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基础架构设备选型项目技术方案.docx
《超融合基础架构设备选型项目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融合基础架构设备选型项目技术方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超融合基础架构设备选型入围项目技术方案第1章技术方案1.1 项目总体设计根据(业主方)的具体需求,总体拓扑设计如下:北京总行数据中心(业主方)将在每个二级*使用超融合系统搭建资源池,承载*内应用,同时需要使用OPenStaCk进行集中管理OHX超融合系统提供OVM的方式支持标准的OPenStaCk组件,从而实现(业主方)*对*资源池的管控。同时HX超融合系统还提供集成的PriSmCentral管理平台可以将所有*的超融合系统管理界面集中管理,不仅可以节省管理员在多个集群之间切换的繁琐动作,更能够将多个集群的状态数据进行汇总,可以方便管理员快速定位当前整个二级*资源池中是否存在热点主机或者热点虚
2、拟机,特别有利于简化大规模IT架构和多*场景下的日常管理任务。同时,通过HX提供的多对一异步复制技术,可以将所有*的重要业务集中灾备到*数据中心的HX超融合系统中,可以在某个*IT系统发生灾难时,直接启用*数据中心灾备系统进行承接,最大程度保障*业务应用的恢复和业务的继续开展OHX超融合系统ASynCDR异步复制总体拓扑图如下:北京总行数据中心jco sag上海分行数据中心0广州分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与其它*数据中心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如果*数据中心在将数据发送到*数据中心时,发现中间的线路或*数据中心超融合系统有任何故障时,整个数据复制过程将停止,此时*数据中心的超融合系统将继续提供服务,
3、并实时记录下*数据中心数据的更新情况,生产主机上运行的业务系统不会停止,用户能够继续访问到业务系统。当数据复制线路或*数据中心的超融合系统故障排除后,*数据中心能够将所有更新的数据复制到*数据中心。并且,HX超融合系统中的分布式存储(DSF)可以仅通过更新元数据指针实现重复数据删除。同样的视线方式也可被用于异步复制中。通过网络发送数据之前,DFS将检查远程站点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关数据的记录。如果有,则不发送数据,仅更新元数据。如果远程站点中没有此数据记录,数据将被压缩并发送至目标站点中。此时,该数据被用于两个站点中的重复数据删除。1.2 *架构设计本项目中每个*配置不少于4个节点的超融合架构私有
4、云一体机,使用4个万兆网口配置内外网隔离,同时还可以使用HX超融合系统所带的4个千兆网口配置需要的物理隔离。*逻辑拓扑图如下:MXMO MlttBM (XA. -2*E-2WV3CPU2MQranM-rT8HD02*4oaa SaD-coal。-4f a什 IMMW 口MM1 (M. *UMVWM2 (手. )*数据中心内部通过HX的PriSm界面实现所有基础架构的管理操作,包括健康检查、物理机管理、虚拟机管理、存储管理、数据保护、告警监控、报表分析等内容。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不同界面进行各种管理任务,所有任务都在同一个界面中完成,极大减少的管理复杂程度。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支持AD整
5、合,将域用户和角色对应到HX的用户和组,从而实现分级的运维管理。*数据中心内部的本地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做好本地数据保护,就能够及时的恢复业务系统,减少数据中心之间切换带来的风险。在本方案中,北京*数据中心和各地*数据中心都将使用HX超融合系统,HX超融合系统本身能提供ASynCDR异步复制保护机制,可以保证数据安全性,但是这是在物理层面上,如果业务系统上出现逻辑错误造成数据丢失,则ASynCDR的异步复制保护机制就没有办法恢复这些数据。因此在所有数据中心的HX超融合系统中都配置TinleStreanl保护机制,使用该机制实现本地数据的数据保护,尤其是产生逻辑错误时,可以保护数据的完整
6、性。TimeStream架构如下图所示:RemoteReplicationforDR1.3 灾备架构设计H*SMNM*数据中心HX超融合系统通过*网络骨干连接运营商网络,通过运营商专线连接到*HX超融合系统。HX超融合系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直连方式或者SSH通道方式传输数据到*数据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使用HX超融合系统自带的流量管理进行复制流量策略管理。例如,在周一至周五早6点到晚8点;,限制复制流量为30MBs,周六至周日早6点到晚8点,限制复制流量为15MBs,其它时间段复制流量为IooMB/S。Rmot S等多个发行版的主流版本。还包括UbUntu、FreeBSD、WindoWS7、8、
7、10等操作系统,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OStypeswithSCSI(recommended)endIDEbustypes Windows7.8.8.1.TO WindowsServer2008R2.2012.2012R2 RHEL6.4,6.5.6.6.7.0.7.1.7.2 CenloS6465667.071Z2 Ubuntu14.04.x FreeBSO93,100.10.1 SUSE11HX超融合系统虚拟化平台支持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查询、创建、删除、启动、关闭、重启、休眠、唤醒、克隆虚拟机。当HyPerViSor主机发生故障时,HX超融合系统虚拟机平台会自动将该主机上的虚拟机
