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docx
《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全面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省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精神,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突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导向,全面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创新
2、具有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梦”,为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浙中样板提供有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质量的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体系、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创新体系、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装备应用推广体系、高标准的农业绿色安全生产体系、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高附加值的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5万元/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万元以上。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新增重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1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数字农业工厂达到12家,每千个农业从
3、业人员拥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4名以上。 农业机械化率明显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设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均提高到60%以上。 农业亩均产出率明显提升。农业(除捕捞、林业外)亩均产出率达到1万元/亩以上。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8%,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0%以上。(三)工作原则。政府引领、社会共创。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性、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政策资金项目导向性作用,调动产学研推、生产主体创新创业,推动资源政策要素向农业“双强行动”汇聚,形成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强
4、大合力。绿色生态、保供安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推动山水林田湖草全面融合,壮大优势产业,扩大特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提升粮猪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自给水平,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新发展、培植优势。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先进科技、集成应用和成果转化,激发主体发展动能、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分类指导、示范引领。坚持突出农业科技支撑和农业机械化关键环节,分区域、分产业推进补短板、强弱项、树标杆。加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二、实施科技强农行动,全面提高农
5、业技术发展水平(一)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农业科技平台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园区引领作用,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继续做好马涧杨梅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白露山枇杷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科技企业扩面提质,每年新增1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支持农业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联合体。建立健全科技研究投入、创新创业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重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1项。到2025年新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5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均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不再列出)(二)推进现代种业全面发展。积极落实上级相关种业发展计划,保护和利用本土特色品种资源,推进我市杨梅、小萝卜、花猪等种源的培育。加快良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建成地方种质资源库1个,市级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1个,选育引进新品种1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三)实施优地增粮行动。严格保护150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对抛荒耕地管控。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吨粮标准”建设,完成高效节水灌溉0.56万亩,田间道路通达度、有效灌溉覆盖率均达到100%,保障全市70%以上的粮
7、食产量,健全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正向激励机制。开展绿色农田建设,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示范项目,建设10片以上千亩方、万亩方集中连片永久基本农田,每年新建或改造高标准农田5000亩。优先在已建高标准农田内推广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等地力建设,提高优等地占比。推进健康土壤整治建设,加强碱性化肥、重金属、农业投入品污染物治理技术推广。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三区融合”,推行“田长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生态环境分局)(四)推动土地有序规模
8、流转1 .引导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力争到2025年底50%以上的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出经营权,已连片流转的土地实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各乡镇(街道)要结合本乡镇(街道)实际确定土地流转指导价,鼓励村集体开展耕地集中连片流转和整村流转,具体按照市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试行)执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2 .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对开展水稻机播、油菜机收的社会化服务予以支持,具体办法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3 .加强经营机制创新,大力培育粮食生产主力军、主平台、主产区。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粮食生产主体;引导工商企业、“两进两回”人员集中
9、连片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支持大型用粮主体建立粮食生产基地;鼓励村集体统一组织粮食生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4 .深入实施市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形成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正向激励机制,推行“连片流转+土地整治+农业标准地”模式,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到2025年,土地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8%,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0%o(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五)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打造农业品牌,全面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建设
10、“一县一平台”,打造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做优做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建绿色食品26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管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六)推进农业绿色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普及优质高产、设施栽培、生态高效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建设田间水循环体系,构建农田绿色水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支持推广有机肥、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兽用抗生素减量和饲料环保化等技术应用,每年新增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3个。全面推广农作物病
11、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集成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强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推广秸秆全量化利用示范方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肥药废弃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机制,创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资规局、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市供销社)(七)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全面推行“浙农码”。推广“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工厂”发展模式,建设“梅”好等农业产业大脑平台。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2个(种植3个、畜牧6个、水产3个)。加大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全面 实施 科技 农机 农行 大力 提升 农业生产 效率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