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doc94).docx
《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doc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doc94).docx(9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领域:工业工程交大导师:企业导师:康强工程硕士学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06年10月生产物流分析与工艺布局改善方法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有企业都在努力设法降低成本以保证利润。有资料显示,在生产过程中,物流时间占生产周期的90%-95%,而纯加工时间仅占5%;物流费用的增长远远大于生产费用的增长;企业的在制品和库存物料占流动资金达75%以上所以物流自然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焦点no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在
2、制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等,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本文以富士康集团富弘精密组件有限公司内CNC部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产过程及物流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应用物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对部门工艺布局进行改善以使物流合理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本文中,先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论文总体框架等。然后在参阅大量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生产与生产物流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物流系统分析原理及方法、设施布置技术的发展、几种设施布置技术及其比较、方案评估方法等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企业工艺布局改善的具体方法,包含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假设、方法所需
3、的主要信息及数据、方法的基本步骤、方法的主要特征等。再运用设定的方法针对某部门进行实际改善研究。最后对整个论文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关键词:生产物流,工艺布局,物流系统分析,设施布置RESEARCHOFPRODUCTIVELOGISTICSANALYSISANDCRAFT1.AYOUT,SIMPROVEMETHODABSTRACTWiththeaggravationofthemarketcompetition,theprofitspaceofenterprisesissmallerandsmaller.Allenterprisesaremakinggreateffortsto1o
4、wercostsandsoastoensureprofits.Someinformationshows,inprocessofproduction,logisticaltimeaccountsfor90%-95%ofproductioncycle,andprocessingtimeonlyaccountfor5%.Thegrowthofthelogisticsexpensesisfargreaterthanthegrowthoftheproducingcost.Thematerialinprocessofenterprisesandthestockofwarehouseaccountforta
5、kingupthecirculatingfundmorethan75%.Sothelogisticsbecomesfocusofenterprises.Productivelogisticsistheimportantpartofenterpriselogistics.Productivelogisticsrationalizationcanreducethestockofmaterialinprocess,shortenproductioncycleandacceleratethecirculationofthefund,etc.thusreducetheenterprisecost.Thi
6、stextregardsCNCdepartment,FOXCONNinc.astheresearchobject.Inordertorationalizelogisticsandpromote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theauthorwouldcarryonfurtherinvestigationonitsproductionprocessandlogisticsstate,AndusetheoryandmethodoflogisticssystemanalysistoimprovethecraftlayoutofCNCdepartment.Inthisarti
7、cle,itintroducesbackground,researchcontents,researchmeaningandoveral1frameofthesisfirstly.Secondly,onthebasisofconsultingalargenumberofbooksdocuments,itstudythestateoflogisticsdevelopmentindomesticandinternational,theconceptionandinterrelationofproductionandproductionlogistics,theprincipleandmethodo
8、flogisticssystemanalysis,severalkindsoffacilitiesplanninganditscontrast,somemethodsofschemeassessment.Italsoestablishestheimprovedmethodofenterprise,scraftlayout.Themethodincludesbasicprincipleandsomeassumptions,someinformationanddata,thestepofmethodandsomecharacteristics.Andthenusethemethodtoimprov
9、eonedepartment,slayout.Finally,itsummarizesthedissertationandgivensomeprospectofstudyingfurther.KEYWORDS:Productivelogistics,Craftlayout,logisticssystemanalysis,facilitiesplanning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第一章绪论1. 1概述1.2 研究内容1.3 研究的意义1.4 论文的框架第二章生产物流分析的基本理论2.1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2.1.1物流的发展2.1.2国外物流的发展2. 1.3我国物流的发展2. 2生产与生产物流
10、2. 3物流系统分析2. 3.1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3. 3.2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2. 4设施布置技术1. 4.1设施布置技术的发展2. 4.2设施布置技术3. 4.2.1一般性设施规划4. 4.2.2Reed的工厂布局程序5. 4.2.3MUther的系统化布局规划程序6. 4.2.4Apple的工厂布局程序2. 4.3几种规划设计方法的比较3. 4.4方案评估方法第三章运用系统化物流分析技术改善企业工艺布局的方法研究3.1基本原理及假设3. 2方法所需的主要信息及数据3. 3基本步骤4. 3方法的主要特征第四章CNC部门的物流分析与布局改善4.1背景介绍4. 2现状物流分析4. 2.1输
