人群重大疾病诊疗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内容:基于中医“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科技 中医药”联合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江西省 科技 中医药 联合 计划 项目 申报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1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