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年说明书.docx
《莱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年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年说明书.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莱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年)说明书刖三莱芜区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0411758O5,北纬3602-46-3633,10%北临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南接济南市钢城区和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连泰安市岱岳区。南北最大跨境56.2公里,东西最大跨境56.8公里,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城市环境卫生是指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卫生整洁。环卫管理主要包括城市街巷、道路、居住区、公共场所、水域等市域的环境保洁,城市垃圾、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环境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可
2、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为坚持规划引领,明确莱芜区环境卫生事业发展格局,我单位组织编制莱芜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年),通过合理规划,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城市形象、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单位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实地踏勘、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结合莱芜区实际情况,完成本规划的编制任务。目录1概况81.1 自然概况81.1.1 位置81.1.2 地质地貌81.1.3 气候气象91.1.4 水资源111.2 社会经济情况12121历史沿革121.2.2AU132环卫现状及评价132.1 环境卫生管理概况132
3、.2 环境卫生从业人员132.3 环卫作业和生活垃圾废弃物处理处置142.3.1 道路及公共场所清扫作业系统14232生活垃圾作业系统142.3.3 公厕管理与粪便处理现状162.3.4 环卫机构情况162.4 现状分析与对策162.4.1 现状分析162.4.2 基本对策183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83.1 指导思想183.2 环卫规划主要原则193.3 规划依据193.3.1 法律、法规、规章与综合标准19332环卫规划及设施标准203.3.3 垃圾粪便处理技术政策与技术法规213.3.4 污染控制标准及危险废物管理21335莱芜区的有关资料224规划范围和目标224.1 规划年限224.2
4、 规划范围224.3 规划目标225生活垃圾作业量预测235.1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35.2 垃圾成分预测236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规划246.1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246.1.1 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主体256.1.2 垃圾分类类别266.1.3 分类收集实施进程规划286.1.4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工作要点286.1.5 推动垃圾分类的“两网融合”326.1.6 垃圾分类实施保障措施376.2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38621生活垃圾处理现状386.2.1 处理工艺396.2.2 工艺比选41624规划原则426.2.5 方案推荐437生活垃圾收运规划与车辆配置437.1 收运规划目标437.
5、2 收运规划原则447.3 生活垃圾收集方式规划447.3.1 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比较447.3.2 生活垃圾收集方式规划457.4 生活垃圾运输系统规划467.4.1 生活垃圾运输系统模式467.4.2 生活垃圾运输系统规划467.5 报废车辆更新488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488.1 公共厕所规划方案488.1.1 国家规范、标准对公厕规划设置的要求488.1.2 规划原则、设置标准528.1.3 公厕规划数量538.2 废物箱规划方案54821规划原则、设置标准548.2.2废物箱规划数量558.3 粪便清运处理规划55831规划原则558.3.1 粪便产生量预测568.3.2 粪便清运处理
6、规划57834粪便清运处理588.3.5 厂址选择598.4 餐厨垃圾处理规划598.4.1 产量预测598.4.2 管理规划608.4.3 收运规划609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619.1 生活垃圾转运站规划619.1.1 垃圾转运站规划原则619.1.2 垃圾转运站规划思路629.1.3 生活垃圾转运模式规划629.1.4 一级转运站布局规划639.1.5 转运站设置标准639.2 车辆清洗站639.2.1 设计依据63922清洗站设置649.2.3 进城车辆清洗站64924城区内车辆清洗站659.3 环卫车辆供水点659.4 环卫管理机构用地659.4.1 环卫基层管理机构用地指标预测659
7、.4.2 环卫基层管理机构用地规划669.5 环卫车辆停车场669.5.1 环卫专用车辆停车场面积预测669.5.2 环卫专用车辆停车场规划679.6 环卫休息场所679.7 二级沉淀池建设6810道路清扫保洁分级规划6810.1 保洁需求预测分析6810.1.1 保洁系统组成6810.1.2 主要干道道路保洁总长预测6810.2 道路清扫保洁规划6810.2.1 一级清扫保洁道路6910.2.2 二级清扫保洁道路6910.2.3 三级清扫保洁道路7010.2.4 道路清扫保洁规划70H环卫管理与科技发展规划7111.1 环境卫生管理规划7111.1.1 近期规划7111.1.2 远期规划71
8、11.2 智慧环卫发展规划7211.2.1 车辆作业管理系统规划721122人员作业管理系统7411.2.3 环卫设施管理系统7511.2.4 垃圾收运在线管理系统7611.3 环卫科技发展规划7712环境卫生法制建设规划7812.1 环境卫生法规与标准现状7812.2 地方性环卫法规与政府规章建设7912.2.1 需完善制定的法规、规章7912.2.2 加快立法进程与加强执法力度的措施8013投资估算8113.1 环卫车辆及环卫设施投资估算8113.2 效益8213.2.1 社会效益8213.2.2 环境与经济效益8314投融资体制分析、环卫经费使用8314.1 环卫投融资体制分析8314.