11、入因素分析4. 2.2目前布局物流量计算4. 2.3搬运方法说明4. 3拟定改善方案4. 3.1生产模式分析4. 3.2机器设备选择4. 3.3产品生产流程规划4. 3.4活动区物流分析4. 3.5活动关联性分析4. 3.6空间需求决定4. 3.7区域分配与调整4. 3.7拟定具体方案4. 3.8改善方案当量物流量计算4. 3.9搬运方法变更5. 4改善方案与现状对比评估第五章总结与展望附表参考文摘第一章绪论1.l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与制造业大国地位不相符的
12、是,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并不强,其中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物流技术较落后。20世纪50年代,由于受原苏联的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工艺流程都很简单,当时上马的很多企业不具备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基础、物流系统与生产组织方式,从现代物流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不尽合理之处,目前却还在那里维持。例如,我国的工厂布局大多设计为厂内有一条中央大道,加工车间依次分布在道路两边,最后面是仓库,这样增加了原材料与产成品的运输量,造成生产成本上升。而欧美与日本的模式是,车间与仓库连贯分布,仓库紧挨着车间,上一道工序的产品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或者储存在旁边的仓库里以便取用,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省了时间与成本。目前,由几台数控
13、机床配合机器人形成的柔性生产线一一加工单元(ManufacturingCells)在国外已比较普遍,其自动化程度之高甚至可以实现连续720小时无人控制下的连贯生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显而易见,物流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物流就不可能实现生产自动化。正是由于作为生产支撑系统的物流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才促使整个工厂的工艺流程发生了根本变化1。而我国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原机械工业部开始推广精益生产方式,制造企业才慢慢地有了物流工程的概念。但是直到现在,我国物流工程的发展还很滞后,因为大部分制造企业对物流工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作用认识还很不到位,没有将物
14、流同产品质量与企业竞争力联系起来,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给于足够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大多数企业问题丛生:L物流混乱。物料除了停滞外,经常处于交叉迂回、倒流和拥挤状态;重复搬运多,无效搬运占50%左右;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2.时间浪费大、产品交.供货时间长。如制造业中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90%以上为物料的停顿等待时间,其余10%中的70%为工装及前后时间,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整个周期的3.0%。3.空间浪费大。机械企业的各种仓库与存储区的面积占到全厂生产面积的40%50%;冶金制造业约为30%40%。4.企业内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回收废
15、弃物流的物料流的衔接与协调不合理,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低下。5.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不合理2。正是因为我国企业物流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国内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及人员参与物流的应用研究,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1.2研究内容1 .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及工艺布局进行研究。企业生产物流方式决定于企业的生产方式及工艺布局,一旦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工艺布局确定,与之对应的生产物流方式也随之确定下来。通常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大,产品的品种则越少,生产专业化程度也越高,而物流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也就越大。反之,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小,产品的品种则越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低,而
16、物流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亦越小。所以在进行物流分析及改善时,首先要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及工艺布局原则进行分析及确定。2 .研究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物流状况的优劣是工艺布局好坏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为此工艺布局改善应首先从物流分析入手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过程较复杂,本文会对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及一般步骤作具体的说明。3 .研究设施布置技术。工艺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周期、库存数量、成本以及产品质量等等。本文将会研究各种设施布置技术(从工程设计步骤演变过来的一般性设施规划、Reed的工厂布局程序、Muther的系统化布局规划程序、Apple的工厂布局程序)并对其步骤进行比较分析。4 .研究
17、方案评估方法。对于企业设施规划问题,由于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极为复杂,所以在进行方案评估时,一般应进行综合指标比较评价。本文将会对各种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并介绍优缺点列举法、因素分析法及点评估法等三种方法。5 .实例研究根据各种基本理论的研究,设定企业工艺布局改善的基本步骤,并对研究部门进行改善。1.3研究的意义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向基于时间和客户需求的方向发展。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短的交货期更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法宝。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系统还是在企业生产系统,以运输、搬运和存储为代表的物流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是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之一,被益
