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路交换技术四.ppt
《第2章电路交换技术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电路交换技术四.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现代交换原理,2,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2.1 概述2.2 电路交换机的基本功能2.3电路交换系统的的硬件结构2.4 数字交换网络2.5 电路交换机呼叫处理过程2.6 电路交换机控制软件体系结构2.7 呼叫处理程序2.8 电路交换系统的性能评价,3,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4,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5,基本交换单元,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T接线器)空分型交换单元(S接线器)共享总线型时分交换单元(数字交换单元DSE),6,交换网络,CLOS网络TST网络DNS网络,7,呼叫处理过程,8个阶段、6个稳定状态有限状态机和有限消息机描述规范描述语言SDL,8,电路交换机控制软
2、件体系结构,控制软件的基本特点 实时性强 并发性和多道进程运行 可靠性要求高 能方便地适应各种使用条件 软件的可维护性要求高 数据驱动型程序结构,9,2.6.2 系统运行软件的一般结构,系统程序,采用实时操作系统,是应用程序与硬件间的接口,功能是任务调度、定时管理、进程间通信、处理机间通信、系统保障和恢复功能。,系统资源参数、端口性能参数、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其他表格数据等。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提供存取数据的操作机制。,呼叫处理程序负责所有呼叫请求的接续电路建立、监视与释放处理,支持常规业务和各种新业务。,维护和管理系统运行中资源分配和释放、参数存取、统计话务量、计费、发现和排除故障等。,10,程序
3、的级别划分和调度,故障级:负责故障识别和紧急处理等功能,具有最高优先级。周期级(时钟级):由时钟中断按周期性启动的任务。基本级:由队列启动的、实时性要求较低的任务。,11,呼叫处理程序、系统性能评价指标,12,2.7 呼叫处理程序,负责所有呼叫请求的电路接续建立、监视与释放,完成对各种电话新业务的支持。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支持下工作,由呼叫控制、信令处理、资源管理和计费处理等组成。资源管理,较低层程序,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活动对资源的共享和操作,提供底层接口支持。信令处理,将外部电路状态变化和事件报告译成标准消息送给呼叫控制,将呼叫控制的消息转换成相关信令转送给外部电路。呼叫控制,分析呼叫状态和
4、事件信息,调用相关处理程序事件进行处理。,13,2.7.1 资源管理程序,资源是一种独立的、可按需配置的软硬件实体。资源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其使用对象称作活动,活动由操作系统进行调度。资源是共享的,可为不同活动访问使用,资源管理程序控制不同活动对资源的共享。集中控制,同一处理机管理所有资源和所有活动,利用队列和活动等级解决争用资源问题。分散控制,多处理机,通过资源分配权互斥结构,任何时刻只能一个处理机拥有资源分配权。,14,1.资源的特性,资源的特性包括类型编号和状况。类型编号用来区分不同类型和具体实例。资源状况说明当前情况,包括占用者、请求者和当前状态。(1)资源的占用者,当前使用者。如果一
5、个资源未被使用,也没有被其他更高的活动请求,则申请该资源的活动可以使用该资源并成为占用者。(2)资源的请求者,当一个活动想成为一个资源的占用者,而该资源正在被使用时,其可对该资源提出使用请求。资源请求被记录在请求队列之中,操作系统根据请求者等级来安排处理顺序。,15,1.资源的特性,(3)资源的当前状态,有四类:服务、退出服务、未安装和自动封锁状态,服务状态是可用资源,其他为不可用或暂不可用。自动封锁状态,资源出现故障或其他情况使该资源不可用的状态。自动封锁状态还可细分:外部事件引起(如用户未挂好话机等),当外部事件消除后该资源将自动解锁。控制资源的部件未进入服务态,部件正常资源自动解锁。资源
6、本身故障,需故障消除后才能进入服务状态。,16,2.资源的使用对象,使用某资源时,提出请求,若没有其他活动使用/请求则接受该请求,该活动成为资源占用者。如果同时有多个活动请求使用,则根据活动的优先级进行安排:(1)呼叫处理1,级别最高,如进程转移。(2)系统处理,资源管理对资源做内部管理操作。(3)系统防护1,重新运行系统防护程序。(4)运行维护1(OM1),改变资源特性和类型、资源状态转移时,由OM1活动占用相应资源。(5)系统防护2,故障定位、隔离、测试等。(6)运行维护2,一般性活动。(7)呼叫处理2,呼叫处理中的稳定态,由CP2占用资源。,17,3.资源管理程序,资源管理程序,是应用程
7、序和资源实体间的接口,它通过函数方式接受应用程序的占用请求。请求占用时,须给出类型编号、请求者及相关参数。根据请求者优先级按序安排占用,依据参数分配和组织资源运行,维护资源状态。如交换网络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所有路径,依参数寻找、建立和拆除路径。,18,2.7.2 信令处理程序,信令处理程序,控制信令的发送与接收,并完成各类信令消息与呼叫控制消息格式的相互转换。信令消息有模拟用户线信令、数字用户线信令、中继随路信令和No.7共路信令等不同方式,信令表达各异,控制也不同,为了简化系统处理,设置信令处理程序来实现格式转换和信令过程管理。,19,1.模拟用户线信令处理程序,两大部分组成:时钟级扫描和用
8、户线处理进程程序。前者由时钟调度程序按周期调度执行,后者是基本级程序,由队列启动执行。(1)用户摘、挂机扫描程序检测用户线状态变化。用户摘机时,用户二线环路为闭合状态;用户挂机时为断开状态。系统每用户线用1bit表示摘、挂机状态。摘、挂机状态表示用户请求开始或结束一个服务,系统须尽快做出响应。通常摘、挂机扫描周期定为100ms左右,20,(1)用户摘挂机扫描程序,摘挂机扫描识别算法设本次扫描值为PR,上次扫描值为LR,0表示环路断开,1表示环路闭合,摘机事件的逻辑运算为挂机事件的逻辑运算为,21,(1)用户摘挂机扫描程序,22,(2)拨号数字接收程序,模拟用户话机有直流脉冲拨号(DP)和双音多
9、频(DTMF)拨号两种方式。DP拨号,利用号盘触点接通和断开用户二线环路,以脉冲计数方式表示地址号码。DP拨号数字接收采用软件处理,程序流程类似摘、挂机状态扫描程序,但DP拨号的通断变化在822个脉冲/秒范围,其程序处理周期为810ms。DTMF拨号,利用高低两组不同的音频组合代表不同的号码,号码接收通过硬件电路进行解码,接收程序只需周期性读入解码数据即可。,23,DTMF拨号数字接收程序,DTMF拨号,代表每位号码的双音信号最短持续时间为40ms,号位间隔100ms左右。DTMF硬件解码电路,利用指示端SP高电平表示有效收到一位号,DTMF信号持续传输结束后变成低电平。DTMF拨号数字接收程
10、序,可20ms执行一次,先检查每个DTMF收号器的SP状态,再利用算法确定解码数据是否有效。SP代表本次扫描读得的SP端状态,SPL代表上一次扫描读得的SP端状态。逻辑操作值为1时,表示该位号已解码,且双频传输已结束,可以读出。,24,DTMF拨号数字接收程序,25,(3)模拟用户线处理进程,任务是管理用户状态迁移,接收扫描程序送来的事件报告,译成呼叫控制消息报告给呼叫控制进程;将呼叫控制进程的命令翻译成相关信令,并请求资源管理完成信令传输和接口电路动作。每条用户线都设置私有工作区用户线寄存器,存放用户状态、所用收号器、号码存储区、信令分配信息、呼叫控制块号码等。状态信息。用户当前状态。收号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交换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