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联网公路(黄刘路、马井断头路)涵洞设计说明.docx
《农村联网公路(黄刘路、马井断头路)涵洞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联网公路(黄刘路、马井断头路)涵洞设计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设计说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9)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西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碎及预应力建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三、气象、水文3.1 气象场地属东南亚季风
2、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少,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7.6P,极端最高气温41.7P,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P。极端最低气温-L8C,年总积温539(C,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中5月降水最为丰富,平均降水177.2mm,1月降水最少,平均18.8nm0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
3、3.9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1.3d。日降雨量大于25rn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达62.l三u3.2 水文拟建道路沿途勘察范围内未见泉点、鱼塘等地表水出露。该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场地按设计标高平整后,场地内的地下水多分布于路基填方地段的填土层中,建议施工过程中(雨季)应做好地表水的疏排工作。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作为五宝傻重点推进的旅游公路,对于加强五宝镇的交通联系,带动五宝镇的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所在地五宝镇,本次设计的道路,能改善沿线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五宝农村联网公路(黄刘路、马井断头路)的实施可以连通
4、马井村鱼塘湾、秧冲地、犬子岩、两路口、上堡等区域方便居民出行,提高五宝镇公路网服务水平,促进五宝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五宝镇整体发展环境,打造都市文旅融合休闲区。该项目的建设对促进五宝镇社会建设,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网络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包含马井断头路1、马井断头路2、黄刘路,均为新建道路。马井断头路1桩号K0+000K0+348.555:路线起点位于马井村鱼塘湾,终点止于马井村秩冲地。马并断头路2桩号K0+000K0+130:路线起点位于马井村鱼塘湾,终点止于马井村秧冲地。黄刘路桩号K0+000K0+95L868;路线起点位于两路口,终点止于上堡。3条道路路线
5、合计长度1430.423m,各条道路全线平纵桩号高程均连续。二、任务依据及设计标准1、设计标准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使用年限:30年;设计安全等级:三级;抗渗等级:P6。抗震设防烈度:6度(按7度构造设防).2、设计依据次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7.7米,根据本次设计方案K0+830拟建道路终点填土可能被选着作为持力层,该段填土结构较为松散,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施工时建议进行分层碾压或强夯,使其压实度及填土级配达到设计要求。本次钻探揭露该层厚度在0.2Om(ZKD770m(ZK33).(2)粉质粘土(QF川):褐色、红褐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局部夹少量砂泥岩角砾、碎屑,呈
6、可塑状,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均中等,无摇振反应。该层主要分布于大部分原始地貌处的地表及填土底部,斜坡及坡顶土层厚度较薄,农田及低洼地带厚度较大,钻探揭露厚度最大处达L5m(ZK7),由于粉质粘土的强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改在选着作为持力层时应避免水泡,降低其强度。2、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zs-Ms)(1)泥岩(Jjs-Ms):紫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夹砂质团块或砂质条带。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体完整呈短柱状,锤击声哑。岩体结构类型为薄层状结构,与场地的页岩互为互层。该层主要以互层的形式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地的主要岩层。(2)砂岩(Jzs
7、-Ss):灰白色、褐黄色,钙质胶结,中厚层状层巨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局部夹泥岩条带或者团块。强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可折断岩芯块,质软。中风化层岩芯呈饼状、短柱状、被击声哑,无回弹,岩芯呈较完整较破碎,该层为场地的主要岩层,与泥岩互层的形式分布于整个场地。3. 3.2基岩面起伏特征场地处于浅丘斜坡地带,基岩面形态与原始地形基本一致,基岩界面起伏一般,起伏坡角为3。19。场地内陡坡段约为33。,沟谷或平垣地势部位土层相对较厚,斜坡部位的基岩面随地形起伏。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将场地揭露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
8、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言,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少许呈短柱状,岩质软,厚度变化较大,钻孔揭露强风化带厚度为2.Im6.9。中等风化带:裂隙部分较发育,岩芯多呈长柱状、呈短柱状,少许块状,岩芯较完整较破碎,岩质较硬。各孔均有揭露,未揭穿。各孔风化带厚度及底界标高统计于勘探点数据一览表。4. 4水文地质条件5. 4.1场地内各地层鼠水性道路沿线地层结构覆盖层为人工填土及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组成。人工填土松散精密,属透(含)水层;泥岩、粉质粘土属相对隔水层;砂岩属相对含(透)水层,按四、工程地质条件4.1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多为孤丘或延伸不远的圆缓丘包,沟谷宽
9、平、迂回起伏,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明显,砂岩发育位置地势相对较高、地面起伏较大,多以条状山脊、陡坡地形为主。泥岩出露位置,地面起伏变化小,多以斜坡、平台、沟谷等地形为主。拟建道路范围内有现状机耕道故场地内纵向地形较为平缓,坡度约510,场地内纵向地形起伏较大,根据实测断面测得纵向坡度约533。勘察范围内最高点位于拟建道路起点段北侧山顶,高程约286.0m。最低点位于道路终点南侧,高程约216.4m,相对高差约69.4m。综上所述:拟建道路沿线整体地形地貌属中等复杂。4.2地质构造经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勘察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于明月峡背斜末端东翼,路线走向大致与背斜走向一致,沿线岩层产
10、状变化并不明显,对道路沿线基岩出露位置进行的实测,选择优势产状:区向135,倾角25,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内主要发育的两组裂隙如下:裂隙:282/63,间距0.80L60m,走向延伸13m,张开度13三,裂面平直光滑,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可见岩屑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160/78,间坦1.203.00m,走向延伸14m,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光滑,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可见岩屑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综上所述,拟建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场地内未见其他构造边线,构造作用对拟建场地影响小,地质构造简单。4.3地层署性及龙岩面显伏特征4.3.1地层岩柱经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地
11、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J)、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t),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砂溪庙组泥岩(Zs-Ms)、砂岩(Jzs-Ss)、组成,现将各层分述如下:I、第四系全新统(1)素填土(Qj):场地的素境土主要为现状机耕道路基回填,该填土主要为砂泥岩及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含量4045%,根据钻探揭露一般粒径2K)Cm,局部地表最大可见约50cm.结构松散稍密,机械拗填形成,填龄35年,根据本次钻探揭露该层在拟建道路起点K0+830段厚度均小于1米,主要分布于现状机耕道路面,建道路K0+830拟建道路终点段本涵洞设Jt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斜角度()孔数及孔径(孔F)涵洞结构类型1KO+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联网 公路 黄刘路 断头 涵洞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