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ppt(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支路电流法 2.2 叠加定理2.3 戴维南定理思考题与习题,2.1 支 路 电 流 法,支路电流法是电路分析中普遍适用的求解方法,它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以各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而求解出各支路电流。支路电流法的求解规律可以通过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图2-1 例2-1的电路,例2-1 电路如图2-1所示,已知E1=50 V,R1=10,E2=20 V,R2=10,R=30。试求各支路电流及各电源的功率。解 先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k=0,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图2-1
2、所示的电路共有A和B两个节点,对于节点A有-I1-I2+I=0 对于节点B有 I1+I2-I=0,将节点A的方程乘以-1,就是节点B的方程,因此,节点A与节点B的方程只有一个是独立的。对于节点电流方程,有如下的结论: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可以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本例中选取节点A的电流方程作为独立方程,将其记作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RkIk=Ej,列出回路电压方程。同样,所列的回路电压方程应该是独立的,为此,选定的每一个回路必须至少包含一条新的支路。为简单起见,通常选择网孔列回路电压方程。所谓网孔,是指平面电路(画在平面上不出现支路交叉的电路)中的一个回路,在它所包围的范围内不存在
3、其他支路,如本例中的回路和回路。选定回路和回路的循行方向如图2-1所示。对于回路有 R1I1-R2I2=E1-E2,对于回路有 R2I2+RI=E2 将回路和回路的电压方程分别记作式和式。本例中共有三条支路,相应的有三个待求电流I1、I2和I,为了求解待求的支路电流,需要三个独立的方程。,联立、式,代入数据,解方程组,求出支路电流。-I1-I2+I=0 10I1-10I2=50-20 10I2+30I=20 解得 I1=2 A,I2=-1 A,I=1 A,电压源E1吸收的功率为 P1=-E1I1=-502=-100 W 电压源E2吸收的功率为 P2=-E2I2=-20(-1)=20 W 由此可
4、知,电压源E1发出100 W的功率,电压源E2吸收20 W的功率。当两个电动势相差较大的电源并联时,其中一个电源不但不发出功率,反而吸收功率成为负载。在实际的供电系统中,直流电源并联时,应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内阻接近。,通过例2-1的求解过程可以总结出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如下:(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果电路具有n个节点,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2)如果电路有b条支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选择网孔作为回路。(3)解方程组,求出n个支路电流。,如果电路中具有电流源,应将电流源的端电压作为待求量计入回路电压方程
5、中,为此,应先选定电流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此时,电流源所在支路的电流为已知的电流源的电流,方程组中待求量的数目仍然不变。,例2-2 电路如图2-2所示。已知E1=4 V,R1=10,E2=2 V,R2=10,Is=1 A,求电路中各电源的功率及两电阻吸收的功率。解 假定各支路电流及电流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2-2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I1+Is-I2=0 选定回路和回路的循行方向如图2-2所示。,图2-2 例2-2的电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回路:R1I1+U=E1 回路:R2I2-U=-E2 联立方程、,代入数据后得 I1+1-I2=0 10I1+U=4 10I2-U=-2,解方程
6、组得 I1=-0.4 A,I2=0.6 A,U=8 V 电压源E1吸收的功率为 P1=-E1I1=-4(-0.4)=1.6 W 电压源E2吸收的功率为 P2=E2I2=20.6=1.2 W电流源Is吸收的功率为 Ps=-UIs=-81=-8 W(实为发出功率),两电阻吸收的功率为 P=I21R1+I22R2=(-0.4)210+0.6210=5.2 W 可见,Ps=P1+P2+P,整个电路中发出的功率等于吸收的功率。,2.2 叠加定理,对于无源元件来讲,如果它的参数不随其端电压或通过的电流而变化,则称这种元件为线性元件。比如电阻,如果服从欧姆定律U=RI,则R=U/I为常数,这种电阻就称为线性
7、电阻。由线性元件所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理,它反映了线性电路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其内容可表达为在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共同作用在任一支路所产生的响应(电压或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在该支路所产生响应的代数和。在应用叠加定理考虑某个电源的单独作用时,应保持电路结构不变,将电路中的其他理想电源视为零值,亦即理想电压源短路,电动势为零;理想电流源开路,电流为零。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例2-3 电路如图2-3(a)所示,求电路中的电流IL。,图2-3 例2-3的电路,解 图2-3(a)所示的电路中共有两个电源。先考虑电流
8、源单独作用,此时电压源视为短路,如图2-3(b)所示,由图可知,再考虑电压源单独作用,此时电流源视为开路,如图2-3(c)所示,由图可知,叠加后得 I=I L+IL=0.5-0.3=0.2 A 受控源在没有其他电源激励的情况下不可能独立存在,不能将受控源视为独立电源。如果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在考虑某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受控源应保留在原处。,例2-4 电路如图2-4(a)所示,求电压U1。,图2-4 例2-4的电路,解 这是一个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按叠加定理,分别作出电流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2-4(b)所示,电压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如图2-4(c)所示。在图2-4(b)和图2-4(c)中,都将受控电压源保
9、留在了原处,相应的控制量分别标为U1和U1。对于图2-4(b),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列出节点电流方程,解得,对于图2-4(c),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出回路电压方程,解得,则有,使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分析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线性电路中的功率或能量与电流、电压成平方关系,不具有叠加的性质。(2)叠加定理反映的是电路中理想电压源或理想电流源所产生的响应,而不是实际电源所产生的响应,所以实际电源的内阻必须保留在原处。,(3)叠加时应注意原电路中各电压和电流与各电源单独作用下各分电压和分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准,分电压和分电流的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