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文化产业园.docx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文化产业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文化产业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文化产业园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文化产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分级、管理组织与职责、管理制度、重点部位管理、日常消防管理、微型消防站、应急预案与处置、消防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文化产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791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506消防控
2、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T29781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T40248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XF/T1245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DBl1/T1905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规范DBl1/T2103.1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第1部分:通则DBl1/T2104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5907(所有部分)、DBl1
3、/T2103.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文化产业园区CUItUreindustrialpark文化企业集聚并形成产业生态和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特定空间区域。4基本要求4.1文化产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符合DBl1/T2103.1的有关要求。4.2 文化产业园区内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以外,尚应符合GB/T40248和XF/T1245的要求。4.3 产权单位、运营管理单位、承租单位、使用单位之间应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管理范围和责任。4.4 公共区域的消防设施应明确责任主体,统筹消
4、防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4.5 举办大型活动应符合DBl1/T1905的要求,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场地提供单位之间应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4.6 文化产业园区宜建立智慧消防管理系统,实现防火监控、火警报警、消防联动、信息管理等功能一体化。5分级文化产业园区应按其建筑规模、使用功能和火灾危险程度分为以下3级:a) 1级:由老旧建筑改造的文化产业园区;10万户(含本数)以上的新建文化产业园区;内有实际建筑面积在1万疔(含)以上公众聚集场所的文化产业园区;b) 2级:建筑面积3万而(含本数)以上至10万户(不含本数)以下的新建文化产业园区;内有实际建筑面积在0.1万户(含
5、本数)以上1万m(不含本数)以下公众聚集场所的文化产业园区;c) 3级:建筑面积3万肝(不含本数)以下的新建文化产业园区;内有实际建筑面积在0.1万行(不含本数)以下公众聚集场所的文化产业园区。6消防安全组织与职责6.1组织构成文化产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组织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成立消防工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园区内所有产权单位、承租单位、运营管理单位、使用单位的负责人组成;b)运营管理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应明确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其他使用单位应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c)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应配置不少于1名二级注
6、册消防工程师、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或者消防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人员;d) 1级文化产业园区应结合园区的规模、火灾危险性及与当地城市消防救援队的距离等因素确定建立专职消防队;e)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的人员数量不应少于本单位职工数量的30%。6.2 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b)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协调、解决消防安全问题;c)明确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责任主体,组织开展公共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d)定期组织联合消防检查;e)定期组织开展整个园区的
7、消防安全评估工作;0统筹协调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g)确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及智慧消防管理系统。6.3 产权单位除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外,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明确承租单位、运营管理单位、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范围和责任,并对其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定期评价;b)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未办理消防行政审批手续的,应加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落实火灾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本单位的消防安全;c)遵守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规定并履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6.4 运营管理单位除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外,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掌握文化产业园区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
8、状况、灭火救援力量和器材装备情况;b)开展文化产业园区公共区域的值班巡查工作;c)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微型消防站与单位微型消防站的联勤联训联动机制;d)向产权单位报告消防安全重大事项,协助制定并落实解决措施;e)遵守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和产权单位的消防安全规定并履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6.5 承租单位除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外,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向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报告消防安全重大事项,协助制定并落实解决措施;b)对具有租赁关系的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定期评价;c)遵守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产权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规定并履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6.6
9、使用单位除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外,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向具有租赁关系的承租单位、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报告消防安全重大事项,协助制定并落实解决措施;b)遵守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及具有租赁关系的承租单位、产权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规定并履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6.7 归口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b)编制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c)制修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d)组织实施日常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
10、告消防安全情况;e)组织实施消防设施检测、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消防设施设备正常工作;f)筹备消防安全工作例会,落实会议纪要或决议;g)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h)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i)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管理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组织开展日常业务训练;j)检查、督导、考评本单位和使用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k)建立消防安全纸质和电子档案;D消防安全管理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6.8岗位职责6.8.1 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掌握消防安全情况,保障消防安全符合规定;b)统筹安排消防安全工作与
11、生产、经营等活动,批准年度消防工作计划,提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c)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和逐级、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批准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组织实施日常防火巡查,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e)每月组织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f)按规定建立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器材;g)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h)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考评;i)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工作委员会交办的消防安全工作。6.8.2 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
12、根据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安排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b)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消防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c)组织归口管理部门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考评;d)组织开展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的管理工作。6.8.3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履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a)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b)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c)督促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d)检查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状况,督促维护保养;e)协助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的训练、演练。6.8.4员工员工应履行包括但不限
13、于以下职责:a)参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b)熟知本单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及火灾危险性,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排除并向部门主管报告;c)熟悉本工作场所消防设施、器材及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d)参加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按照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和自救。7管理制度7.1 运营管理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7.2 使用单位应贯彻执行具有租赁关系的承租单位、产权单位及运营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
14、操作规程。7.3 运营管理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应每年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考核并及时更新、修订和完善。8重点部位管理8.1 重点部位8.1.1 除符合DB11/T2103.1的要求外,重点部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所:a)消防控制室;b)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等集中充电停放场所;c)摄影制作场所;d)文创产品加工、制作场所;e)室内展览展示、演出场所;f)儿童活动区域;g)施工改造区域。1.1.2 应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并作为每日防火巡查、定期防火检查的重点。1.1.3 应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并由专人负责。1.1.4 应设置明显标志,无关人员不应进入。1.
