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G技术概述.ppt
《第4章3G技术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3G技术概述.ppt(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章3G 技 术 概 述,内容,IMT-2000的主要目标和要求特点IMT-2000的发展历程3G系统承载的业务3G系统的基本特征3G系统中支持的新技术 3G标准化进程及其演进策略3G主要技术标准概述,4.1 IMT-2000的主要目标和要求特点,IMT-2000 意指工作在2000MHz频段并在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它既包括地面通信系统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基于IMT-2000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为3G,它将支持速率高达2Mbps的业务,而且业务种类将涉及话音、数据、图像以
2、及多媒体等业务。,IMT-2000的目标,全球漫游;适应多种环境;能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足够的系统容量和强大的用户管理能力。,IMT-2000对传输技术提出的要求(一),全球性标准多种环境下支持高速的分组数据传输速率快速移动环境 144kbps步行环境 384kbps 固定位置环境2Mbps 便于系统的升级、演进,易于向下一代系统灵活发展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IMT-2000对传输技术提出的要求(二),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业务的需求具有简单的小区结构和易于管理的信道结构无线资源的管理、系统配置和服务设施要灵活方便业务与其它固定网络业务兼容频率利用率高高保密性,4.2 IMT-2000的发
3、展历程,IMT-2000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历程:1991年,国际电联正式成立TG8/1工作组,负责FPLMTS标准的制定。1996年,FPLMTS正式更名为IMT-2000。1997年初,国际电联发出通函,向各国征集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方案。1998年6月,ITU共收到10种地面无线传输方案。经过协调与融合,1999年11月,确定了IMT-2000的无线传输技术规范,将无线接口标准明确为五种方案。,IMT-2000地面无线传输技术提案(10种),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标准(五种),IMT-2000的发展历程(续),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标准部(ITU-R)最终通过
4、IMT-2000无线接口规范(M.1457),包括:-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提交的cdma2000;-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提交的WCDMA;-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提交的 TD-SCDMA。,采用码分多址接入技术(CDMA)的3种候选方案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标准:WCDMA cdma2000 TD-SCDMA,IMT-2000的三种主流标准,WCDMA:欧洲ETSI提出,核心网基于GSM-MAP,同时提供在基于ANSI-41的核心网上运行的能力。空中接口采用DS-CDMA多址方式。cdma2000:美国TIA TR45.5向ITU提出的RTT方案。其核心是由朗讯、
5、motorola、北方电讯和高通联合提出的宽带cdmaOne技术。与现有的IS-95B后向兼容,核心网基于ANSI-41,同时提供在基于GSM-MAP的核心网上运行的能力。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中国标准,由中国标准协会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制订的标准,已被ITU和3GPP接受。采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IMT-2000的三种主流标准,3G三种制式的比较,4.3 3G系统承载的业务,3G灵活的支持多种业务: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等;并能够灵活引进新业务ITU-R的建议M.816将3G支持的主要业务划分为交互性业务、分配性业务和移动性业务三大类。,3G系统承载的业务(
6、续),()交互性业务 会话业务、消息业务和检索与存储业务()分配性业务 例如广播业务()移动性业务 漫游业务和定位业务,4.4 3G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频段,系统结构,系统频段(WCR-92),系统频段,ITU在2000年的WRC2000大会上在WRC-92基础上又批准了新的附加频段:806960 MHz 17101885 MHz 25002690 MHz,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IMT-2000系统结构,ITU-T的SG11/WP3工作组于1998年5月确定了IMT-2000的网络框架标准Q.1701,该标准明确了由ITU定义的系统接口:,IMT-2000系统结构(续),系统的无线
7、接口是最重要的一个接口,当今的主流标准是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 目前IMT-2000中的核心网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基于GSM MAP的核心网-基于ANSI-41的核心网-全IP的核心网,GSM MAP和ANSI-41与IMT-2000的三种主流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IMT-2000系统结构(续),按照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划分,IMT-2000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即是为移动用户提供服务的设备,它与无线接入网之间的通信链路为无线链路。,无线接入网,实现无线传输功能 可以细分为 无线传输特殊功能(RTSF)无线载体通用功能(RB
8、CF),核心网,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交换和传输,可以采用分组交换或者ATM网络,最终将过渡到全IP网络,并且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兼容。,IMT-2000的系统结构图,4.5 3G系统中支持的新技术,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用户检测与干扰消除全IP核心网,1、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和交织依赖于信道特性和业务需求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都采用了卷积码和Turbo码两种纠错编码(1)在高速率、对译码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链路中使用Turbo码以利于其优异的纠错性能;(2)在语音和低速率、对译码时延要求比较苛刻的数据链路中使用卷积码,在其它逻辑信道中也使用卷积码。,2、智能
