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规程.docx
《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规程.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的基本要求、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及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0MPa,且容器外径内径之比大于L25整体锻造的在役超高压水晶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0579-2014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GB/T35013-2018承压设备合于使用评价GB/T32563-2016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GB/T23905
2、-2009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TSG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21-2016-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 47013.9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NB/T47013.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T
3、SG21-2016-2016和NB/T47013.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通用要求4.1检验程序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损伤模式识别、检验方案制定、检验前的准备、检验实施、缺陷及问题的处理、检验结果汇总及评价、出具检验报告等。4.2.1检验机构检验机构应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资质,并按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检验机构应当对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4.2.2检验人员4.2.2.1检验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证书,其中检验人员应由压力容器检验师或由压力容器检验员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检验。4.2.2.2压力
4、容器检验人员具备损伤模式识别等专业能力。1.1 2.2.3检验报告审核人员应具有3年以上审核工作经验;检测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检测人员资质证书。4.3 报检使用单位应当在超高压水晶釜检验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检验机构申报检验。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申报后,应当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前安排检验。4.4 安全状况等级超高压水晶釜的安全状况分为1级5级,应当根据检验情况,按照本文件的第7章的规定进行评定。4.5 检验周期超高压水晶釜一般于投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以后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超高压水晶釜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a)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
5、续使用,一般每6年检验一次;b)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每3年至6年检验一次;c)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监控使用,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d)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4.6 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4.6.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超高压水晶釜,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a)材质劣化现象比较明显的;b)运行过程中发生超温的;c)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d)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e)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4. 6.2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情况
6、:a)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超高压水晶釜,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告说明情况,经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征得上次承担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同意(首次检验的延期除外),向使用登记机关备案后,可以延期检验;b)对于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的超高压水晶釜,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和应急管理措施。4.7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特殊规定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超高压水晶釜(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是使用超过20年的视为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如果要继续使用,使用单位应委托有检验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参照定期检验的规定对其检验,必要时按照TSG21-2016-2016第8.9条要求进行安全评估(合于使用评价),经过使
7、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5检验前的准备工作4.8 损伤模式识别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受检的超高压水晶釜所处的工艺及工况,分析有可能发生的损伤模式。4.9 检验方案检验前,检验机构应按照TSG21-2016-2016第8.2.1款要求,根据超高压水晶釜的使用情况、损伤模式,制定检验方案。4.10 料审查5. 3.1检验前,检验人员一般审查以下资料:a)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单位资质,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b)制造资料,包括制造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竣工图以及监检证书;c)安装竣工资料;d)改造或重大修理资料,包括施工方
8、案和竣工资料,以及改造、重大修理监检证书;e)使用管理资料,包括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表,以及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运行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f)检验、检查资料,包括定期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上次的定期检验报告。5.3.2本条第a)项至第cl)项的资料,在超高压水晶釜投用后的首次定期检验时必须进行审查,以后的检验视需要(如发生移装、改造及重大修理等)进行审查。5.3.3资料审查发现使用单位未按照要求对超高压水晶釜进行年度检查,以及发生使用单位变更、更名使超高压水晶釜的现实状况与使用登记表内容不符,而未按照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变更的,检验机构应当向使用登记机关报告。5. 3.
