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自动化.ppt
《第4章自动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自动化.ppt(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4.水轮发电机组频率和功率的自动控制,4.1 概述,1、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与频率稳定,电力系统的频率是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产生的正弦交流电压的频率,是电力系统运行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稳态运行条件下,所有发电机同步运行,整个电力系统的频率是相等的。并列运行的每一台发电机的转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为式中 为发电机转子的极对数;为发电机的转速,;为发电机定子电压的频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与否,取决于系统的有功功率是否平衡:若系统总的发电功率=用户总的耗用功率(包括线路耗损),则系统的频率维持在额定值;若系统总的发电功率大于(或小于)用户总耗用功率,则系统的频率大于(或小于)额定值;,由此可
2、见,系统频率的变化是由于发电机的负荷功率与原动机输入功率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因此调频与发电机的有功功率控制是分不开的。,并网运行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就是维持电力系统功率的平衡,使系统的频率偏差在容许的范围内。,电力系统的负荷是不断变化的,而原动机输入功率的改变则较缓慢,因此系统中频率的波动是难免的。,2、电力系统的日负荷,电力调度中心根据统计资料来制定系统日负荷曲线,如图所示。图中,黑线为计划负荷,红线为实际负荷,其差值为计划外负荷。,计划负荷,实际负荷,3、调频机组与调频电站,由于计划外负荷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将电力系统的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这就要求在系统中划出一部分机组
3、甚至几个水电站执行调频任务,是系统的总发电功率随时跟踪用户的总耗用功率,这些机组或电站称为调频机组或调频电站。调频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在10分钟内最大负荷上升的速度和系统频率的允许偏差值,一般约为系统最大负荷的。,维持系统频率在500.2Hz/s;能够在调频机组和电站间实现有功功率的优化分配;能够防止输电线路过负荷运行;保证电钟的准确性;保证有一部分机组有旋转备用容量。,对调频机组功率控制的要求是:,4、运行机组间负荷优化分配原则,基本原则:,在完全由水电站组成的系统中,运行机组间负荷优化分配是指水能消耗最少的方案。对于有调节库容的水电站来说,是将电网调度按时段(一般是lh或者0.5h)给定的
4、电站日负荷,分配到各台机组,来确定机组间负荷的优化分配和机组合理的启、停次序,从而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使全厂的发电耗水最小。,在由水、火电站组成的混合系统中,运行机组间负荷优化分配是指:在来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根据水库的调节性能,使系统总费用最少的方案。,满足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避开机组的非安全运行区运行;实现运行机组间的负荷优化分配,使系统的总发电费用最少。,该模型的求解可采用:等微增率法、动态规划法和并行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问题的规模、计算速度要求、约束条件等,选择其中一种,或综合几种方法应用。,运行机组间负荷优化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1、水轮发电机组
5、的调速系统,水轮发电机组转速的调整是由水轮机调速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发电机的功率-频率特性取决于调速系统的特性。水轮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图如下:,4.2 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的方法,机械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图如下:,2、水轮机调速器,当系统的负荷变化引起频率(转速)改变时,调速器通过改变水轮机的进水量,调节发电机的输入功率以适应负荷的需要。,水轮发电机组的频率调差系数 定义为式中 为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增量,;为频率差,即有功功率增量为 时,频率相应的增量,。,3、频率调差系数,调差系数主要取决于调速器的静态调节特性,它机组间有功功率的分配密切相关。调差特性与机组间有功功率分配的关系,可用下图描述:,
6、或,一次调频是在电力系统出现频率差时,根据调速器的调差系数来分配机组间的负荷,由调速器完成功率调节。一次调频存在频率差;二次调频是在调速器调节的基础上,由自动发电控制来重新调整各运行机组的负荷,通过改变调速器的整定值,使频率静态特性曲线向上(下)平移,最终消除频率差。,电力系统的调频分为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4、利用调速器进行一次调频(有差调节),设系统中有n台并列运行机组,其额定功率分别为,其调差系数分别为。若系统出现计划外负荷,导致相应的频率变化为,设各机组承担的计划外负荷的份额分别为。列出n台机组的调节方程:(4-1)式中:为系统频率变化的相对值。,上式可写为:系统计划外负荷为:(4-2
7、),若把整个系统的全部机组用一台等值机组代替,其额定功率和调差系数分别用 和 表示,则有:(4-3)式中:,由(4-2)及(4-3)式,得等值机组的调差系数:(4-4),由(4-1)及(4-3),求得系统频率的相对变化值:(4-5),调节过程结束后,每台机组所承担的计划外负荷为:(4-6),为了减少频率偏差,可将各机组调速器的调差系数整定得小一些,以使系统频率较小变化时,能导致机组出力的较大变化。但是,调差系数不宜整定得太小,否则会造成并列运行机组间不稳定分配负荷的情况。,由(4-5)式可知:当系统利用调速器实现频率的一次调节时,存在频率偏差,且其偏差值与计划外负荷成正比,以及与各台机组的调差
8、系数成正比。这是一次调频的根本缺点。,由(4-5)式还可知,频率偏差与系统的总运行机组容量成反比,大容量的系统在小负荷波动时,不会造成较大频率差。,为了使系统频率能够维持在预定的水平,可以规定某些电站的机组参与调频(称为调频电站和调频机组),其余电站的机组按计划负荷运行。,5、主导发电机法(无差调节),这种调频方法是让系统中一台容量较大的机组以无差特性(调差系数)运行,由它来承担全部计划外负荷,其余机组则按有差特性运行。前者称为主导机组,后者称为基载机组,其调节方程为:主导机组 即 按无差特性运行;基载机组 按计划负荷运行;,显然,主导机组在系统中的容量比重必须足够大,才有能力补偿全部计划外负
9、荷。,对于较大容量的系统,可以让一个甚至几个电站的机组作为调频机组,而其余机组仍然按有差特性运行,承担计划负荷。其调节方程为:主导调频机组:,按无差特性运行;其余调频机组:;计划外负荷:,;式中:为第 台调频机组计划外负荷分配系数。,当多个区域(或省)级电力系统联合成一个大的电力系统时,为了配合分区调度管理,同时也为了避免集中调频的范围过大而产生的技术困难,在联合系统中一般采用分区调频法。分区调频法的特点是,区内非计划负荷的变动主要由该区内的调频厂来负担,其它区的调频厂只是支援性质,因此区间联络线上的功率基本上应该维持为计划的数值。所以,分区调频方程式必须能判断当时负荷的变动是否发生在本区之内
10、,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6、分区调频法,现以下图所示的联合电力系统为例,说明判别负荷变动是否发生在本区之内的原理:,设经联络线由A区流向B区的功率为,且由B区流向A区的功率为,则必有,当B区内负荷突然增加,A区负荷不变时,整个系统的频率都会下降,即有。此时联络线上由A区流向B区的功率增加,即,且与 异号;同时在另一端必有 且与 同号。这说明在联合电力系统中可以根据联络线上功率增量和频率变化的符号,来判断负荷变化的区域。,为了使非负荷变动区内的调频机组在系统的调频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输出调频功率,因此区间联络线上的功率基本上应该维持为计划的数值。所以,分区调频方程式必须能判断当时负荷的变动是否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