9、天线技术,原理 基于自适应天线阵列原理,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合成和指向,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踪信号变化;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信号,提高接收信号的载干比(C/I),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特点 以较低的代价换得无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塞和掉话等性能的显著提高 智能天线由N单元天线阵、A/D转换器、波束形成器(Beam-former)、波束方向估计及跟踪器等几部分组成。,3、软件无线电技术,基本思想 高速模数和数模转换器尽可能靠天线处理所有基带信号处理都用软件方式替代硬件实施。特点 基于同样的硬件环境,针对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软件来实施,其系统升
10、级、多种模式的运行可以自适应地完成。能够实现多模式通信系统的无缝连接。关键部分 宽带多频段天线、高速A/D和D/A转换器以及高速信号处理部分,4、多用户检测与干扰消除,基本思想 把所有用户的信号都当作有用信号,而不是当作干扰信号多用户检测目前主要用于基站基站设备中使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减小射频辐射对用户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提高基站的覆盖区容量;降低用户设备(如手机等)的发射功率;增加通信距离,增大基站的覆盖面积,降低基站综合成本等。,5、全IP核心网,真正实现话音和数据的业务融合 将无线话音和无线数据综合到一个技术平台上传输,这一平台就是IP协议;全IP网络可节约成本,提高可扩展性、
11、灵活性和使网络运作更有效率等。支持IPv6,解决IP地址的不足和移动IP;基于移动IP技术,为用户快速、高效、方便地部署丰富的应用服务成为可能。,4.6 3G标准化进程及其演进策略,标准化组织 3GPP、3GPP2标准化现状W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TD-S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3G系统演进策略,一、标准化组织,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的制定过程中,ITU主要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具体规范的制定则是靠地区性标准化组织来完成。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两个,一个是以欧洲为主体的3G标准化合作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12、另外一个是以美国为主体的3G标准化合作组织23GPP2(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3GPP,3GPP主要以GSM MAP核心网为基础、以WCDMA为无线接口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ystem,UMTS),同时负责在无线接口上定义与ANSI-41核心网兼容的协议。参与3GPP的地区性标准化组织包括:ARIB(日本)、ETSI(欧洲)、TTA(韩国)、TTC(日本)、T1P1(美国)。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1999年后半年)。3GPP还包括一些市场代表的合作
13、伙伴:GSM协会、UMTS论坛、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IPv6论坛和通用无线通信联盟(UWCC)。,3GPP,1998年底3GPP正式开始工作,并在1999年初进行细致的技术工作,目的是制定规范的第一个版本R 99,该版本于1999年底完成。3GPP为了制定标准,成立了以下技术规范组(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TSG):无线接入网(RAN)TSG 核心网TSG 业务和系统方面的TSG 终端TSG,3GPP,无线接入网TSG(RAN TSG)又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工作组:WG1负责制定物理层(第一层)的相关规范 WG2负责制定MAC、RRC层(第二、三层)的相关规范
14、 WG3负责制定体系结构和接口 WG4负责制定无线性能和射频参数的相关规范,3GPP,2000年期间,原来由ETSI承担的GSM演进工作也转移到了3GPP,为此建立了一个新的TSG:GERAN,负责GPRS和EDGE的标准化工作。,3GPP2,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以cdma2000为空中接口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负责在无线接口上定义与GSM MAP核心网相兼容的协议。3GPP2于1999年1月成立,成立之初的参与组织有TIA、ARIB和TTA。,二、标准化现状,W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TD-SCDMA标准化进展情况,WCDMA 标准化进展情况(1),WCDM
15、A的标准由3GPP推动,目前的协议版本包括:R99、R4、R5、R6、R7等。R99 1999年12月发布 基于GSM的核心网络,确定WCDMA无线传输技术的接口,引入新的无线接入网 目前已经基本冻结,WCDMA 标准化进展(2),R4 2001年3月首次发布;特征-TD-SCDMA技术被3GPP接受;Release 4在核心网电路域中实现了软交换,即将传统的MSC分离为媒体网关和MSC服务器两个部分,向全IP的核心网迈出了第一步。,WCDMA 标准化进展(3),R52002年3月首次发布;全IP核心网的第一个版本;核心网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无线接入网定义了采用IP传输的可选方式
16、;无线接口部分支持HSDPA 技术,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Mbps.R6支持HSUPA 技术,在上行链路支持 增强技术,提高上行的数据传输速率.,cdma2000 标准化进展(1),美国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经3GPP2批准成为一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 实现cdma2000技术体制的正式标准名称为IS-2000 IS-2000向下兼容IS-95系统,cdma2000 标准化进展(2),截止到目前,cdma2000的标准共有5个版本,分别为:Rev.0、Rev.A、Rev.B、Rev.C、Rev.D Rev.0由TIA于1999年6月制定完成;规定了cdma2000的空中接口,核心网
17、基于 ANSI-41;使用IS-95B的开销信道,并增加了新的业务信道和补充信道,数据速率有很大提高。,cdma2000 标准化进展(3),Rev.A 2000年3月由3GPP2制定完成;增加了新的开销信道以及相应的信令。Rev.B 于2002年4月由3GPP2制定完成;Release B做了很少的改动;新增了救援信道(Rescue Channel).,cdma2000 标准化进展(4),Rev.C 于2002年5月由3GPP2制定完成;前向链路增加了对EV-DV的支持,提高数据的吞吐量;是一个基于全IP核心网的版本。Rev.D 于2004年3月由3GPP2制定完成;在反向链路支持EV-D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G 技术 概述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0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