9、4资料审查发现超高压水晶釜未按照规定实施制造监督检验或者无使用登记证,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并且向使用登记机关报告。5.4 设备仪器检定校准检验检测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工具应当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并可正常使用。5.5 现场条件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TSG21-2016-2016第8.2.3款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以下有关的准备工作:a)按操作规程的要求缓慢对超高水晶釜降温,使之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b)拆除与釜体连接的卡箍、压环、密封环、密封塞、压套等影响检验的连接部件;C)将釜体内部排除干净,并采用煮釜或机械处理的方法
10、去除内表面影响检验的附着物;d)将待检釜体放在便于检验的位置,并固定牢靠防止滚动;。)需要进行检验的釜体和主要零部件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缺陷的部位,彻底清理干净,露出金属本体;进行无损检测的表面达到、B/T47013的有关要求。5.6 检验工作安全要求检验工作安全要求应当满足TSG21-2016-2016第的要求。6检验项目与方法6. 1检验项目超高压水晶釜的定期检验项目,以宏观检验、外径测量、壁厚测定、硬度检测、表面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安全附件检验为主,必要时增加金相检测、耐压试验、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声发射检测及其它检测方法;此外,当设计文件对超高压水晶釜定期检
11、验项目、方法有特殊要求的,还应当遵从其规定。6.4 宏观检验1 .2.1检查釜体、卡箍等受压元件的钢印号。6 .2.2检查釜体外表面的腐蚀、裂纹、变形、机械接触损伤、过热情况,主要受压元件螺纹(如釜体上端部内外螺纹、卡箍螺纹、上法兰螺纹、卡箍螺栓螺纹)和卡箍螺栓部位变形、磨损情况,必要时采用专用牙型模具检查。7 .2.3检查釜口密封面及内表面腐蚀、划伤、变形、裂纹等缺陷,采用强光灯进行检查,对有怀疑部位或必要时采用内窥镜、管道爬行器等进一步检查。8 .2.4检查测温孔数量、位置、深度、直径。测温孔直径及深度不得大于设计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测温孔直径和深度以第一次检查数据或出厂数据为准,不得私
12、自加工。9 .2.5检查堵底密封、泄露情况。10 2.6对上述检查情况进行记录。6.5 外径测量6.3.1外径测量,采用外径千分尺等方法进行测量。6.3.2测量部位包括釜体下部高温区、局部变形部位、宏观检验有怀疑的部位及上次检验发现有外径增大倾向或变化的部位。6.3.3外径测量应避开打磨部位、测温孔、钢印等部位。6.4壁厚测定6.4.1壁厚测定,采用超声波测厚等方法。6.4.2宏观检验和外径测量有怀疑的部位应增加测厚点。6. 4.3内外表面腐蚀部位、表面缺陷修磨部位应增加壁厚测定,以确定剩余壁厚。6.5硬度检测6.5.1检测部位至少包括一个高温区和一个非高温区。6.5.2 必要时对宏观检验和外
13、径测量有怀疑部位、缺陷部位和釜体局部变形部位进行硬度检测。6.5.3 当HB400或HB300时应当进行金相分析。6.5.4硬度检测数值与上次检验数值或出厂数值比较异常变化时应当进行金相分析。注:异常变化是指检测数值与出厂数值或上次检验数值的差值大于30HB,或两次以上的检测累计值大于30HB。6.6金相分析6.6.1超高压水晶釜首次检验、使用每超过5年时应进行金相分析。6.6.2检验时发现釜体有局部变形、过热或外径测量有怀疑的部位应进行金相分析。6.6.3检验人员和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应进行金相分析。6.7表面无损检测6.7.1釜体外表面高温区、釜口台阶及密封面、测温孔、修磨部位进行100%
14、磁粉检测,检测灵敏度应满足NB/T47013.4灵敏度试片A1:30/100要求。6.7.2对宏观检验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的螺纹(釜体螺纹、卡箍螺纹、上法兰螺纹)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磁粉检测灵敏度应满足NB/T47013.4灵敏度试片C:15/50要求,渗透检测灵敏度应满足NB/T47013.5镀铭试块C级要求。6.7.3当卡箍螺栓外观检验发现变形、损伤或检验人员有怀疑时,应对卡箍螺栓进行磁粉检测。6.7.4检测中发现裂纹时,应当扩大检测比例或检测部位。6.7.5磁粉检测按附录D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磁粉检测工艺指导书执行。6.8 超声波检测6.8.1 对釜体(除螺纹部位)进行100%周向超声波检测
15、,釜体高温区进行轴向检测;6.8.2 对上次检验发现的缺陷部位应重点亚查,对釜体内表面出现的缺陷反射波幅进行宏观复核;6.8.3 超声波检测发现12DAC的缺陷反射波幅且缺陷性质难以判定时,应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和相控阵超声检测等检测方法进行补充检测;6.8.4 8.4超声波检测按附录B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筒体超声波检测工艺指导书、附录C在役超高压水晶釜底部台阶及退刀槽超声波检测工艺指导书和附录E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筒体横波对比试块执行。6.9 耐压试验6.9.1 9.1使用单位或检验机构对超高压水晶釜的安全状况等级有怀疑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6.9.2耐压试验的试验压力、试验准备、安全防护、试验介
