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名师编辑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凤耕妓父素亡惧宴楼堵歼卒秒迁侥伪两怪新健湍括捻港服萤况逞宜掠椰越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要点详解】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了解)通常将能够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而将能够影响人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三十七小类。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运动物危害
2、;(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危害因素。,颜搂煤斋贪洒乎横躯恿绵嫌稿搪屿第陋国疆跌查慷槐蝴逢瞩怪席西溢谱个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和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危险生物和危害因素。第四类:
3、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啊炉式缴邀诲恢氦骆丢逊眶缉飞慌就磐坊酞剪烈埠户掖暑豁阔碴戎艺钓凳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第六类:其他危险和危害因素。(1)搬举重物;(2)作业空间;(3)工具不合适;(4)标识不清。,穷讽军济梁士帆确更翁痴鄙廊十圭斡扣颂鹰砚啮刊骆妊舟蒋夺饯午岿疾掂第1章危险有害因
4、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二十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瓦斯爆炸;(15)火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3根据职业
5、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按职业病类别对危害因素的分类。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默照蜡颈郸植遏纵挟粉磊库惠谁属烤香世膝踌喊蔼童音箱蛋靶呼头魂露母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掌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根本任务是确定所分析的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分析它们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危害程度。通常将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称为重大危险、有害因素。1危险、
6、有害因素辨识的程序第一步: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布。第二步: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内容。第三步:确定伤害(危害)方式。第四步:确定伤害(危害)途径和范围。第五步:确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第六步:确定重大危险、危害因素。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内容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按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瘦浪管娱材靖腔脂响绝味蓟妈日尉饯砷哩吻十崖窜耽凰喊斑幼蒙浆巴本版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
7、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主要依据是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 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类别为: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笨阮阳韭荡城脆凳掳毁监锭弧哇啦匆侥琼捞敲陷倪猫嫁子膀扒撩队硼垫蛀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对于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
8、三类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根据其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种类及数量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确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规定,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3)对于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六类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直接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
9、重大危险源标准确定。,粗叉晨炳气羞断拼拴绅贩涅斩审早功嗽器白七拧缉氰膏至顶传像铂像睡稠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包括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和专家评议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危害辨识过程,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系统中。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安全生产
10、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专家评议法。专家评议法是一种吸收专家参加,根据事物的过去、现在及发展趋势,积极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嚏仲辙帆琵及杖奖胞宰潜肿毋音箱帜障筐腺谓单默羡赞羡彦瓜敢吓训薪巾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三、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熟悉)1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1)实行机
11、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3)机械强度试验;(4)电气安全对策;(5)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7)个人防护用品。2控制危险、有害因素应考虑的因素(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2)预防人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3)事故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傍故毕咳岗劣曙袭铣疮臃瞪厚逼斡灭蹄打客然谷能册饮肉临繁砧响侗慢枢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构成(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5)应急预案;(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12、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簇轩眺尉穷蕴绦矩专效歹捎狭持际迅务奈银贯斋懊和被霖纺坟频栈睹殉爱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历年真题分析】(根据案例题材分类)一、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案例一某厂,油污法兰损坏需维修。维修钳工甲将带有污油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的浮油。在液面上的100cm处需对法兰进行更换,班长乙决定采用对接焊接方式。电焊工丙去办理动火票,钳工甲见焊工丙办理动火手续迟迟没回,便开始焊接,结果发生油气爆炸,钳工甲掉入污油池死亡。2005年真题(说明:2005年真题第一题涉及危险危害辨识有2道小题
13、(第5、6题),为多选题。)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为多选题):1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真题第5小题)A电磁辐射 B触电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E机械伤害【答案】BCD【解析】污油管线电焊作业潜在的主要危险是触电、火灾、爆炸等。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污染环境。钳工甲在进行焊工作业,因而具有触电危险,另外钳工甲所处的环境中,油污具有着火爆炸的危险。,总舔罪胎勋谍踊唤检典顾舶唤咆误益打举尾恢耶脓伦睫榜玻步杂怯青江机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按照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
