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
《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图号0-0)(图号Ll1.28)(图号 2.1-2. 28)(图号 3.13. 28)(图号4. 14. 28)(图号5.15. 19)I总图例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3工程地质横断面图(1:200)4工程地质柱状图(1:1007:100)5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横向1:200,纵向1:1000)6N63.5重型动力触探测试柱状图及统计表(1:50)附表1附表1岩石试验统计表2附表2土工试验统计表4附表3钻孔一览表附件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3工程地质勘察纲要4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5测量成果说明及测放点主要数据目录1
2、前言1IJ拟建工程概况11.2勘察依据及主要执行规范21.3勘察目的任务31.4勘察工程布置原则、方法及工作量31.5勘察工作历量评述62臼然地理概况7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72.2 气象与水文73供水管线工程地质条件73.1 地形地貌73.2 地层岩性93.3 地质构造103.4 水文地质条件123.5 水、土腐蚀性评价133.6 地震效应评价133.7 不良地质现象154岩土物理力学测试指标统计分析154.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154.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和土、石可挖性分类174.3 地基均匀性评价174.4 4供水管线持力层的选择174.5 供水管线岩土参数建议175场地总体稳定性
3、和建筑适宜性196顶管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196.1用岩分级196.2 作业井洞口边坡稳定性评价206.3 顶管工作井登井稳定性评价206.4 顶管施工稔定性分析206.5 涌水量预测216.6 地应力、岩爆、偏压、地温及软岩大变形217供水管线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217.1供水管线分段评价216.2地基均匀性评价746. 3相邻建(构)筑物评价746.4 地下水作用评价746.5 场地特殊性土评价746.6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758结论与建议758.1结论758.2建议75茶惠大道3333DN500一DN5301.52.1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六纵线4072DN8Q0一DN8201
4、.85.6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节点编号JSPNI24JS125段为顶管施工一级峡江路2054DN6301.8-2.2已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天文大道1270DN400DN4261.62.6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天文北路1305DN4261.4-1.8已建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茶惠大道迁改还建段左511DN500DN5302.03.0已建(待扩建)明挖浅埋三级右1531DN600DN630天鹿大道左3170DN1200DN14001.52.5已建(待扩建)明挖浅埋二级右1623DN500DN530RI路16DN5001.5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金鹿大道1115DN300一DN322.81.3已建
5、明挖浅埋三级N3路2142DN300一DN4001.4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二级福鹿大道915DN10202已建明挖浅埋二级华林路756DN3001.3已建明挖浅埋三级怡林路715DN3001.3已建明挖浅埋三级M5路788DN3001.3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石泉路232DN2001.2已建明挖浅埋三级道路1572DNl800DN18203.23.6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一级图LlT拟建工程设计分布图本工程主要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及钢管,穿越现状道路、明敷、坡度大于10时采用焊接钢管,其余情况可采用球墨铸铁管。全部管线均采用明挖浅埋的方式施工(仅1前言1.1拟建工程#E况受水资源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业主)
6、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江南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勘察工作。江南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位于重庆市经开区、南岸区、巴南区,总长约46km。主要包括开成路DN1400输水管道、北区道路(B标准分区)DN400DN600配水管网补缺、东站片区DN400DN600配水管网、六纵线DN800配水管网、茶惠大道DN500DN600还建给水管、鹿角北区DN300DN1000配水管网等,共由28条主线组成。各管线概况见下图表:设计线路名称线路总长(米)管径埋深(米)道路建设情况开挖方式工程重要性等级开成路南岸段6664DN1400DN14202.7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及开成路巴南段3224DN1400DN142
7、02.7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二级东站片区道路莲池路481DMO04261.2在建明挖浅埋三级站南路270DW00”DN4261.2在建明挖浅埋三级丝绸二路571DN4001.21.5在建明挖浅埋松广茂大道1532DN5300.72.7在建明挖浅埋三级桃花路651DNlOOO-DN10202.03.6在建明挖浅埋二级东站内部支路横一路566DN400DN4261.21.8在建明挖浅埋三级横二路571DN400DN4261.21.8在建明挖浅埋三级横h路555DMO0DN4261.21.6在建明挖浅埋三级站东路1366DN500一DN5301.22.0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三级兴塘路1863DN6
8、00-DN6301.2-2.1在建原始地貌明挖浅埋:.级(4)由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2020年10月完成的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高铁新经济区基础设施工程(开成路、兴塘路拓宽及东延伸段、东侧集散通道)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对应开成路和兴塘路段;(5)由重庆市勘测院2017年2月完成的重庆市快速路六纵线南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应六纵线段;(6)由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5月完成的鹿角组团Rl路(K1+220-K3+318.299)道路工程,对应Rl路段:(7)由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6月完成的鹿角隧道东延伸段工程(一期)工程勘察报告,对应天鹿大道段;本项目
9、主要执行以下技术标准:(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O43-201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修订版;(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10、(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参考规范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六纵线节点编号JSPNI24JS125段为顶管施工),拟采用砂垫层基础型式。该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根据设计意图:各管线建设施工均在建成道路后在路基上进行施工(六纵线部分段在路堤边坡和前边坡外侧),当穿过桥梁时,除广茂大道外(桥面人行道铺设),其余线路沿桥下进行穿越。在地形条件允许,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供水管线两侧开挖尽量采用自然放坡,采用明挖浅埋作业方式,管线埋置最大深度3.6m,平均埋置深度约2.5m。不设置支挡,开挖产生边坡均为临时边坡。根据供水管线管底标高
11、,拟建供水管线管建设与原始地形将形成挖方边坡。临时基坑边坡安全等级判定为三级。1.2勘察依据及主要执行规范本项目勘察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江南新城供水管网(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说明(含管线平纵断面图);(3)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4)岩土工程勘察纲要;(5)业主提供的拟建工程平面布置图(含1:500地形图)。收集的相关道路勘察资料:(1)由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4月完成的南岸区柏林立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2022年1月完成的南岸区柏林立交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应峡江路段;(2)由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2020年8月完成的茶惠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应茶惠大道和茶
