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抗高血压药护理专科.ppt
《第24章抗高血压药护理专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章抗高血压药护理专科.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抗高血压药物 Antihypertensive drugs,学习内容和要求,1.掌握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普萘洛尔、哌唑嗪、硝苯地平、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等降压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熟悉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3.了解可乐定、利血平、肼屈嗪、硝普钠等其它降压药的作用特点。,第一节 概 述,高血压是常见病,又是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估计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有9000万至1.1亿,高血压已是当前最大的流行病。它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病。,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于
2、1999年发布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规定:成年人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静息时,非同日多次测得的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18.7kPa)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一、高血压及其标准、危害,分型1)按病因分: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2)按病情进展快慢分:缓进型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3)按舒张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分:轻度(1级),中度(2级),重度(3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心力衰竭 肾脏病变:糖尿病性肾脏病变;肾损害(肌酐升高男133 mol/L,女124mol/L);蛋白尿(300mg/
3、24H)周围血管疾病 高度眼底病变:出血;或渗出,乳头水肿,高血压病相关的临床状况,二、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一是降低血压,使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二是防止或减少心、脑、肾的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措施,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寿命。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须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心理平衡。抗高血压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一、利尿药二、钙拮抗药三、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四、交感神经抑制药五、血管平滑肌舒张药,抗高血压药分类*1 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噻米、卞呋噻嗪等2血管紧张素I
4、转化酶抑制药(ACEI)以及AT1阻断药:1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等 2 AT1阻断药:氯沙坦等3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1受体阻断药(派唑嗪)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a和b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4钙拮抗药:地尔硫卓、硝苯地平5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莫索尼定 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 3抗NA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6 扩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直接扩血管药)吡那地尔(钾通道开放药)、吲达帕胺(其它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高血压药作用部位示意图,一、利尿药 氢氯噻嗪
5、,作用特点:基础降压药1.作用温和、持久,久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单用降压作用较弱,起效缓慢。2.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第三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作用机制,初期:排Na+、利尿血容量BP长期:排Na+动脉壁细胞内Na+Na+-Ca2+交换胞内Ca2+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如NA)的反应性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上皮细胞,ATP,间液,远曲小管近端,噻嗪类,中效利尿药(氯噻嗪、氢氯噻嗪、环戊噻嗪、氯噻酮等)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基础用药),常单独用于轻度高血压(氢氯噻嗪6.2512.50mg/次/天)合用其它药物(beta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药等)治疗中、重
6、度高血压。对少数有可能发生低血钾的患者,可补钾或食用含钾食物;对伴有心功能不全、合并水肿的病人尤为合适;高效利尿药(呋噻嗪、布美他尼等)仅短期用于高血压危象以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患者。,临床应用,应用特点 价廉,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受性,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目前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K+、Na+、Mg2+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尿酸、血浆肾素活性长期应用可以合用保钾利尿药(螺内酯等),吲达帕胺(indapamide,吲满胺,寿比山)具有利尿和钙通道阻滞作用,为新型长效(t1/213h)强效抗高血压药,扩张血管明
7、显,对糖、脂肪代谢无影响,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单独服用降压作用显著,伴有浮肿者更适宜。,二、钙通道阻滞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其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亦能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常用药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降压特点抑制与逆转高血压患者心肌、血管肥厚。兼有抗心绞痛与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影响脂代谢、糖代谢及电解质平衡,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无耐受性,停药时很少出现停药反应。作为第1线阶梯I抗高血压药,治疗各种轻度、中度或重度高血压。,硝苯地平(Nifedipine):1、对正常血压无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较强、快、短,伴有心率增快。现临床常用其缓释剂
8、(长效)进行治疗,可与其他药物合用。2、不良反应可见眩晕、低血压、心悸、踝部水肿等。,氨氯地平 Amlodipine,特点:1.口服给药吸收好,起效和缓,渐进降压,维持平稳而持久。2.选择性舒张血管平滑肌,对心率、房室结传导、心肌收缩力均无明显影响,适用于高血压治疗,并能减轻或逆转左室肥厚。3.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水肿、头晕、恶心等。,RAAS: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循环RAAS:整体调节功能,局部RAAS:脑和心血管系统中,调节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心室重构和血管重构,血管紧
9、张素原 激肽原 肾素 激肽释放酶 血管紧张素 缓激肽 ACE 血管紧张素 无活性物 PGE2 NO 血管平滑肌 肾上腺皮质 血管舒张(分泌醛固酮)增殖 收缩 水钠潴留 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 血压 血压,心室/主动脉肥厚,顺应性降低,ACEI,(+),(+),(-),AT1 阻断剂,(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代表药物: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福辛普利(fosinopril)*通过抑制循环中和局部组织中的RAAS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及减少缓激肽降解而起作用。,
10、血管紧张素原 激肽原 肾素 激肽释放酶 血管紧张素 缓激肽 ACE 血管紧张素 无活性物 PGE2 NO EDRF 血管平滑肌 肾上腺皮质 血管舒张(分泌醛固酮)增殖 收缩 水钠潴留 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 血压 血压,心室/主动脉肥厚,顺应性降低,ACEI,(+),(+),(-),1.抑制ACE:(1)减少Ang的生成,减弱Ang所引发的一系列作用;即为用药初期的降压机制。(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促进NO和PGI2的生成,产生扩血管作用。2.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抑制局部RAAS,局部Ang生成减少,减弱其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NA释放减少,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而降压;此与药物的长期降压疗效有关。,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高血压 护理 专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