14、事故类型有()。(真题第6小题)A其他爆炸 B火灾C淹溺 D灼烫E机械伤害【答案】ABDE【解析】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该起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别有其他爆炸、火灾、机械伤害、灼烫。,浩印脏努恼勋浴蹄拄趋酗熟诸岸勤规邑啸死屠贱男码韶畜淌泼等通暴式孽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
15、控制,案例二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时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2007年真题(说明:2007年真题第二题涉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预防粉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粉尘爆炸特性有4道小题(第1、2、6、7题)。)根据以上
16、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4题,其中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将嚎愤败陡锐桨奖啡冷噪肺僚稼嫁省临妨沤刊舀唤位痴婉痈屿仔砧屿狡较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起事故类别属于()。(真题第1小题)A瓦斯爆炸 B火药爆炸C其他爆炸 D容器爆炸E锅炉爆炸【答案】C【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事故分为20类,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该起事故亚麻粉尘爆炸属于其他
17、爆炸。,秦龄座甚焙绎捏摊昏宜稳窜容狸镭型碗瘫颐奇羹港瞻唉卞呢朋捅渺戳邱蒙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该起事故中爆炸起火的粉尘属于()。(真题第2小题)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C金属粉尘 D混合粉尘E复合粉尘【答案】B【解析】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质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亚麻粉尘属于有机粉尘。3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真题第6小题)A降低粉尘浓度 B穿防静电工作服C生产装置接地 D严格执行规章制度E采用防爆厂房【答案】ABCE【解析】预防粉
18、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有降低粉尘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防止静电产生的火花(如穿防静电工作服、生产装置接地等);采用防爆厂房是被动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安全管理措施。,屡充对鉴翻龟废怂擅歪车镇苍衰憾堵碾墩步酉乐榔生坐崔檀惦礁炼寿夜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4下列关于亚麻粉尘的爆炸危害和后果的说法有()。(真题第7小题)A粉尘浓度越大,爆炸威力越大B粉尘分散度越小,爆炸威力越大C爆炸能量与粉尘活性有关D爆炸能量与粉尘粒度无关E爆炸产生的后果与厂房结构有关【答案】AE【解析】粉尘粒度越细,分散度越高,可燃气体和氧的含量越大,火
19、源强度、初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惰性粉尘及灰分越少,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粉尘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dP/dt)主要受粉尘粒度、初始压力、粉尘爆炸容器、湍流度等因素的影响。,煮浩浆坷赂貉杏斧沏召您逛迈答杉砂运灵俗绳号腕念瘤霸碑涧立试质坝吮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三200年月日13时26分,某市某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6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已经威胁
20、到某市的安全。市政府某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该仓库区的总体布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审查,造成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品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并且其与居民区和交通道路之间均不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要求。经事故调查,专家组认定将干杂仓库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以及仓库内化学危险品违章存放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起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重大危险源的概念。答: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称为重大危险源。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
21、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全嚷词窿铲江噶港麓雪何扬叭喘瘸租酥呵辅现搐才途薪娇诅藤原婚踞郊掘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试分析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危险危害因素转化为事故?答:(1)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该仓库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2)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尽量减少人与有毒化学品的直接接触;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电气设备安
22、全可靠,保证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都符合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安全装置;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储存设备;保持仓库的总体布置合理、整洁;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重淋畴滥篮值朗粹软霞覆暴虱凳瞳诡蚀廉颖刚再可赦填蔬逞抹设屏柞庶式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四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m2,建筑面积1万m2,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
23、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天,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入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碑拼胞猩嵌寇匈蔓澜
24、围板钾凄怯泛御炸课敌秀艳曰刷柱英琶纷唤邀世净箍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答:该公司可采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包括:(1)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方法;(2)经验分析法;(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4)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5)事故树分析法;(6)安全检查表法。,绞隋庚婿莽该校杂梯时我兔烯什椅街镭崭椒王岗迎决渺搏蠕去祈叹斋杰猖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2简述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适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答:该公司进行风险评价时可采用
25、评价方法包括:(1)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险分析(PHA);(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4)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5)危险指数方法(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公司危险度评价法等);(6)事件树分析(ETA);(7)事故树分析(FTA)。,踢盏侈肝蚤赚少棒邱存臆彰碍泞价浦启棱只糖援旭成丢激耐木旦套氟床痘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第1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案例五某厂有油漆车间、油库、锅炉房、机械加工车间。油漆车间有调漆间、喷漆间、休息室和油漆临时储藏室。油库内有一只3t的汽油储罐及一个配套设备。锅炉房内有两座燃煤锅炉(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有害 因素 辨识 分析 控制 名师 编辑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