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改过.ppt
《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改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改过.ppt(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2,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它们化学结构虽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机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由于有抗炎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第一节 概 述,3,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COX)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合成。从而缓解或消除PGs(特别是PGE2)的 致痛、致热和致炎作用。,NSAIDs作用机制:,4,5,1.解热作用: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无影响。正常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37oC-产热 发热:病原体及其毒素
2、 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源 中枢合成与释放PG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调 这时产热,散热,体温。,NSAIDs的药理作用,6,解热机制: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环氧酶COX-2),减少PG(特别是PGE2)的合成,从而消除PG对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作用,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而发挥解热作用。,7,脑室注入微量PG引起发热,PGE2致热作用最强。其它致热物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PG样物质含量增加数倍。临床上用PG人工流产的产妇都有发热的副作用 解热镇痛药对内热源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但对注射PG引起的发热无效。以上实验说明PG和发热有关。也说明内热源可能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多。PG再作用
3、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实验依据,8,中等程度镇痛,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无成瘾性,广泛应用。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无效。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临床广泛应用。,2.镇痛作用,9,组织损伤和发炎时,局部产生和释放致痛化学物质(也是致炎物)如缓激肽、PG等。PG(E1、E2和F2)本身就可致痛。单独缓激肽能引起疼痛,PG可使缓激肽等致痛物致痛作用增强。在炎症过程中,PG的释放对炎性疼痛起放大作用。解热镇痛药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阻断PG本身的致痛作用和其对痛觉感受器的增敏作用,从而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机制,10,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对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解热 镇痛 抗炎药 改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