16、质、试验过程、合格要求等按照TSG21-2016-2016以及设计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6.9.3 耐压试验后应当测量釜体残余变形(测量位置与外径测量位置相同),其值不得超过耐压试验前釜体外径的万分之一,且不超过0.05mm。6.9.4 耐压试验后,应对釜体进行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检测比例与耐压试验前检测比例相同。磁粉检测和超声波检测应分别满足第6.7条和第6.8条的要求。6.10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6.10.1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对超声波检测发现的N1/2DAC缺陷进行补充检测。6.10.2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对超声波检测发现的缺陷、确定缺陷类型及变化情况判断。6.10.3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
17、测按附录F在役超高压水晶釜TOFD检测工艺指导书执行。6.11.1 相控阵超声检测对超声波检测发现的N2DAC缺陷进行补充检测。6.11.2 相控阵超声检测对超声波检测发现的缺陷确定缺陷类型及变化情况进行判断。6.11.3 相控阵超声检测按附录G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筒体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指导书执行。6.12声发射检测6.12.1 在耐压试验过程中采用声发射检测对超声波检测发现的缺陷变化情况进行判断。6.12.2 声发射检测按附录H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筒体声发射检测工艺指导书执行。6.12.3 安全附件检查6.12. 4检查是否按设计要求安装爆破片装置。6.12.5 爆破片应由使用单位或爆破片制造单位制
18、定更换周期,检查爆破片是否按期更换。6.12.6 检查压力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6.12.7 检查测温仪表是否在使用单位或制造单位规定的校验期内使用。7安全状况等级评定7.1 评定原则7.1.1 安全状况等级根据超高压水晶釜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为评定等级,进行单项评定时,同等情况下宜趋严把握。7.1.2 需要改造或者修理的超高压水晶釜,按照改造或者修理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7.1.3安全附件检验不合格的超高压水晶釜不允许投入使用。7.2 材料问题主要受压元件材料与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者材质劣化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a)用材与原设计不符且经过校核不满足使用
19、要求以及材质不明的压力容器,定为5级;b)金相检验结果应按照附录A,将在用超高压水晶釜釜体材质劣化程度进行分级,共分为5级。金相评定准则:12级为合格组织(不影响安全状况等级评级),4级及以上为不合格组织(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5级),3级为基本合格组织(安全状况等级应综合评定,其它检测项目结果为无缺陷的可评为4级,存在其他缺陷的评为5级)。7.3 结构问题在以任意点为中心,以50mm为半径的范围内,测温孔的数量多于2个或者两孔边缘间距大于30mm,经过检验未发现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的,可以定为3级,否则定为5级。7.4 变形、机械接触损伤、工卡具焊迹及电弧灼伤变形、机械接触损伤、工卡
20、具焊迹、电弧灼伤等,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a)釜体各测量断面的外径测量差值小于等于所测最小外径的0.5%的,不影响评级;釜体各测量断面的外径测量差值大于所测最小外径的0.5%的,定为5级;b)机械接触损伤、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等,打磨后按照本文件7.7的规定定级。(这句写的很好,其余按照这种写法写)7.5 腐蚀有腐蚀的压力容器,按照以下要求评定安全状况等级:a)分散的点腐蚀,如果腐蚀深度和点腐蚀面积不超过TSG21-2016-2016第8.5.7款范围,定为3级;超过此范围的,应参照GB/T35013相应条款进行评价,符合1级或2级评价要求的,且经相应的无损检测未发现新生缺陷的,定为3
21、级,否则应定为4级或5级;b)均匀腐蚀,如果剩余壁厚符合TSG21-2016-2016第8.5.7要求的,定为3级;超过此范围的,应参照GB/T35013相应条款进行评价,符合1级或2级评价要求的,定为3级,否则应定为4级或5级;c)局部腐蚀,腐蚀深度超过壁厚余量的,应当确定腐蚀坑形状和尺寸,并且充分考虑检验周期内腐蚀坑尺寸的变化,可以按照本文件第7.4款的规定定级。7.6 机械损伤存在机械损伤现象的超高压水晶釜,发现裂纹,应当打磨消除,并且按照本文件第7.7款的要求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者5级。7. 7表面缺陷未发现影响安全运行的
22、表面缺陷,定为3级。对于影响安全运行的表面缺陷应打磨消除,且缺陷边缘应圆滑过渡:a)釜口密封面:打磨后影响密封性能,定为5级;打磨后不影响密封性能,定为3级;b)非釜口密封面:打磨深度小于等于6mm,定为3级;打磨深度大于6mm且剩余壁厚满足强度计算要求的最小壁厚,定为4级;打磨深度大于6mm以及剩余壁厚不满足强度计算要求的最小壁厚,定为5级。7.8埋藏缺陷a)判定为裂纹类缺陷和缺陷反射波幅2DAC的非裂纹类缺陷,定为5级;b)检测发现缺陷反射波幅VDAC的非裂纹类缺陷时按表1进行评定(注1):表1缺陷反射波幅VDAC的非裂纹类缺陷安全状况等级缺陷反射波幅缺陷尺寸(mm)安全状况等级波幅V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压 水晶 定期 检验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