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材料的光性能1.ppt
《第4章材料的光性能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材料的光性能1.ppt(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5章 材料的光学,5.1 光和固体相互作用 5.1.1 概论 5.1.2 光的吸收 5.1.3 光的散射 5.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5.1.5 光的透射5.2 材料的发光5.4 光的传输-光纤,反射/镜子 反射-散射/颜色 散射/天空 绕过/隐形衣 全反射/光纤 发光/LED,激光 电光/LCD 红外线/夜视仪,LCD=liquid-crystal display,LED=Light Emitting Diode,引 言,400 760 nm范围内的电磁波可被人眼感受到,该波段内电磁波叫可见光。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频率的光波引起人眼不同的颜色感觉可见光对应的频率范围是:,=(7.6 4.0
2、)1014 HZ,760 630 600 570 500 450 430 400(nm),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电磁波谱,透射系数:,吸收系数:,反射系数:,散射系数:,5.1 光和固体的相互作用,5.1.1 概论,1.宏观现象,镜面反射,慢反射,多重散射,2.微观机制,(1)光吸收+光损耗电磁波的分量之一是迅速变化的电场分量E exp(iwt);-在可见光范围内,电场分量与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原子都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电子极化;引起局域极化损耗,离域电阻损耗、极化滞后损耗等,造成吸收。-所以,当光通过介质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同时光速减小,后者导致折射。电磁波的分量之一是迅速变化的磁场分
3、量H exp(iwt);磁性介质磁化损耗;正是因为介质的极化“拖住”了电磁波的步伐,使其传播 速度比真空中慢,导致折射产生。,(2)光发射 从量子力学看,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包含电子从一种量子能态转变到另一种量子能态的过程;吸光:材料的原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可将较低能级上的电子激发到较高能级上去,电子发生的能级变化E与电磁波频率有关:E=h。发光:受激电子不可能无限长时间保持。在激发状态,经过一个短时期后,它又会衰变回基态,同时发射出电磁波。,1)基本假设-组成介质的原子、分子内的带点粒子(电子、离子)被准弹性力保持在平衡位置附近,可比拟为弹簧振子,具有一定的固有振动频率;-在入射光辐照下,这
4、些带点粒子被光波的电场分量极化,从而发生受迫振动;-如果,受迫振动的频率(光频)与固有频率接近,发生光吸收,当二者相等时,发生谐振(最强)吸收。,1.微观机理模型,5.1.2 光的吸收,-Lorentz模型,电子极化,离子极化,2)模型建立 原子/分子 电偶极距:介质平均电偶极距(极化强度):,-单位体积介质的原子数目,带电粒子的受迫振动方程,强迫力,回复力,阻尼,光场的电场分量,求解得,电极化率,储存,损耗,复折射率,相应的光强,光的传播,指数衰减,1.0,3)结果讨论,现象:光在材料中传播时,其强度呈指数衰减。,2.宏观唯象模型,朗伯特定律:,-介质对光的吸收系数,x,I0,I,布格定律,
5、3.吸收与波长的关系,取决于介质材料的性质和光的波长,如图1示。(参书上图4.9)P152,1)可见光区,金属和半导体的吸收系数都很大,电介质材料的很小。因为:电介质价电子所处的能带是填满的,不能吸收光子而自由运动,而光子的能量又不足以使价电子跃迁到导带,所以,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收系数很小。而,金属和半导体在正相反。,0,0,0,0,能 量,导 带 禁 带 价 带,吸收的光子,图2 电子受激越过禁带在价带留下一个空穴,E=h Eg 价电子发生跃迁,E=h Eg 价电子不发生跃迁,不能吸收光子而自由运动。,2)紫外吸收峰,紫外区出现紫外吸收端,因为频率增大、波长变短,光子能量变大,E=h Eg
6、 电子吸收光子而跃迁到导带,产生紫外吸收峰。,3)红外区的吸收峰,红外吸收与晶格及原子、分子振动及转动有关。离子的弹性振动与光子辐射产生谐振消耗能量。为了有较宽的透明频率范围,必须使吸收峰远离可见光区,要使谐振点的波长尽可能的远离可见光区,即吸收峰处的频率尽可能小。,光频电子极化-能级跃迁,分子振动,分子转动,固有频率,-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光遇到微粒、胶体或其它结构成分不均匀的微小区域,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而弥散反射的现象,称为光的散射。,5.1.3 光的散射,光散射示意图,入射光,散射光,散射中心,(分子、胶体、颗粒),弹性散射:散射前后光的波长(频率或能量)不发生变化,只改变方向