8、HA到其它可用主机上,减少宕机时间。HX超融合系统虚拟化平台支持虚拟机热迁移(migrate)功能,可以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手工或自动地实现VM在集群之内的不同物理机之间迁移,保障业务连续性。当需要进行HyPerviSor主机维护时,首先将该主机设置为maintenance模式,当主机进入该模式,会即刻把该主机上的虚拟机自动迁移到其它可用主机,便于管理人员进行主机的正常维护操作,对业务系统无任何影响。HX超融合系统虚拟化平台支持虚拟机资源调整,根据实际需要修改虚拟机的属性,包括VCPU个数、内存大小、硬盘数量和网卡个数。Update VMUpdate VMD*c AcKfWWdiyctolne
9、Gcoufw AddvoiumegroupNefwoctAdapvm(NiC) AddfWwMCtn68a5485 加 310.13271250C82.分布式存储软件功能要求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提供的NDFS分布式文件系统,NDFS可以将一组集群内的节点组成一个统一的分布式存储资源池。NDFS对于x86虚拟化平台软件而言就是一个集中的共享式存储,与任何其他集中式存储阵列一样工作,且提供更为简单便捷的存储管理,无需像传统集中存储那样再配置LUN、卷、或者Raid组。Tierl工作负载(运行在所有节点上)Nxdaoix Controller VM(运行在每一个节点上)VrnWdto NUT
10、AM CMkrouAcropolis App Mobility FabricHyptr-V本地+远程(SSD + HDD)vmware NLTTANi S *cro*vmware NU7ANIC R MkrowftESXiHyXLVAHVHyper-V-X86Node 2Sharing Storage PoolESXlX86分布式存储架构智能分层,以虚拟机为中心化的管理机制/去亚/自我砥,快照,本地读写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不仅提供传统存储的能力,还提供更多的数据管理能力:针对于虚拟化方面提供快照、影子克隆等机制,同时,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还提供分层、去重、压缩、纠删码、容灾等高
11、级功能供用户选择,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存储使用效率。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数据层实现借助两份和/或两份以上冗余数据提供存储的可靠性,当节点宕机或磁盘损坏后通过自动重建数据,恢复冗余性,提供数据自恢复能力。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被设计成为非常动态的平台,可以适用于不同工作负载的应用,并且允许混合节点类型:例如将计算密集型节点和存储密集型节点混合在一个集群中。对于集群内部磁盘容量大小不同的,确保数据一致的分布非常重要。同时HX超融合系统分布式存储软件自带称为磁盘平衡的技术,用来确保数据一致的分布在集群内部各节点上。磁盘平衡功能与各节点的本地磁盘利用率和内置的ILU(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一同
12、工作。它的目标是使得所有节点的磁盘利用率大致相等。另外,HX超融合系统节点通过ILM实现SSD和HDD的数据热分层。简单而言,磁盘的冷热分层是实现在集群内所有节点的SSD和HDD上,并且由ILM负责触发数据在冷热分层之间的迁移。本地节点的SSD在热分层中是最高优先级的,负责所有本地虚拟机IO的读写操作。并且还可以使用集群内所有其他节点的SSD,因为SSD层总是能提供最好的读写性能,并且在混合存储环境中尤为重要。HX超融合系统通过PriSm管理界面实现所有基础架构的管理操作,包括健康检查、物理机管理、虚拟机管理、存储管理、数据保护、告警监控、报表分析等内容。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不同界面进行各种管理任
13、务,所有任务都在同一个界面中完成,极大减少的管理复杂程度。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支持AD整合,将域用户和角色对应到HX超融合系统的用户和组,从而实现分级的运维管理,并且系统支持增加、修改和查询用户的管理,实现灵活的用户权限管理。HX超融合系统提供一键式升级功能,可以通过统一的升级工具,实现分布式存储软件、虚拟化平台软件、服务器BIOS/BMC和硬盘firmware的升级和补丁功能。HX超融合系统给虚拟化环境带来的重要差异化因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在进行扩展时其性能仍然保持不变。在HX超融合系统架构中,在每个物理节点本地都运行一个虚拟存储控制虚机(CVM)。CVM负责本地所有其他虚拟机的
14、IO操作。当集群扩展时,新增加节点的同时也新增了CvM,保证了整个集群性能的横向扩展。与传统集中存储不同,传统架构下集中存储只有两个存储控制器,在集群扩展时,存储控制器无法进行有效的扩展,从而必然成为整个架构的瓶颈。为了展示这种能力,NUtaniX曾实施过一个巨型的VDl项目,模拟桌面启动风暴,并且当基础设施从300台桌面扩展到3000台时,其性能从最终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保持了一致。在大多数传统的存储环境中,最佳性能仅出现在第一天,因为应用程序或工作负载越来越多,导致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直至需要进行叉车式升级,采用全新的存储阵列。卜图说明了从300台桌面扩展到3000台时,应用响应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基础 架构 设备 选型 项目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1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