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彼此会相互混合,相互融化,从而形成中间类型的后代个体。,1、融合遗传理论(前人):,红+白=粉红,高+矮=不高不矮,2、不同意,这是想当然。现实中,父本、母本的杂交后代有多种情况:只有父本性状;只母本性状;父母本以外性状(如女儿比父、母都矮)。,问题探讨(教材P2),(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
2、恋,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了!,豌 豆,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2.具有易区分的性状,3.性状能稳定遗传,4.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性状,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生理特征如植物的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性状的形成的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和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
3、同表现类型。,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卷 舌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 2、单眼皮,图6 食指长短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图 7 脸颊有无酒窝1、有酒窝 2、无酒窝,图8 双手手指嵌合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相对性状,此概念的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扫粉,4、授粉,5、套袋,思
4、考:1.为什么要去雄?2.为什么要套上纸袋?,避免自花传粉,避免异花授粉,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正交:,反交:,显性类型个体做母本的杂交方式,显性类型个体做父本的杂交方式,高茎,787高茎 277矮茎,P,F1,F2,高茎,矮茎,3 1,(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现象1、杂交:,实验结果:,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2.F2出现了性状分离,3.F2中出现3:1的
5、性状分离比,高茎,矮茎,P(亲本),高茎100%,F1子(一代),矮茎,高茎,P(亲本),(杂交),高茎100%,F1(子一代),正交,正交、反交,(杂交),反交,(自交)即:高X高,2、F1自交:,高茎,F1,高茎,矮茎,F2,(子二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遗传图谱中的符号:P:F1: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现象的思考,为什么F1中只有高茎而没有矮茎呢?,为什么在F2中又出现了矮茎的性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