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2023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docx
《(7篇)2023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2023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
2、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定位,发挥好长三角龙头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共同发展。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区域内“软”“硬”联通水平,积极融入国际循环,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3、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总的看,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同时也要看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
4、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沿江各地生态红线已经划定,必须守住管住,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划定的本地重要生态空间要心中有数,优先保护、严格保护。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
5、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接续实施增强制造业核
6、心竞争力行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要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更
7、好发挥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作用,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强交通网络的相互联通和“公水铁”等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
8、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提高种业企业自
9、主创新能力。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注重水电等优势传统能源与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
10、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中央有关部门对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导向的项目要给予支持,在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大改革。要压实沿江省市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定期开展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和监督,督促各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
11、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江巨变,无边江景一时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合力奏响“绿色生态曲”“经济振兴曲”“共同富裕曲”,全力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奏响“绿色生态曲”,共护长江生态安澜。人不负江河,江河定不负人。长江大保护是国家战略、“国之大者”。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合力奏响“绿色生态曲”,毫不动摇坚持共抓
12、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要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始终坚定把长江大保护工作放在全国发展大局、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中来抓,构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合力,共护长江生态安澜。奏响“经济振兴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要合力奏响“经济振兴曲”,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勇于创新,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
13、势。要围绕产业发展这个核心问题,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立足区域联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坚实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奏响“共同富裕曲”,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东西交汇、南北相接,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的经济带,要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要合力奏响“共同富裕曲”,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
14、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沿江各省市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大江奔流不息,发展永不止步。长江经济带因江而兴、因江而盛,长江大保护,长江沿江各省责任重大。一曲新时代的“长江之歌”,一定会在长江经济带20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激越奏响。2023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
15、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肯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这让我们基层工作者倍感振奋。这些年,长江水更清了,长江的鱼又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在变化,保护生态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
16、护中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探索出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长江江苏常州段,曾经集聚了120多家化工企业,经过集中整治,低端化工企业全部退出,腾退的空间留给了绿地和新兴产业。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及时果断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科学指引这一重大战略实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要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我们立规矩、划红线、明方向。未来要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统筹产业结构调
17、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出丽江。总书记提出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未来我们要把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作为发力方向,推动企业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更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统一。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重要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九江处在长江中游地段,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金水道,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建设中,我们要保留它的文化性、历史性和记忆性,同时要兼顾生态性和功能性,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还文化于民。更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长江经济带这条畅通双循环的主动脉必须更加强壮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更激发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动力。要加大认知大模
18、型等前沿核心技术投入和研发,争取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总书记强调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舟山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努力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物流枢纽。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我们将多措并举优化多式联运体系
19、,持续降本增效,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多作为。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领域、新渠道,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纽带”效应,提升国际资源对长江经济带的辐射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立足比较优势,找准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进一步 推动 长江 经济 质量 发展 座谈会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