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秋池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池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秋池路工程地质勘察2场地自然地理条件5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52.2 气象水文513工程地质条件51 3.1地形地貌52 3.2地质构造53 3.3地层岩性及基岩面起伏特征6目录1前者1.I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2 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1.3 勘察范围、勘察阶段及勘察等级的判定1.4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任务完成情况附图目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1000)NOl2、工程地质剖面图(1:100/200)N023、钻孔柱状图(1:200)N03附件目录1、测量成果3.4水文地质条件63.5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83.6不良地质作用84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8
2、4.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源84.2岩土物理力学叁数的分析与选用84.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94.4土、石可挖性分类104.5路基干湿类型评价105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05.1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IO5. 2地震设防烈度及地震效应评价106. 3岩土地意稳定性评价116工程地质评价116.1 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117. 2地下水对拟建物的影响评价138. 3拟建建筑对周边构(段筑物的影响147地基及环境影响评价148.1 地基均匀性评价149. 2特殊上评价1410. 地基持力层选择建议1411. 拟建工程施工时环境影响评价1512. 5成桩可能性分析评价158、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
3、险分析169结论与建议169.1岩土工程勘察结论169.2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议17附表目录附表1附表2附表31、岩土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2、勘探点数据一览表3、边坡稳定性计算表设的适宜性,评价边坡稳定性,对道路形成路堤、路堑边坡合理建议,并提供相关岩土技术参数。结合按照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及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勘察工作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2)查明沿线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类型、厚度、性质及其分布规律,基岩风化层厚度、起伏程度、以及基岩的完整程度;(3)查明地下
4、水类型、埋藏条件、补排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判定环境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范围,规模,同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5)查明沿线管道、高压电线的分布,以及已有建构筑物、并分析道路建对其影响,并提出防治方案的建议;(6)查明路基干湿类型,查明场地软弱土性质、分布范围并建议处理措施;(7)查明各类岩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提供设计所需的设计参数;(8)对道路沿线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对道路回填及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进行稳定评价,提出防治建议;(9)分段论证路基设计方案的
5、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10)查明公路工程要筑场地烈度及地宸效应评价;(11)查明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分析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1.2.2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及参考资料1、本次勘察依据:1前言1.l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由我司于2022年10月对秋池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并提交审查合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完毕后由于道路线路调整,拟建道路左侧由放坡调整为挡墙支挡,现在受甲方单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对线路调整后的道路左侧挡墙段进行工程地质补充勘察。本项目位于,秋池路是连接大晏路及环湖路的重要通道之一,结合本项目功能定为以及大晏路(路基宽度12m)和环湖路(路
6、基宽度13.5m)标准路幅分配,设计时速为20kmh的公路,为保证过往车辆行车舒适性,本项目采用双车道断面,行车道宽度与大晏路及环湖路宽度一致,路基宽度采用8米,路基横断面形式为:8米=0.5米(土路肩)+3.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0.5米(土路肩)。公路用地范围: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1m,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或构筑物外边缘以外Inb路堑坡顶以外1m,设置截水沟时为截水沟外1m。拟段道路为四级公路,工程重要性为三级。项目现场为原始地貌,将来形成的道路两侧挖方边坡最高约21.3m,填方边坡最高约4.5m,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本工程设计单位为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根据
7、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挖方边坡根据地质情况具体设计。一般土质边坡考虑8m一阶,按照1:1.51.75进行放坡,每两级边坡间留2.Om宽护坡道。岩质边坡则根据岩性及岩石风化程度,采用1:0.751.00的坡率进行放坡。1.2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勘察依据和执行的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与任务此次勘察工作目的在于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工程票判定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晌区域1对于无外假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国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场地内无外假结构面的岩质环境边坡的勘察范围大于1倍坡高满足勘察范困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
8、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图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上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颜结构面影响范围对于开挖后可能存在外假结构面的岩土质环境边坡勘察范围大于其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恻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5倍边坡高度.场地内可能沿着土体内部发生圆孤破坏的环境边坡勘察范围大于其L5倍坡高。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绿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绿边界(即剪出口位置)场地内土体内部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均大于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嫌边界满足勘察范围基
9、坑边坡及其影晌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枪围线到基坑边绘外侧的水平距再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困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围1.3. 2场地复杂程度判定表场地勤杂程度判定表表1.3.2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类别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道路沿线地形变化较大,总体地形坡角约3-20岩层倾角()30岩体完整性岩体较破碑,裂隙发亶。岩土特任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化较大。土层厚度(m)最大厚度约5.6m,有特殊性岩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贫乏、
10、地表水对拟建道路影响小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周边斜边坡现状稳定区内不发育有地质灾害勘察合同;一一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一一勘察纲要;业主提供的带1:500地形图的道路设计方案总平面图。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秋池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本次勘察工作按以下技术规范执行: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3勘察范围、勘察阶段及勘察等级的判定1.3. 1勘察范围的判定根据渝建(2013)345号文-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勘察范围的判定详见下表1.3.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簿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表L3.1项目2是筑高度大于20Om的超高层庭筑。/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QOnf的城市