7、的散射。非弹性散射:,散射光,(1)当光波的电磁场作用于物质原子、分子等时将激起粒子的受迫振动。这些受迫振动的粒子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次波。空气中的分子就可以作为次波源,把阳光散射到我们眼里,使我们看见物质。月球上,因为没有大气层,天空即使在白天也是黑的。(2)由于固态和液态粒子结构的致密性,微粒中每个分子发出的次波位相相关联,合作发射形成一个大次波。由于各个微粒之间空间位置排列毫无规则,这些大次波不会因位相关系而相互干涉,因此,微粒散射的光波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1、散射机理,2、散射分类,一、弹性散射 按照散射中心尺度a0与入射光波长是大小,分为三类:1.丁达尔散射 Tyndall Scat
8、tering(溶胶散射)当a0稍小于时;例如胶体、乳浊液、灰尘散射,森林、暗屋里的光柱。入射光的电磁波使颗粒中的电子做与入射光波同频率的强迫振动,致使颗粒本身象一个新光源一样,向各方向发出与入射光同频率的光波。,2.米氏散射 Mile Scattering(分子胶体)当a0,n=0-4米氏散射性质比较复杂,不改变入射光频率。,3.瑞利散射 Rayleigh scattering(分子散射)当a0时,n=4 即当散射中心的线度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瑞利散射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为了解释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白天(中午)天空呈现蓝色,因为:当日光经过大气层时,与空气分子
9、发生瑞利散射,因为蓝光比红光波长短,瑞利散射发生的比较激烈,被散射的蓝光布满了整个天空,较多蓝光向下进入眼帘。白天(中午)太阳呈现白色或黄色,因为:你看到更多的是直射光而不是散射光,所以日光的颜色(白色)基本未改变波长较长的红黄色光(多数直射)与蓝绿色光(少量散射)的混合。日落/日出时呈现红色,太阳斜射日光行程长,蓝光大量都被散射了(向上),留下多数红橙色的光,故落日的黄昏是红色的,天空其它地方由于光线很弱(无直射,散射微弱),是昏暗的蓝黑色。,760 630 600 570 500 450 430 400(nm),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二、非弹性散射分类1.拉曼散射(Raman sca
10、ttering)是分子或点阵振动的光学声子(即光学模)对光波的散射。在光谱图上距离瑞利线较远,它们与瑞利线的频差可因散射介质能级结构不同而在100104之间变化。2.布里渊散射(Brillouin scattering)是点阵振动引起的密度起伏或超声波对光波的非弹性散射,即点阵振动的声学声子(即声学模)与光波之间的能量交换结果。由于声学声子的能量低于光学声子,所以布里渊散射的频移比拉曼散射小,在光谱图上它们紧靠在瑞利线旁,只能用高分辨的双单色仪等光谱仪才能分辨出来。,1、反射和折射定律,非铁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5.1.4 光的反射和折射,折射率(p146 表4.1),相对折射率,光疏
11、,光密,真空,介质,(),2、全反射,相对折射率,光密介质1 光疏介质2,全反射临界角,石英-空气,水-空气,1)折射原因 介质被光(电磁波)的电场分量极化,导致损耗,减慢了电磁波(光)的传播速度v=c/n,导致传播方向改变,从而发生折射(n1)。2)折射率(光速)色散 介质(材料)中的光速c/n(或介质折射率n),所广波波长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色散。,3、折射率,其大小衡量材料/介质的光学品质。,介质的属性,光的颜色,介质的色散率:,几种材料的色散曲线如,1)对于同一种材料,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2)波长越短则色散率越大;3)对于不同材料,在同一波长下,折射率越大者色散率越大4)不同材料的
12、色散曲线间没有简单的数量关系。,由于色散现象,使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单片透镜,成像不够清晰,在自然光的透过下,在像的周围环绕了一圈色带。克服方法:用不同牌号的光学玻璃,分别磨成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的复合镜头,就可以消除色差消色差镜头。,光学玻璃的色散系数:,4、反射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反射系数:,(1)透明材料,0,R 0,消光系数:,讨论:,陶瓷、玻璃等材料的折射率较空气大,反射损失较严重。减小反射措施:1)透过介质表面镀增透膜;2)将多次透过的玻璃用折射率与之相近的胶将它们粘起来,以减少空气界面造成的损失。,(2)金属材料,,R 1,除去反射、吸收、散射,余下的那部分。,0,0,0,0,能 量,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性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