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docx
《XX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XX省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XX市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持续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人民满意城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力实施“强工兴旅、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幸福宜居”发展战略,以城市体检评估为路径,以城市更新行动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功能品质提升为目标,深刻践行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巩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2、,努力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基本建立,城市更新行动积极稳妥实施,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城市空间布局、产业体系、生态体系、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到2025年,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健全完善,城市更新行动逐步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整体提升,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科学转型,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镇化发展质量、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二、主要任务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十大行动,着力提升十大品质。(一)实施服务优享行动
3、,提升舒适宜居品质1.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依据服务半径和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强化城区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均衡供给。重点构建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圈,就近配置公交换乘、学校、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小型多功能运动场等,形成15分钟生活圈(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XX镇、XX乡、XX乡等)2 .完善教育医疗设施。优化义务教育布局,严格控制新建学校规模,扩大优质学位
4、均衡供给,满足就近入学需要。加快完善县级中等职业学校配套设施,确保公办达标。加快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建立公立医院网络,升级改造中医院,增加优质床位供给,推进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千人床位数达到7.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达到23%o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推动重点场所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等)3 .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达标建设,打造“城市书房”公共阅读空间。实施
5、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优化功能布局,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等设施,满足县内至少建有1个公共体育场馆(田径场)和1个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9块,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合理利用社区配套和物业管理等用房,结合“拆墙透绿”等行动,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地、角落地、公园绿地、路桥附属用地、建筑屋顶等空间,拓展文化体育设施场所。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教体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XX镇、XX乡、XX乡等)4 .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开展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以居民步行5-
6、10分钟到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对照XX市居住社区配套设施设置指南标准要求,制定完整居住社区打造计划,至2022年底完成曾家洼社区和东风社区等两个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任务,至2025年中心城区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达到50%。从划定实施单元、制定建设标准、规范移交管理等方面入手,统筹抓好新建住宅小区和城市既有居住区配套建设,特别是要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商业、市政配套等设施短板。鼓励相邻社区联动改造、共建共享配套设施,推动社区配套设施“一点多用”,提升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能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规模化改造,2000年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民政局
7、、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XX镇、XX乡、XX乡等)(二)实施防灾除险行动,提升安全韧性品质5,完善城市生命线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统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防范运行风险的能力。因地制宜实施河道、湖塘、防洪堤、截洪沟、排洪沟、护岸、道路边沟等整治工程,加快排水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基本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合理布局应对突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的缓冲空间,完善人防警报设施,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1.5平方米。加快推进旅游点、重点项目点、工业园区
8、及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设施和疾控中心建设,强化消防通信、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加密消防救援站点,一、二级消防救援站及小型消防救援站覆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卫健委、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人防办、县消防救援大队等)6 .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开展城市安全集中攻坚行动,排查治理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危险房屋安全隐患。加强隧道、桥梁等领域运维管护,全面完成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网改造。实施高层建筑、学校、医院、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等重
9、点场所消防设施改造,打通消防车通道、楼内疏散通道等“生命通道”,完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加大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老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和人防工程更新改造力度。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健委、县教体局、县商务局、县人防办、县消防救援大队等)7 .全域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新区、新建项目全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结合城市更新、积水点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和绿地功能品质提升等积极实施海绵化改造,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方式,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城区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面积比例力争达到20%o全面消除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
10、涝积水点,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水利局等)(三)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提升创新智慧品质8 .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加快C1M基础平台建设,构建智能应用场景,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逐步实现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推进C1M平台和数字挛生技术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制造、智慧市政、智慧消防及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应用。建成一批多功能杆、柱、桩等智能感知设施,统筹推进道路桥梁、地下管网、公共空间、楼宇建筑等重点部位感知设施部署,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加快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县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管理
11、,推广运用物联网信息化管理和监督手段。责任单位:县数字经济中心、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县供水公司、县供电公司、各弱电企业等)9 .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覆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卫、便民惠民服务等领域,省、市、县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城市管理从单一事项处置“小闭环”向行业联动监管“大闭环。建设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城市体检评估
12、信息平台,实现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协同化。(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等)10 .建设智慧社区。依托5G建设、智慧城市平台等,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管理,搭建智慧社区信息管理平台。探索构建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物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等社区智慧服务体系。新建社区配套建设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基本智能产品,鼓励建设智能停车、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桩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广安装NB等智能火灾烟感探测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将社区的各类数据接入属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县
13、住建局、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卫健委、县自然资源局、XX镇、XX乡、XX乡等)(四)实施减污降碳行动,提升低碳绿色品质11.保护自然生态格局。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维护和强化城市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建立和保护多样化的城市近远郊生态系统。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形成城市生态廊道体系,提高生态廊道达标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城市内外蓝绿空间要素,合理布局生态绿环、绿心、绿廊、等结构性绿地,构建“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蓝绿空间网络。系统修复城市内的河湖、湿地、山体、废弃地,重现健康自然的山体、水体岸线形态。(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
14、县生态环境局、县城管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XX镇、XX乡、XX乡等)12 .防治城市环境污染。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推进“厂网一体化”,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排查改造混接雨污管网,基本消除建成区污水直排口和管网空白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县城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90%。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县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优良比例保持稳中向好。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完善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
15、害化处置体系,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基本建成再生资源利用分拣中心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推进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鼓励通过场地平整回填等方式就地就近利用,实现源头减量和降低扬尘污染。强化“四尘三烟三气”整治,重点抓好工地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卫健委、县市监局等)13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按照“创建、增绿、提质”的思路,加大精品工程建设力度,加强精细化管理养护,提升
16、园林绿化艺术水平。优化公园结构布局,形成生态结构完善、山水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景观。按照生态园林城市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完善提升城市绿地系统。严禁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内树木。通过裸露地绿化、行道树增量、滨水建绿、拆墙透绿、墙面挂绿、立体绿化、公共设施增绿、城市“第五立面”美化、社区“微更新”等方法增加城市绿量。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公里、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60%。(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向阳山生态林场等)14 .加强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
17、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整体布局,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内涵集约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变城市建设方式,限制民用建筑高度和密度,6层及以下新建住宅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75%,原则上不新建超过18层以上住宅,防止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减少输配管线建设和运行成本。推广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供电公司等)(五)实施廖续传承行动,提升特色人文品质15 .保护历史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深入 实施 城市 功能 品质 提升 行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