15、1.5 保持疏散通道和出口畅通,疏散通道不应设置任何障碍物和遮挡物。1.1.6 不应堆放无关物品或杂物,不应吸烟和违规使用明火。1.1.7 应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8.2 消防控制室8. 2.1消防控制室的管理应符合GB25506的要求。9. 2.2消防控制室宜与安防控制室合并使用。10. 2.3设置有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应按GB50116的要求设置主消防控制室,设置区域火灾报警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将区域火灾报警信息传输给主消防控制室。11. .4应确保主消防控制室与分消防控制室、区域火灾报警系统实现正常信息传输功能。12. 2.5主消防控制室应能够监控分消防控制室各类系统及区域火灾报警
16、系统的工作状态。8.3 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等集中充电停放场所8.3.1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应集中停放,充电停放场所宜设置在室外或半室外。8.3.2不应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8.3.3电动汽车的集中充电停放场所应符合GB/T29781的要求。8.3.4充电装置应采取防撞保护措施。8.4 摄影制作场所8. 4.1摄影制作单位应负责现场的消防安全,并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9. 4.2不应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固定的摄影制作场所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10. 4.3场所的布景应报场地提供单位履行审批手续。11. 4.4确需使用明火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应报场地提供
17、单位履行审批手续,并指定专人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12. 4.5设置24小时值班人员,摄影制作活动结束后应切断全部电源并进行防火检查。8.5 文创产品加工、制作场所8.5.1 装修材料不应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产品存放场所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8.5.2 5.2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加工制作工具并定期检查,不应超负荷用电。8.5.3 确需使用明火或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应报场地提供单位履行审批手续,设置独立场所,指定专人管理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8.5.4 存放的成品、半成品及原料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应符合GB17914的要求。8.5.5加工制作活动结束后应切断全部电源并进行防火检查。8.6室内展览展示
18、、演出场所8.6.1活动承办单位应负责现场的消防安全,并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8.6.2不应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8.6.3根据场所的性质、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活动期间应采取限员措施并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人员。8.6.4展台、舞台的搭建或拆除需进行电焊、气焊操作及演出场所需使用明火、烟花表演的,应报场地提供单位履行审批手续,并指定专人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8.7儿童活动区域8.7.1游乐设施及装修材料不应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疏散通道不应布设可燃装饰物。8.7.2确保疏散指示标志不被遮挡。8.7.3应根据儿童活动区域的性质及最大容纳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人员。8.7.4各种灯具与可燃
19、装饰物品的距离不应小于O.5m。8.7.5应设置疏散平面图,管理人员应告知有关防火注意事项、火灾逃生知识和路线。8. 7.6应设置应急广播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声音广播提示及疏散引导。8.8施工改造区域8.8.1 施工单位应负责施工改造现场的消防安全,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8.8.2施工改造现场应符合GB50720的要求。8.8.3 施工改造影响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疏散设施和救援设施正常使用的,应报建设单位、运营管理单位履行审批手续,制定应急方案,落实防范措施。8.8.4 建设单位应每日对施工改造现场进行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8.8.5 严格管控施工改造现场易燃易爆危
20、险品的存放和使用。9日常消防管理9.1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9.1.1 应明确用火、用电、用气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9.1.2 运营管理单位应对使用单位用火用电用气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指导。9.1.3 用火、用电、用气设备应由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负责安装、检修。9.1.4 动火、动电、动气作业应履行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作业前应对现场可燃物进行清理或采用不燃材料掩盖,作业结束后应检查确认无遗留火种。9.1.5 人员密集场所营业期间不应进行动火、动电、动气作业及使用明火和烟花表演,营业结束应切断非必要电源。9.1.6 用火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明确禁火禁烟区并设置明显的界限和标志
21、;b)进行焊接、切割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c)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并设置专人看护;d)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室外动火作业;e)厨房的烟道每季度应至少清洗一次;f)厨房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9.1.7 用电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符合GB50168的要求;b)不应违规拉接电线、开关和插座,不应增加超负荷用电设备;c)地面外露电缆应采用穿金属管或地桥等保护措施;d)配电箱应张贴设备标识。9.1.8 用气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燃气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b)宜使用管道燃气,燃气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安装燃气自动切断阀;c)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单位 重点 场所 消防安全 管理 规范 文化 产业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