18、为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过程不直接产生价值,但直接关系到成本。有资料显示,在生产过程中,物流时间占生产周期的90%-95%,而纯加工时间仅占5%;物流费用的增长远远大于生产费用的增长;企业的在制品和库存物料占流动资金达75%以上。如何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如何降低在制品等物料占用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由于设施布置的状态决定了物流系统运行状态,所以一个生产系统的设施布置设计是决定性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每4年请顾问公司搞一次生产线设计,进入九十年代缩短为12年,更新一次产品就做一次生产设计,有时甚至为了完成一次订单就对其设施布置进行一次调整3。而我公司虽然约1年调整一次,但目的是为了应
19、对组织变动或产能扩充,没有真正针对生产的产品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随着产能扩充,场地使用趋于饱和,各种问题随之突显出来:生产现场在制库存居高不下;原料仓和成品仓都存储满大量的原料及成品,且仓库已不符使用,厂区走道也被占用。这些因素都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大阻力。在这种背景下进行本课题研究,对公司经营有很大的帮助。1.4论文的框架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论文总体框架等。第二章:在参阅大量书籍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生产与生产物流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物流系统分析原理及方法、设施布置技术的发展、几种设施布置技术及其比较
20、、方案评估方法等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第三章:根据上一章基本理论的研究,设定企业工艺布局改善的具体方法,包含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假设、方法所需的主要信息及数据、方法的基本步骤、方法的主要特征等。第四章:针对研究部门按照设定的工艺布局改善方法进行实例研究。第五章:对工艺布局改善方法所用的一些表格进行标准化以方便参照使用并对整个论文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二章生产物流分析的基本理论2.1 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2.1.1 物流的发展自从有了生产活动以来就有了工厂设计和企业物流的问题,然而能够非常大的影响企业效益的物流系统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产业革命以后,经济领域对于人力、原材料
21、这两个利润源泉的挖掘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可以用新的方式来开发这两个利润的源泉,但是,寻找新的利润源泉就变得更为迫切。“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以往人们在工厂、车间的布置、物料搬运中更多、的是采用粗放的人工方法进行布置与设计,物流作为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计划、调节和控制的学科被分析与研究,远远滞后于其他技术学科。在生产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没有重视物流,结果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过程越自动化、越柔性化,生产规模越大,物流落后的矛盾就越突出。比如:生产率低、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原料及再制品的大量储备等造成的占用资金多等
22、浪费现象。生产制造系统的高效率与物流系统的低效率越来越不适应。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市场”,任何一个企业只要能够快速、顺利地实现产品向用户转移就能够获取利润,而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是每一个经营者所追求的。随着二战后大量的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方式转移到民间活动中去,物流系统的思想方法和相关技术、相关管理方式实现了“军转民”并取得了成功,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物流”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也具备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价值,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管理思想和结构模式。企业界采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方式之后,有效地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也增加了企业利润。随着人们需求
23、的不断变化和需求数量的增加,工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明显增大,工厂设计也由传统的较小系统的设计发展到大而复杂的系统设计;并且在美国企业界中,人们认识到传统的现场布局效率的提高不能代表整体效益的提高,必须重视企业的整体效益、重视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二战后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在生产与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工厂设计创造了条件。工厂设计和物流分析逐渐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并且研究领域也从工业设施逐渐扩大到了服务领域。2.1.2 国外物流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是世界上物流发展比较早的国家,十分重视物流的研究和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一些物流研究者们就
24、指出,直接劳动成本所占比例不足工厂总成本的10%,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下降。而储存、运输所支付的费用却占生产成本的40%。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生产费用年增长2.2%,流通费用年增长5.5%,并且其态势有增无减。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生产过程的”油水”几乎已被榨干,要想从中取得明显的效益已经相当困难了。而物流仍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物料运输、储存过程存在极大的潜力,有待挖掘。所以,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这些国家在物流系统分析中,开始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系统研究设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人们又开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设施设计的动态与柔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现代制造技术、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物流 分析 工艺 布局 改善 方法 研究 doc9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