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非甾体抗炎药.ppt
《第4章第2节非甾体抗炎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第2节非甾体抗炎药.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炎症是机体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是产生炎症的介质。当细胞膜受到损伤时,体内的花生四烯酸释放出来,经环氧合酶(COX)的作用转化为前列腺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了抗炎的作用。这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不一样。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来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炎症的生理病理:炎症介质释放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渗出液增加白
2、细胞渗出,并趋化和吞噬结缔组织细胞增生,抗炎药的作用,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风湿性关节炎,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
3、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根本的区别:,发病情况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病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链球菌感染造成,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类风湿症状,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
4、节炎根本的区别:,症状不同: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不造成关节畸形。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侵犯小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晚期往往造成关节畸形。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的内脏病变。预后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关节无变形遗留。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抗炎药的分类,1.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产生钠潴留,导致水肿,突然停药有反跳现象。2.非甾抗炎药:结构简单,易于合成;具有消炎、镇痛作用,但有胃肠道刺激。,非甾抗炎药的结构类型,1.3,5-吡唑烷二酮类2.芬那酸类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非甾体 抗炎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