9、2 环卫经费使用情况分析8614.3 科技培训经费8715环境卫生应急处置预案规划8715.1 适用范围8815.2 组织机构与职责8915.3 分级响应9015.3.1 应急IV级响应(蓝色预警)9015.3.2 应急In级响应(黄色预警)9015.3.3 应急11级响应(橙色预警)9115.3.4 应急I级响应(红色预警)9215.4 应急处置9215.4.1 发生自然灾害的市容环境卫生应急处置9215.4.2 影响城市保洁系统的应急处置9515.4.3 影响生活垃圾、粪便收运系统的应急处置9516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和建议9616.1 保障措施9616.1.1 政策保障措施9616.1.2
10、管理保障9716.1.3 技术保障措施9916.1.4 投资保障措施9916.2 实施建议10016.2.1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逐步推进10016.2.2 大力宣传源头减量化思想10016.2.3 加快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步伐10016.2.4 加强环卫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10116.2.5 多种途径解决环卫设施用地问题1011626提高环卫设施建设标准10116.3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管理的经费来源筹划10216.3.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10216.3.2 多种方式征收城市垃圾处置费10216.3.3 尝试多元化投资组合1031634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10316.3.5 制定优惠的废
11、旧物质回收利用政策10317环境影响评价10417.1 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10417.2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0517.3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108L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区域位置(1)地理位置莱芜区位于泰山东麓,北临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南接济南市钢城区和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连泰安市岱岳区。南北最大跨境56.2公里,东西最大跨境56.8公里,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1.L2地质地貌(1)地形莱芜区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近东西走向,自西向东有香山(918m)、大山(823m)等中山;南部
12、为徂保山脉,莲花山(994m)、新甫山(925m)位于与新泰市交界处,突出于群山之中。南部的莲花山、新甫山和北部的大山、香山,山势陡峻、切割强烈,沟谷发育。东部的望鲁山、烈皮山等高程也达六、七百米,其余多为海拔300500米的低山缓丘。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7%,丘陵占19%,平原占11%,洼地占3%。境内有大小山头2989个,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41个、海拔200米至600米的227个,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西部开阔,中部为低缓起伏的泰莱平原。沿河两侧发育有宽度不等的冲积平原,一般分布在一、二级阶地上。平原和山地之间为大面积的丘陵地带,主要为近山阶地、缓阶地和缓岗地,海
13、拔一般在20030Om之间。(2)地貌莱芜盆地边缘特别是南部、北部皆为山势陡峻、沟谷发育切割较强烈的中低山。在山丘中以石灰岩构成的青石山区,分布于市区的北部、东部及南部,中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其余均为花岗片麻岩构成的砂石山区。这些低山区地面坡度大都大于150,土层浅薄,一般在30至60Cmo丘陵分布于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主要为近山阶地,缓阶地和缓岗地,海拔高在200至300m,沟谷切割密度大,深度小,坡度在百分之一到三百分之一之间,土层较厚,水土流失较大,多为中低产田。平原面积主要分布在牟汶、瀛汶河两侧一、二级阶地上。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其中在河床两侧有河滩地4.5万亩。1.1.3 气候气象莱芜
14、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2010年莱芜年平均气温13.4。(2,比常年平均偏高0.4。(2;年降水量707.9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12.8毫米,日照总时数2186.5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257.3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6.7。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4.5。出现在1月13日;终霜日期3月10日,初霜日期10月28日,无霜期231天。气温莱芜区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2.5。(2。气温地理分布特点是南部山区高于北部,中部高于东部,以东
15、北部最低。降水莱芜区属于温带季风区,由于受季风影响,莱芜区的降雨量有显著季节性,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暴雨往往出现在7、8月份。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旱多涝少的特点。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2.2mm,最大年降雨量1577.4mm(1964年谭家楼站),最小263.5mm(1989年大冶站)。据资料分析,降水特点为:L因受季风影响降雨年内分配不匀。年内降雨量集中在汛期,汛期降雨又集中在七、八月份。2.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全市平均最大值为最小值的3.75倍,单站降雨最大值为最小值的5.65倍(谭家楼站1964年1577.4mm,1989年279.1mm)o3.区域分布差异大。由于受盆
