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3课时.ppt
《第1章绪论3课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绪论3课时.ppt(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Molecular Biology,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3,对同学们的几点要求:,1、认真听讲,勤做笔记课堂纪律2、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做好预习、复习。3、勤学多问,孜孜不倦 善于勤学多问,与老师、同学多交流探讨。4、跟踪前沿,引申思维经常查阅相关文献,关注有关科技新闻。,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4,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5,转基因超级鼠(super mouse),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6,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
2、7,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8,抗除草剂作物,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9,Two tomato plants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with bacterial speck disease,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0,GM cotton,GM,genetically modified,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1,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2,Chapter 1 Introduction,1.The defini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hi
3、story2.Model organisms3.Methodology of Molecular Biology,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3,指从分子水平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The defini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1、广义上的定义,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4,Biomacromolecule(生物大分子),核酸(Nucleic acid)、蛋白质(Protein)、多糖(Saccharide)等具有重要功能的较大分子量物质。molecular weight(mw)104-1012 p
4、15,2、研究对象,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5,3、狭义上的定义,University of KansasRobert F.Weaver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tudy of genes and their activiti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including DNA replication,transcription,translation,recombination and translocation.偏重于核酸方面的研究,指研究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重组和易位等过程。,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6
5、,4、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7,1.准备和酝酿阶段(19世纪后期20世纪50年代),2.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3.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 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8,1.准备和酝酿阶段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19世纪末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enzyme)的名称,酶是生物催化剂。20世纪20-40年代提纯和结晶了一些酶(包括尿素酶、胃
6、蛋白酶、胰蛋白酶、黄酶、细胞色素C、肌动蛋白等),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1902年EmilFisher证明蛋白质结构是多肽;40年代末,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3年Sanger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全序列分析。,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19,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1868年F.Miescher就发现了核素(nuclein),但是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并未引起重视。20世纪20-30年代已确认自然界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并阐明了核苷酸的组成。1944年O.T.A
7、very等证明了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用DNA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是遗传物质。1949-1952年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结构;1948-1953年Chargaff等用新的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硷基和核苷酸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了DNA硷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碱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0,2.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
8、则的建立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1956年A.Kornberg首先发现DNA聚合酶;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为DNA半保留模型提出了证明;60年代Nirenberg、Ochoa以及Khorana等几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破译了RNA上编码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1968年Okazaki(冈畸)提出DNA不连续复制模型;1972年证实了DNA复制开始需要RNA作为引物;70年代初获得DNA拓扑异构酶,并对真核DNA聚合酶特性做了分析研究;这些都逐渐
9、完善了对DNA复制机理的认识。,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1,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1956-58年Anfinsen和White根据对酶蛋白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提出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来确定的。1958年Ingram证明正常的血红蛋白与镰刀状细胞溶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之间,亚基的肽链上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别,使人们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影响功能有了深刻的印象。,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2,3.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1967-1970年R.Yuan和H.O.Smith等发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基因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1972年Be
10、rg等将SV-40病毒DNA与噬菌体P22DNA在体外重组成功,转化大肠杆菌,使本来在真核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菌中合成,打破了种属界限;1977年Boyer等首先将人工重组入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得到这14肽;1978年Itakura(板仓)等使人生长激素191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1979年美国基因技术公司用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重组转入大肠杆菌中合成人胰岛素。至今我国已有人干扰素、人白介素2、人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乙型肝炎疫苗、基因工程幼畜腹泻疫苗等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进入生产或临床试用,世界上还有几百种基因工程药物及其它基因工程产品在研制中,成为当今农业和医药业发展的重要方
11、向,将对医学和工农业发展作出新贡献。,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3,1944,Avery OT,et al Genetic Material is DNA,not protein,Avery OT,MacLeod CM,McCarty M,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4,1953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living material,The Nobel
12、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5,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6,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8,1966 fo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tic code and its function in protein synthesis,Holley RW,Khorana HG,Nirenberg MW,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7,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8,The Nobel
13、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8,Arber W,Nathans D,Smith H,1968 for the discovery of restriction enzym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roblems of molecular genetics,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29,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1972 for his fundamental studies of the bio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s,with part
14、icular regard to recombinant-DNA,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30,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Sanger F,1977for their contributions concern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base sequences in nucleic acids,2023/10/31,生命科学学院,31,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3,Mullis F,1985 for his inventio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