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肝炎病毒.ppt
《第29章肝炎病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9章肝炎病毒.ppt(9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肝功能损害黄疸,与肝脏炎症有关的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黄热病毒等,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肝炎相关病毒(HGV、TTV),肝炎病毒的类型,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的病原体 甲型肝炎 世界性急性传染病 占病毒性肝炎的50 年发病数超过200万,1973年Feinstone首次从病人粪便中 发现HAV1979年Provost和Hilleman首次用原 代狨猴肝细胞和传代恒河猴肾细
2、 胞培养病毒成功,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嗜肝病毒属 无包膜,直径2732 nm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长约7500个核苷酸 有7个基因型,HAV电镜图,2、抵抗力 耐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耐酸:在pH3的酸性环境中稳定 耐热:100 5 min才能使之灭活*在海水、淡水、毛蚶、泥沙中存活数天至数月,3、培养特性 易感动物:黑猩猩,狨猴,鹰面猴,短尾猴允许性细胞:Vero、恒河猴胚肾细胞(FRHK-4)人肝癌细胞株(PLC/PRF/S)等 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缓慢,无CPE,4、抗原性 HAV抗原性稳定,仅有一个血清型*衣壳蛋白VP1、VP2、VP3具有抗原性,可诱导产
3、生中和抗体,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 口途径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潜伏期 1550 d(平均30 d),HAV(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等)口咽部、唾液腺 肠黏膜或局部淋巴结 病毒血症 肝脏 肝细胞变性、坏死(急性肝炎),可以传播甲肝病毒的贝类,生蚝(牡蛎),NK细胞的杀伤作用 肝细胞溶解特异性细胞免疫IFN-分泌增加,促进肝细胞表达HLA,HLA介导的CTL对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致病与免疫机制,免疫力持久*特异性体液免疫:HAV IgM:在感染早期即出现,维持两个月左右 HAV IgG:在急性期后期或恢复期早期出现,可 维持多年,对再感染有免疫保护作用。,
4、甲型肝炎的临床经过与免疫反应,三、微生物学检查法,HAV-IgM检测:早期、快速诊断最可靠的血清学指标 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既往感染史、疫苗免疫 效果评价或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查:RT-PCR法检测HAV RNA ELISA法检测HAV抗原 免疫电镜法检测病毒颗粒,四、防治原则,一般性预防 卫生宣传 保护水源 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饮食卫生,毛蚶,特异性预防 减毒活疫苗*我国已广泛使用 灭活疫苗,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HBV感染的临床类型,无症状携带者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慢性乙肝与肝硬化和肝癌密切相关,HBV流行久远、传播广泛,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
5、题:全球3.5亿人携带HBV我国为高流行区 感染率 60%HBsAg携带率 8%10%慢性乙肝病人 1000万80%原发性肝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电镜下HBV呈三种不同形态颗粒:Dane颗粒*:直径42 nm 完整的HBV颗粒,具传染性小球形颗粒:直径22 nm 中空的病毒颗粒,主要含HBsAg 管型颗粒:由小球形颗粒聚集而成,HBV电镜图,Dane颗粒的结构:呈双层结构 外层 病毒包膜,含HBsAg、PreS1、PreS 内层 病毒的核衣壳,20面体对称 含HBcAg,dsDNA,DNA聚合酶,HBV结构模式图,HBV三种颗粒模式图,2、HBV的基因结构与功能
6、 基因组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长链(负链),长度固定,3200 bp 短链(正链):长链的50%100%负链含4个ORF:S区、C区、P区、X区,S:表面抗原基因Pre-S2:前表面抗原2基因C:核心抗原基因 PreC:前核心抗原基因X:X基因P:P基因Polymerase:多聚酶基因RNaseH:RNA酶H基因S-mRNA:转录S的mRNAC-mRNA:转录C的mRNADR1、DR2:直接重复序列1、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模式图,S区:由S基因、PreS1和PreS2基因组成 编码HBsAg、PreS1、PreS2 C区:由前C和C基因 C基因编码核心蛋白HBcAg Pre-C与C基因共
7、同编码Pre-C蛋白 Pre-C蛋白经切割加工后形成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 X区:编码HBxAg,3、HBV的抗原组成*HBsAg*(表面抗原)有四个不同亚型:adr,adw,ayr,ayw 有共同的a抗原表位 有两组互相排斥的抗原表位(d/y,w/r),在血液中大量存在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 抗HBs不同亚型间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诱导细胞免疫反应,PreS1、PreS2抗原性强与肝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特异性抗体有免疫保护作用抗PreS1持续时间长抗PreS2持续时间短(23个月),HBcAg(核心抗原)存在于病毒的衣壳及被感染的肝细胞表面一般不游离于血循环中具有很强的抗原性抗HBc没有免疫
8、保护作用抗HBc-IgM是病毒复制的指标具有T细胞表位,可刺激产生细胞免疫反应,HBeAg*游离存在于血中;由HBcAg水解生成与病毒的复制成正比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抗HBe具有免疫保护作用,3、HBV的复制,HBV复制周期,4、抵抗力HBV的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70%乙醇不敏 感,对高压蒸汽灭菌法、100加热10 min、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和 环氧乙烷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病人、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1.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血液及血制品、注射、外科、牙科手术、针刺、共用剃刀或牙刷、皮肤黏膜微小损伤 2.母婴传播:胎儿期、围生期、哺乳传播 3.性传播及密
9、切接触传播,致病机制,HBV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免疫病理反应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1.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特异性CTL的直接杀伤作用 识别肝细胞膜上的HLA-I类分子和病毒抗原 直接杀伤靶细胞 细胞因子的抗病毒效应 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免疫具双重性 细胞免疫是彻底清除病毒的主要因素。过度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大面积的肝细胞肝细胞损伤,导致重症肝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导致慢性感染。,2.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特异性抗体HBsAb、PreS1-Ab和PreS2-Ab直接清除血循环中游离的病毒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9 肝炎 病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