12、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矫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需进行初步勘察根据勘察阶段判定表1.3.3-1、表1.3.3-2判定结论,本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1.4. 4勘察等级划分本项目拟段道路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分级原则: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察工作布置原则及任务完成情况1.4.1本次勘察工作布置(1)本次勘察
13、工作布置2023年5月我公司便接受了勘察工作的任务委托,当即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工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手段以钻探为主,并辅以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周边地质环境调查,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要求结合原勘察报告,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中规定,本次勘察属补充勘察。沿道路中心线布置1条纵剖面线、沿挡墙布设中心布设1条纵剖面线,沿道路横向布设7条横剖面,道路横向勘探线间距5080%勘探点间距2030m,边坡位置加密钻孔控制。本次补充勘察方案共布置钻孔19个,布设钻孔中控制性钻孔K)个,一般
14、性钻孔9个,控制性钻孔占钻孔总数的50%以上,勘察钻孔编号以“BK”排头编号。填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场地基本以原始地貌为主.人类活动强烈程度不强累对相邻速筑影响程度道路沿线为原始地貌无需要保护道构筑物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复杂1.3.3勘察阶段的判定选址勘察判定表1.3.3-1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场地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能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选址勘察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需进行
15、选址勘案建设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需进行选址勘察项目3城市轨道交通线珞、长度大于IooOm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需进行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判定表表1.3.3-2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她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中等复杂场地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不需进行初步勘察他设地其建场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埸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是设场地30%及以上的定设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
1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尼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块库区175In蓄水位(吴淞高程)岸度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I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速设场地。/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而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半仪器法(罗盘、铜卷尺)进行定点观测,对不良地质点、节理裂隙点等重要地质点采用经纬仪观测,并作好详细记录。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应尽量描述,对拟建工程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单元(如软弱夹层、厚度大于2m砂岩、泥
17、岩层、洞穴)必须测绘于图上,若图上不足2mm,应扩大表示。(3)工程勘探勘探工作严格按勘探规程、勘察纲要要求执行,土层孔径采用IlOmm,基岩孔径采用91mm0土层采用干钻,见基岩后清水钻进。素填土土层采取率大于65%,粉质粘土采取率大于90乐强风化基岩采取率大于75%,中等风化基岩采取率不小于80%。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并进行现场采样工作。地质编录资料真实、可信,所获资料在野外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符合质量管理规定。(4)钻孔封填整个场地在施工完毕之后先采用水泥沙浆灌浆处理,然后采用粘土回填措施对钻孔进行封孔处理。钻进过程中严格按钻探操作规程进行,未发生质
18、量、安全事故,钻探质量符合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要求。(5)水文地质试验本次勘察实施的钻孔终孔后抽干钻探循环水,在24小时后再观测其地下水恢复水位,资料整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成果能够满足设计及施工需要。(6)试样采集、现场及室内测试本次补充勘察未采集样品,岩土体力学性能采用原报告试验结论。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工程地质勘察纲要要求执行,已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质量符合要求,现编制本报告供设计、施工使用。方路基段钻孔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或沉降计算的要求,且最低应进入稳定地
19、层4-6m,挖方路基钻孔进入设计路面高程以下5-8m,边坡范围钻孔进入潜在破裂面不小于3m。在钻孔孔深范围内若遇软弱夹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等应对钻孔孔深进行加深并进入稳定岩层不小于5m。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补充勘察野外工作始于2023年5月25日,投入XY150型钻机1台,出场日期为2023年6月9日,完成全部钻孔19个,本次勘察钻探总进尺372m。在本次勘察工作中,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4.表1.4.1-1主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工程地质冏绘钻探工程测Ia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水文怙孔进尺剂面放、定测钻孔动力触探物理力学水位观测国位ka(个米)条/个孔/m土常规岩样个工作量0.Il
20、193729/0.819/Z/191.4.3勘察质量评述(1)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采用的业主提供的1:500的地形图为底图,勘探孔定位测量、剖面测量依据现场控制点进行定测,采用全站仪施测,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坐标系统为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本次测量精度满足要求本次测量采用的控制点见下表1.4.3表1.4.3控制点一览表点名坐标X(米)坐标Y(米)高程H(米)KZTl36386849.5163278581.779315.1931KZT236387122.Ill3278329.810289.4770(2)工程地质测绘及精度本次勘察采用1:500现状地形图为底图,对勘察范围内地质点、地貌点等
21、采用见河流、小溪穿过拟建场地。3工程地质条件3.1 地形地貌场地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多为孤丘或延伸不远的圆缓丘包,沟谷宽平、迂回起伏,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明显,砂岩发育位置地势相对较高、地面起伏较大,多以条状山脊、陡坡地形为主。泥岩出露位置,地面起伏变化小,多以斜坡、平台、沟谷等地形为主。拟建道路工程起点接现状大雁路,终点接拟建规划道路。拟票道路勘察范围内均为原始地貌,拟裂道路沿途横向地形均以斜坡地形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坡度约525。拟建场地勘察范围内最高点位于里程桩号K0+180南侧山顶,高程约327m;最低点位于里程桩号K0+180北侧沟谷底部,高程约286m,相对高差
22、约41m。综上所述:拟建道路沿线整体地形地貌属中等复杂。3.2 地质构造经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勘察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于明月峡背斜末端东翼,路线走向大致与背斜走向一致,沿线岩层产状变化并不明显,对道路沿线基岩出露位置进行的实测,选择优势产状:倾向140,倾角30。,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内主要发育的两组裂隙如下:裂隙:28/74,间距0.801.60m,走向延伸13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光滑,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可见岩屑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325N86,间距1.203.00m,走向延伸14m,张开度12mm,裂面平直光滑,大部分无充填,局部可见岩屑充填,结合差,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池路 工程地质 勘察 报告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