16、地地形影响,市域东南部和西北部一带降水量较大。(3)日照莱芜区年均日照2629.2小时,日照率59%,5月份最多,平均274.4小时;12月份最少,平均181.9小时。平均每天光照7.2小时,最长13.8小时。(4)风全区风向也随季节而改变,一般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较多,并有冰雹、干热风、大风等灾害性天气。(5)地温区域境内历年平均地面温度14.7C,7、8月份平均最高,为29.2。(2;1月份平均最低,为26C0历年地中5cm处温度,4.7月份为升温阶段,由4月份的14。(2,升至7月份的27.9;7、8月份平均最高,为27.9。(2;9至11月份为降温阶段,由9月份的22.6,降到11月
17、份的7.6oCo历年地中IOcm处温度,由4月份的13.6C,逐渐升至8月份的27.6。09月份开始,温度逐渐下降,由9月份的22.6。C降至11月份的8.3。(2。历年地中20Cm处温度,平均为14.1,8月份最高,为27.2。1月份最低,为0.3C。(6)湿度莱芜区域境内属半湿润地区,在一年中7月和8月属湿润期,9月为半湿润期,其它月份为干旱、半干旱期。(7)霜冻区域境内从初霜、终霜期间,一般在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之间,无霜期平均191天。1.L4水资源河流属汶河与淄河水系。汶河水系主要干流是牟汶河,最大支流是瀛汶河,和庄河属淄河水系。除干流与最大支流外,支流尚有近400条。南部支流河短,
18、比降较大,多为源短流急的季节性河,丰水期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枯水期多数干枯。北部支流河长,比降较小,除干旱年份外,多数为常年河。主要河流有:汶河,分为牟汶河、瀛汶河和淄河(又名缁水)。牟汶河发源于济南市钢城区黄庄镇旋岗山南麓的沙崖子村,流经莱芜区南冶、高庄、方下、牛泉、杨庄等地,于杨庄镇马家泉村以西出境,经泰安市入东平湖,是莱芜区最大的河流,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形成汶水西流的自然景观。河道南岸是山区,北临泰莱平原,干流平均比降为1.9%。,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缓,河床宽度为150m70Om之间,河道为宽浅式,河槽现状过水量为1900m3so该河属季节性河流,雨季多泛滥,秋冬则细流,春季流量0.
19、03m3s,夏季流量8.1lm3s,秋季流量6.70m3s,冬季流量3.27m3so瀛汶河发源于章丘区池凉泉,经雪野水库、口镇、羊里、杨庄、寨里入泰安境内,然后汇入牟汶河。全长59km,流域面积782.5km2o主要支流有通天河、寨里河、大槐树河等。淄河发源于东北部山区,流入博山区,境内为淄河的源头,流域面积97.44km2o1.2社会经济情况1.2.1历史沿革莱芜区地处山东省中部,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97万。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45年9月恢复原建制,属泰山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历属泰安专区、济南市、泰安地区。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为莱芜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莱芜市、新泰市和沂源县的部分乡镇归其管辖。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芜、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2010年,撤销莱芜市最后一个乡(和庄乡),把和庄乡更名为和庄镇。至此,莱芜市所辖调整为4个办事处、15个镇。截至2013年12月31日,莱芜市辖莱芜、钢城两个区,6个
21、街道办事处、14个镇,其中莱芜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分别为凤城街道办事处、高庄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鹏泉街道办事处,口镇、羊里镇、方下镇、牛泉镇、苗山镇、和庄镇、茶业口镇、大王庄镇、寨里镇、杨庄镇、雪野镇。2018年12月,设立济南市莱芜区,莱芜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分别为凤城街道办事处、高庄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鹏泉街道办事处、口镇街道办事处、羊里街道办事处、方下街道办事处、雪野街道办事处、牛泉镇、苗山镇、和庄镇、茶业口镇、大王庄镇、寨里镇、杨庄镇。122人口莱芜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总人口为97万人。2环卫现状及评价2.1 环境卫生管理概况济南市莱芜区环
22、境卫生服务中心设有综合科、督查科、道路清扫科、清运管理科、设施设备管理科、生活废弃物管理科、餐厨废弃物管理科7个科室,工作人员30名,主要职能有:负责承担城区环境卫生设施的统一设置、设计审查和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工作;负责拟订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标准、考核办法工作;负责全区环境卫生方面的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知识工作;承担城区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公厕管理和道路洒水降尘等的监督、考核工作;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方面的监督、指导工作;承担全区餐厨废弃物的属地监管工作;承担城市环境卫生有关费用的收取工作;承担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涉及环境卫生方面的相关工作;牵头
23、开展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技术革新、推广和应用工作。2.2 环境卫生从业人员莱芜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编人员27人、辅助岗工作人员3人。中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共有管理人员58人、保洁员658人、驾驶员67人。莱芜泰兴城市资产运营公司共有管理人员1人、道路管理员12人、保洁员343人、驾驶员40人。12个街镇(不包括凤城、鹏泉、口镇)共有保洁员2643人。2.3 环卫作业和生活垃圾废弃物处理处置2.3.1 道路及公共场所清扫作业系统莱芜区道路及公共场所清扫作业系统:莱芜城区环卫保洁作业目前由中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负责,年度中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莱芜 环境卫生 专项规划 2021 2035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1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