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立克次体.ppt
《第15章立克次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立克次体.ppt(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5章 立克次体(Rickettsia),病原教研室,教学目的,掌握立克次体概念及共同特点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熟悉-立克次体病的防治原则 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性状,概念:立克次体(rickettsia)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 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Howard Ricketts 发现,立克次体属 柯克斯体属立克次体目 东方体属 埃立克体属 巴通体属,共同特点:1.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2.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 5.多数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
2、分裂方式繁殖 6.对多数抗生素敏感,第一节 概 述,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 形态多样,球杆状为主有细胞壁,G-,不易着色常用Giemsa染色呈紫蓝色,生物学性状,结构 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细胞壁 脂多糖 微荚膜样黏液层 粘附宿主细胞 抗吞噬,培养特性,在活细胞内生长二分裂方式繁殖鸡胚接种、细胞培养,生物学性状,抗原结构 与革兰阴性菌非常相似 群特异性抗原脂多糖 种特异性抗原外膜蛋白,生物学性状,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共同O抗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 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OX19、OX2、OXK+患者血清交叉凝集试验 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生物学性状
3、,抵抗力 较弱 5630min 节肢动物粪便中可存活一年以上 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敏感 磺胺类药物可刺激其生长繁殖,流行环节,传播媒介节肢动物 储存宿主 寄生宿主啮齿类动物 储存宿主,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 脂多糖(细菌内毒素相似)磷脂酶A,致病机制,致病物质,致病机制,局部(淋巴组织小血管),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高热、头痛、皮疹,(第一次菌血症),(第二次菌血症),血管,内毒素、磷脂酶A,节肢动物叮咬或粪便,病理部位,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疾病 人畜共患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实验室感染,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过程 体虱 鼠蚤 人体 局部淋巴结及小血管内皮细胞 恙螨 第一次入血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
4、胞 高热、皮疹 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症状 第二次入血 心血管系统症状,生长繁殖,大量繁殖,致病性与免疫性,主要病变早期内毒素引起增生性、血栓性或坏 死性血管炎晚期免疫病理所致,致病性与免疫性,免疫力 病后持久的免疫力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一、普氏立克次体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恙虫病立克次体,案例患者,女,48岁。以“发热、头痛、全身疼痛6天”入院,体温持续在39,并出现低血压,体检躯干、四肢及肋下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及出血点,尿蛋白()。经抗病毒、抗渗出对症冶疗,血压很快稳定在100/70mmHg,尿蛋白(),但体温持续在39-4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外斐
5、反应OX19在1:320以上。,思考题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2、病人最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预防该疾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一、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典型斑疹伤寒(typical typhus),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人虱 人 人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储存宿主:病人 传播媒介:人虱 传播方式:人 人虱 人,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临床表现:潜伏期(10-14d)高热、头痛、肌肉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 立克次体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