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养犬管理条例1.docx
《xx市养犬管理条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养犬管理条例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养犬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犬行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犬只饲养、经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军用犬、警用犬、搜救犬、导盲等扶助犬,以及动物园、专业表演团体、科研机构等单位因特殊工作需要饲养的犬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管理区域划分】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犬管理分为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重点管理区为市区、县城建成区以及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区域。一般管理区为重点管理区以外的其他区域。重点管理区范围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划定,
2、并向社会公布。第四条【政府职责】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犬管理工作。应当建立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参加的养犬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养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养犬管理作为文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将养犬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养犬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养犬管理工作。第五条【政府部门职责】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负责养犬日常管理工作。设立养犬管理办公室,负责犬只的登记和年检,捕捉城市建成区的流浪犬只,管理犬只破坏公共场所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查处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相关违
3、法行为。公安机关负责查处涉犬类治安、刑事案件,捕杀狂犬,捕捉城市建成区以外区域的流浪犬只,查处阻碍养犬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犬只的免疫、检疫,电子标识植入,流浪犬只的收容管理,犬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狂犬病疫情监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犬只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患狂犬病的防治、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等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做好管理区域内违法养犬行为的劝阻、报告等工作。第六条【基层组织职责】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本辖区犬只登记、防疫监管以及养犬纠纷调解等管理工作,开展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宣传活动,
4、引导、督促养犬人遵守养犬行为规范。业主委员会可以通过业主大会,就本居住区有关养犬管理事项制定公约,并组织监督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本居住区内开展依法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对违法养犬行为进行劝阻,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第七条【文明养犬】养犬人应当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第八条【宣传教育】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依法文明养犬、狂犬病防治等宣传教育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养犬知识宣传,引导养犬人形成良好的养犬习惯,对违法养犬行为进行曝光。第九条【举报投诉】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投诉违
5、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养犬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信箱、网络平台、电子邮箱等受理途径,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按照职责划分及时处理,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举报人。第二章犬只登记和防疫第十条【犬只限养规定】重点管理区内个人饲养犬只的,每户限养一只。重点管理区内,除依法登记从事犬只经营活动的单位外,禁止其他单位饲养犬只。第十一条【禁养规定】重点管理区内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烈性犬、大型犬名录,由市农业农村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二条【犬只登记年检】重点管理区实行犬只登记管理制度。犬只取得免疫证明后,养犬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办理犬只
6、登记手续。未经登记,不得养犬。养犬登记证每年检验一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养犬登记办理场所。第十三条【养犬登记条件】重点管理区内申请养犬登记,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居住证;(三)犬只已接种狂犬病疫苗;(四)无遗弃、虐待犬只的处罚记录;(五)三年内无犬只被没收或者养犬登记证被吊销的记录;(六)犬只未列入禁养名录,养犬数量符合规定。鼓励养犬人对饲养的犬只实施绝育,对绝育的犬只登记或年检时可以适当减免养犬管理费用。第十四条【养犬登记材料】申请养犬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养犬人身份证件;(二)社区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具有固定
7、居所的证明;(三)有效的犬只检疫免疫证明。第十五条【审核登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自收到养犬登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牌,并在电子标识中记录养犬人身份信息、犬只信息、免疫信息等内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六条【变更注销登记】重点管理区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养犬人应当自相关事项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犬只登记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一)养犬地、养犬人变更;(二)犬只死亡、丢失;(三)放弃饲养并将犬只送至犬只收容场所;(四)其他需要办理变更、注销登记的情形。第十七条【寄养规定】重点管理区内,个人接收临时寄养犬只,应
8、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寄养犬只已办理登记。犬只寄养数量不得超过一只,寄养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接收寄养犬只的代养人应当履行养犬人的法定义务。第十八条【强制免疫】本市实行犬只狂犬病强制免疫制度。犬只出生满三个月起三十日内,以及免疫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内,养犬人应当到免疫点为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办理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农业农村部门应当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接种的原则设置并公示免疫点。犬只首次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向养犬人发放犬只免疫牌并为犬只植入电子标识。第十九条【疫情防控】养犬人发现饲养的犬只疑似感染狂犬病或者其他严重人畜共患传染性疫病的,应当立即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
9、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发生狂犬病疫情时,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并依法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养犬人应当无条件予以配合。第二十条【养犬管理费用】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犬只的需缴纳养犬管理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市物价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依法确定。第二十一条【信息共享】市、县(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养犬管理电子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办理养犬登记、年检、变更、注销等手续提供便利。第三章养犬行为规范第二十二条【行为规范】养犬人应当遵
10、守下列行为规范:(一)重点管理区内犬只在养犬人居住场所内饲养,不得占用楼顶、楼道等共有部分;一般管理区内,烈性犬拴养或者圈养,其他犬只提倡拴养;(二)犬只吠叫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三)不得放任或者驱使犬只恐吓、伤害他人;(四)不得遗弃、虐待犬只;(五)犬只死亡后,将犬尸送至农业农村部门公布的无害化处理场所,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掩埋;(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养犬行为。第二十三条【禁止进入区域】禁止携犬进入下列场所:(一)党政机关、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公共服务办事大厅等;(二)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馆、档案馆、城市展览馆等;(三)宾馆、商场、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市养犬 管理条例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