12、惠大道迁改还建段:(3)由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0月完成的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B标准分区纵二路北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应天文大道段:11 .评价场地特殊岩土;12 .进行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评价。1.4勘察工程布置原则、方法及工作量1.4.1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判定勘察阶段判定:按照渝建(2013)346号文件(附件2)的要求,本工程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具体判断可见下表L4.1-1),因此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一次性勘察)。勘察阶段判定表(初步勘察判定表)表 1. 4. I-I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S目1在熨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复
13、杂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上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场地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m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夸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且高程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质的大型住宅小区。不属于不需进
14、行初步勘察项目2建筑高度大于20Om的超高层建筑。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3勘察目的任务1.3.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工作目的是按管涵设计方案、施工工法、设计对勘察的技术要求为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及相关建议。1.3.2勘察任务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勘察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型式等有关资料;2 .查明沿线各地段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其覆盖的工程地质特征,遇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工程所需的岩土参数
15、和整治方案建议:3 .查明沿线各地段的松软地层,可能产生潜蚀、流沙、管涌和地震液化地层的分布范围、埋置深度及其工程地质特征;4 .查明场地是否存在“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 .对可能采取明挖法施工方案的浅埋管线、深埋管道及工作竖井,应提供基坑边坡和基底稳定性计算参数及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并评价开挖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6 .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处理措施建议;7 .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8 .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地下水的类型,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9 .评价地基土与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的影
16、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10 .对场地的地震效应及岩土地震稳定性进行评价;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满足勘察范围1.4.2勘察工作的布置(1)勘察等级的划分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划分原则,该工程场地类别综合判断为中等复杂场地,见场地类别划分表1.4.2。表1.4.2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拟建场地地形、地貌1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貌属于剥蚀浅丘宽缓斜坡地貌,地形坡角535,部分为在建道路施工区和已建市政道路,地形地貌变化发。综合判断拟建场地属中等熨杂。2岩层倾角()岩层产状110150、268-30
17、7Z3-60o属受杂。3岩土特征根据钻探揭露和现场调查,场地内土层分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岩体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和砂岩。素填土为特殊性土。属中等复杂。4岩体完整程度场地内主要发育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和砂岩互层,岩体多呈厚层状结构,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屈简单。5土层厚度(m)钻探揭露土层最大厚度2L58m属复杂。6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土体影响程度拟建管线六纵线穿越小河沟,其余地段未见其他地表水体,地表水体主要靠降雨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基本无稳定水位。综合判断场地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7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场地周边无滑
18、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属不发育。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拟建供水管线周边将进行大范围的开挖及回填。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中等强烈。结论根据划分表的判断,综合判断场地类别屈于“中等复杂场地”。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中表12.1.2条对工程场地划分原则,拟建工程最大管径1820nm,工程重要性等级应为一级,六纵线节点编号JSPNI24JS125段为顶管施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3.2.1条,破坏后果不严重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地3总建筑规模超过1000Onr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
19、大于500m的隧道。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供水管线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勘察范围判定:本次勘察范围的确定按照渝建2013)345号文(附件1)的要求,对拟建建筑勘察范围判定见下表1.4.l-2,.勘察范围判定表表1.4.1-2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境坡其响域环边及影区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无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
20、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而影响范围O无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无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无满足勘察范围坑坡其响域基边及影区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I倍。无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满足勘察范围层抗剪及变形指标测试、土、水腐蚀性等。土层以干钻为主,松散填土
21、中采用跟管钻进,要求填土采取率不低于70%,粉质粘土采取率不低于90%,强风化带岩体采取率大于70%,中风化带岩体采取率大于80%。钻孔及剖面均采用经纬仪实测,钻孔定位误差小于0.25m。钻孔施工中,控制钻进速度,提高采取率,密切关注钻进质量。1.4.3勘察方法本次勘察工作方法为:以机械岩芯钻探为主的勘察手段,辅以地面基岩露头调查、地质点调查及工程地质测绘、水文地质测试(简易水文观测)、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1.4.4完成工作量我公司接受委托任务后,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和业主、设计所提的详细勘察要求,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按勘察纲
22、要组织现场施工,于2022年8月1日组织机具设备、人员进场施工。并对钻探后的孔位进行了补充测量。利用基岩露头点查明地层岩性;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对场地详细的地质调查测绘和钻探,勘探精度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全部外业工作于2022年8月15日结束,所有测试成果资料于2022年8月21日获得,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4.4。表L4.4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工作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工程测量勘探点定位个519实测地质剖面1:200km条23.6/519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1:500)Km21.6钻探机械岩芯钻探加)/孔4819.1/519利用勘察钻孔(m)/孔2565.91/69质环境中等复杂。综合考虑,将勘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城 供水 管网 工程 工程地质 勘察 报告 一次性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2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