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几何光学成像.ppt
《第2章几何光学成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几何光学成像.ppt(9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 二 章,几何光学成像,主要内容:,1 成像(几个基本概念、物像等光程性)2 共轴球面组傍轴成像(物像距公式、符号规则)3 薄透镜(作图法、公式法求像)4 理想光具组理论(作图、公式求基点、基面)5 光学仪器(基本原理)6 光阑*7 像差*8 像的亮度、照度和主观亮度(自学),1 成像,1.1 几个基本概念,1.同心光束:,各光线本身或其延长线交于同一点的光束,2.光具组:,由若干反射面或折射面组成的光学系统。,理想光具组能使任何同心光束保持同心性,3.物点Q与像点,以Q为中心的同心光束经光具组转化为以 为中心的同心光束,即Q点经光具组成像于,4.实像与虚像,实像:出射的同心光束是会聚的虚像
2、:出射的同心光束是发散的,5.实物与虚物,入射的同心光束是发散的,其发散中心就是实物入射的同心光是是会聚的,其会聚中心就是虚物,L1,L2,1.2 物与像的共轭性,某发光点位于Q点处,经光具组成像于 点;若将该发光点置于 处,则将成像于Q点,则Q与 是一组共轭点。,6.物方与像方,物方:物点组成的空间像方:像点组成的空间,1.3 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物点Q和像点 之间的各光线的光程都相等。,利用费马原理证明,1.实物与实像之间,2.虚物与实像之间,虚光程=,L1,L2,(虚物),(虚像),对于L1+L2,共轭点Q与 之间等光程,对于L1,共轭点Q与 之间等光程,虚物 和实像 之间等光程,相减,
3、1.4 等光程面,从Q点出发经某曲面反射或折射后到达 点 的光线都是等光程的,此曲面就叫做等光程面。,对于此等光程面,Q和 是一对物像共轭点,(1)反射等光程面,M,反射等光程面方程,实像,以Q和 为焦点的旋转椭球面,Q或 为无穷远,旋转抛物面,实像对应的反射等光程面方程,虚像对应的反射等光程面方程,以Q和 为焦点的旋转双曲面,旋转双曲面,则反射等光程面为平面,(2)折射等光程面,折射等光程面一般是四次曲面(笛卡尔卵形面),折射球面是否可能成为某对共轭点的等光程面?,分析若该球面为等光程面,说明共轭点之间的光程为常数,与M点的位置无关,一定成立!,该球面是折射等光程面,齐明点,2 共轴球面组傍
4、轴成像,共轴球面光具组:由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的一系列折射或反射球面组成的光具组,光轴:各折射或反射球面的球心连线,除了个别特殊共轭点外,球面不能成像!,傍轴光线可近似成像,2.1 光在单个球面上的折射,C,M,A,H,顶点A:折射球面与光轴的交点,光线追迹问题,实物:物点在顶点之左虚物:物点在顶点之右,光线自左往右时,,实像:像点在顶点之右虚像:像点在顶点之左,C,M,A,H,正弦定理,折射定律,C,M,A,H,余弦定理,联立以上三式可得:,由上式可见:s 随 而变。说明了由Q点发出的不同倾角的光线经折射后不再与光轴交于同一点,亦即光束丧失了同心性。,若要Q成像于,需要s 与 无关!,什么条件?
5、,令上式两边同时等于0!,s 与 无关!,即,s和 可同时确定,或者,把光束限制在傍轴范围内,光轴上任意点皆可成像!,2.2 轴上物点成像,傍轴条件:,或者,1.折射,(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距公式),物距 s:物点到顶点的距离像距:像点到顶点的距离,物方焦点F:轴上无穷远像点的共轭点像方焦点:轴上无穷远物点的共轭点,物方焦距 f:物方焦点F到顶点A的距离像方焦距:像方焦点 到顶点A的距离,符号规则:,()实物对应 s 0,虚物对应 s 0;,()实像对应 0,虚像对应 0;,()球心在顶点之右则r0,之左则r0,(光线自左往右),2.反射,实物:物点在顶点之左虚物:物点在顶点之右,光线自左往右时
6、,,实像:像点在顶点之左虚像:像点在顶点之右,符号规则和折射情况一样,单个球面反射的物像距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傍轴条件,2.3 傍轴物点成像,Q和 分别绕C点旋转微小角度 到达P和,物平面PQ和像平面 为共轭平面,轴外共轭点的傍轴条件:,符号规则:,()P在光轴上方则 y0,下方则y0 在光轴上方则,下方则,横向放大率,傍轴条件,放大,缩小,V0 正立,V0 倒立,P94(2-4)物体放在凹球面反射镜前何处,可产生大小与物体相等的倒立实像?,练习 要把球面反射镜前10cm处的灯丝成像于3m处的墙上,镜形应是凸的还是凹的?求其半径和放大率。,2.4 逐次成像,基本思想:1.逐次利用物像距
7、公式,或者,2.逐次利用横向放大率公式,则总的横向放大率,(2-11)一会聚光束本来交于P点,插入一折射率为1.50的平面平行玻璃板后,像点移动到Q点。求玻璃板的厚度t。,P,Q,15cm,3mm,2.5 拉格朗日-亥姆霍兹,符号规则:,()从光轴转到光线的方向为逆时针时交角(取锐角)为正,顺时针是为负,3 薄透镜,3.1 焦距公式,透镜厚度d很小,可认为A1、A2几乎重合于光心O。,物距 ss1,像距,而且,两次成像,物距 ss1,像距,根据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距公式有,又因为由单个折射球面的焦距公式得,若物像方折射率,则,(磨镜者公式),会聚透镜(正透镜)具有实焦点,即,,需要,会聚透镜中央
8、厚、边缘薄,发散透镜(负透镜)具有虚焦点,即,,需要,发散透镜中央薄、边缘厚,3.2 成像公式,若物像方折射率相等,,薄透镜物像公式的高斯形式,符号规则:,()物点Q在焦点F之左时,x0;之右则x0,()像点 在焦点 之左时,;之右则,薄透镜物像公式的牛顿形式,横向放大率,3.3 密接透镜组的光焦度,最简单的透镜组,是两个表面曲率相等薄透镜紧密接触成复合透镜。,光焦度P:焦距的倒数,单位:屈光度D,3.4 焦面,物方焦面:通过物方焦点F与光轴垂直的平面F,像方焦面:通过像方焦点 与光轴垂直的平面,P,焦面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必沿着该点与光心连接的直线传播!该直线可称为副光轴,P,3.5 作图法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 光学 成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