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ppt
《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8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ppt(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8章 脂肪的分解代谢,脂类lipids,脂肪(甘油三酯TG)是体内储存能量的 fat(triglyceride)主要形式(可变脂),类脂lipoid,胆固醇(cholesterol,Ch)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hE)磷脂(phospholipid,PL)糖脂(glycolipid,GL),细胞膜等结构的重要组分(基本脂),脂类: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 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所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脂类的分类:,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甘油三脂的分子结构,CH2-O-CO-R1CH-O-CO-R2CH2-O-CO-R3,甘油三酯/三脂酰甘油trig
2、lyceride,TG/triacyl glycerol,TAG,甘油二酯 Diglyceride,DG甘油一酯 Monoglyceride,MG,甘油部分可来自食物脂肪分解和糖代谢。脂肪酸部分可来自机体自身合成(饱和脂肪酸 或单不饱和脂肪酸)或来自食物(特别是 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如必需脂肪酸)。,甘油三脂在动物的饮食脂肪中及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贮存形式中约占90%,脂肪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所放出的能量比蛋白质和糖类要高出2倍以上。,表 食物成分含有的能量,(一)脂 肪 的 消化,脂肪的消化发生在脂质-水界面上,需要肝脏产生的胆汁盐和磷脂酰胆碱做乳化剂。脂肪的消化开始于胃(胃脂肪酶),主要消
3、化在小肠中,由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完成,需要催化作用辅脂肪酶。此外酯酶和磷脂酶也参与消化作用。,脂肪,脂肪酶,甘油+脂肪酸,CH2-O-C-R1,R2-C-O-CH,CH2OH,第一步为限速步骤,磷酸化的脂肪酶有活性,动物的脂肪酶存在于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的脂肪酶存在脂体、油体及乙醛酸循环体中。,脂肪酶,酯酶,它催化单酰甘油、胆固醇酯和维生素A分子中的酯键。如胆固醇酯酶水解胆固醇酯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可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脂和脂肪酸,磷脂酶A2,(一)脂 肪 的 吸收,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甘油-2-单酯等脂解产物经胆汁盐(胆酸、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乳化被动扩散进入小肠上皮黏膜细胞。它们在细胞内光滑内
4、质网内重新酯化形成含三脂酰甘油,后者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再经淋巴系统进入各个组织。小分子脂肪酸由于水溶性较高,可不经过淋巴系统而直接渗入门静脉血液中。乳糜微粒中的三脂酰甘油在脂蛋白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可被组织吸收,甘油进入肝、肾进一步代谢。贮存在脂肪组织内的三脂酰甘油在三脂酰甘油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和清蛋白形成复合体。,甘 油 的 氧 化 分 解 与 转 化,甘油激酶,磷酸酯酶,NAD+,NADH+H+,磷酸甘油脱氢酶,异构酶,磷酸丙糖,糖异生,葡萄糖,EMP,-,-,乙酰COA,TCA,CO2+H2O,糖代谢与脂代谢
5、通过磷酸二羟丙酮联系起来。动物的脂肪细胞中无甘油激酶,则甘油需要经血液运到 肝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1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二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氧化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奇数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脂肪酸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分为三个步骤:长链脂肪酸降解为乙酰-CoA;乙酰-CoA 经柠檬酸循环氧化成CO2;从还原的电子载体到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概念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能量计算乙醛酸循环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乙酰COA的可能去路,1.概 念,饱和脂肪酸在一
6、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位C原子与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氧化.,R1CH2CH2CH2CH2 CH2COOH,脂肪酸的分解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及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质中。,1904年,F.Knoop的标记实验:,实验前提:已知动物体内不能降解苯环实验方案:用苯基标记的饱和脂肪酸饲喂动物,马尿酸,苯乙尿酸,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实验证据:,(1)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首先在线粒体外或细胞质中被活化,形成脂酰CoA,然后进入线粒体或在其它细胞器中进行氧化。在 催化下,由ATP提供能量,将脂肪酸
7、转变成脂酰CoA:,2.脂肪酸的-氧化,总反应:,脂酰CoA合成酶(硫激酶),(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对于动物来说,-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脂肪酸第一步活化在细胞质中,10个碳原子以下的脂酰-CoA很容易穿过线粒体内膜,但10个碳原子以上的脂酰CoA不能进入线粒体,后面的步骤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涉及特殊的 转运机制来帮助跨膜。,1、载体肉碱(carnitine)1)结构:L-(CH2)3N+CH2CH(OH)CH2COO-L-羟-三甲氨基丁酸 2)部位:线粒体膜 3)功能:运载脂酰CoA进入线粒体,2、机理:脂酰肉碱转移酶 FA分解限速酶(线粒体外膜)脂酰肉碱转移酶同工酶(线粒体内膜
8、),L-羟-三甲氨基丁酸,FFA,CoA,ATP,AMP+PPi,脂酰CoA,肉碱/脂酰肉碱肉碱移位酶,脂酰肉碱转移酶 I,脂酰-CoA CoA,肉碱 脂酰肉碱,脂酰CoA合成酶,脂酰肉碱转移酶,肉 碱 脂酰肉碱,脂酰肉碱 脂酰-CoA,-氧化,CoA,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基 质,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机制,+,细胞质,(3)-氧化的反应历程(偶数C原子),脂肪酸的活化,氧化脱H,水合,氧化脱H,RCH2C-CH2COSCOA,O,=,(少2个C的脂酰COA),以16C的脂肪酸(软脂酸)为例,经过7次循环,产生7个 NADH,7个FADH2,8分子乙酰COA。,硫解断裂,-氧化的
9、反应历程,小 结,RCH2CH2COOH,RCH2CH2COSCOA,(脂酰COA),-,(2反式烯脂酰COA),-,(L-羟脂酰COA),(-酮脂酰COA),R-CSCOA+CH3-CSCOA,继续-氧化,脂酰COA脱H酶(3种),中长链脂酰COA脱H酶缺陷症,牙买加呕吐病:一种浆果内含降糖氨基酸,其代谢物抑制该酶,H,H,-,3.能 量 计 算,以16C的软脂酸为例8乙酰COA 彻底氧化 TCA 10ATP 108=80ATP7FADH2 1.57=10.5ATP7NADH+7H+2.57=17.5ATP,108(131)ATP,第一步消耗了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应为108-2=106,12
10、9个高能磷酸键。,当软脂酸氧化时,自由能变化为-2340千卡摩尔,ATP水解生 成 ADP+Pi时,自由能变化为-7.30千卡摩尔。7.3106,2340,100%33%(40%),所以软脂酸在-氧化时能量转化率,约为33%(40%),乙 酰 COA 的 可 能 去 路,TCA CO2+H2O+能量乙醛酸循环 糖异生 糖脂肪酸、固醇等合成的原料在动物肝、肾脏中有可能产生乙酰乙酸、D-羟丁酸和丙酮(酮体)。,在动物肌肉中乙酰COA可以进入TCA。,在动物肝、肾的线粒体内乙酰COA进入酮体的合成:,乙酰-COA,COA-SH,硫解酶,HMGCOA合酶,乙酰-COA+H2O,COA-SH,HMGC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8 脂肪酸 分解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