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共价键.ppt
《第1章 共价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共价键.ppt(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高等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目的,揭示反应的本质、内在规律,把有机反应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反应复杂“茂密大森林”。(1)预测反应速度(2)预测反应产物(3)预测反应机理(4)指导有机、高分子工业实践,高等有机化学是工具!,本课程内容和计划,主要内容:,1.从结构、机理、反应贯穿高等有机化学的内容结构理论、化学键、价键理论和共振论、分子轨道理论、芳香结构等,2.电子效应和溶剂效应,3.立体化学,4.酸碱理论和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 基、卡宾、苯炔,5.反应: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
2、芳香族亲核和亲电取代反应、基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重排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有机光电化学反 应、自由基反应等,一、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电子对共用的结果,共用电子对可以是双方各自提供的,也可以是由单方提供而形成的配位键。,1916年,美国的 Lewis 提出共价键理论.认为同种原子间以及电负性接近的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covalent bond),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形式重叠所形成的键,p-p,x,x,x,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形式重叠形成的键,从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来看,p键轨道较
3、s键重叠程度小,键能小于后者,所以键的稳定性低于键,二、共振论Pauling于1931-1933年提出,定义:不能用一个经典价键结构描述的分子可用几个经典结构式的组合来描述,共振结果:苯的结构既不是(1)也不是(2),而是二者的共振杂化体。键长平均化、没有典型的单双键之分、不具有双键性质,且二取代物只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书写极限结构式的指导规则:,1、在所有结构式中,只允许键和电子移动,不允许原子核位置改变2、共振结构必须符合价键规则3、参与共振的所有原子必须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处于同一平面4、共振结构的能量应大致相同,共振结构的贡献大小判断规则1、共价键数目越多,共振结构越稳定2、含完整电
4、子八隅体的结构比价电子少于八隅体的结构稳定3、结构中电荷数目越大,越不稳定4、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上带负电荷比电负性小的稳定,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解释碱性,胍是强碱,由于胍与质子形成的共轭酸而稳定。,【2】解释苯酚的酸性比醇大,【3】解释活性中间体稳定性,【3】解释芳环亲电取代反应位置,亲电试剂E+进攻对位:,亲电试剂E+进攻间位:,三、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描述共价键形成的一种理论,认为成键电子不是定域在特定原子间,而是分布在能量不连续的一系列分子轨道之间。这个理论以Schrodinger方程为基础。,在数学上把分子轨道处理为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即分子轨道的数目等于形成分子轨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章 共价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