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docx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京药监发(2023)234号)各有关单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2023年第12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服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改革创新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主动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审评审批,加快推动我市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单位各部门要将任务落实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各自优势,细化
2、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抓好任务落实,一体化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形成促发展惠民生“一盘棋”格局,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特此通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10月25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满足公众安全用械需求,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规划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北京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有关服务支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结合主题教育成果,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
3、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服务“两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理念,为推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释放发展动能,强化技术指导,加速产品研发转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坚持提质增效。通过减时限、优服务、强培训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研发活力,推动产品快速获批。(三)坚持协同联动。通过央地合作,部市联动,强化部门协同,深化产品注册审评审批制度
4、改革,推动产业加速向高端化迈进。(四)坚持技术保障。通过医工协作,发挥科研技术单位和行业组织平台作用,有效配置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创新成果研发转化。(五)坚持底线思维。通过强化注册管理,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依规开展审评审批,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行动目标针对第二类医疗器械,在确保审评审批质量前提下,在现有行政审批改革措施基础上,将产品注册审评审批提质增效措施由行政审批环节延伸到技术审评等环节,通过优化技术审评、检验流程,压缩技术审评、检验用时,促进审评审批、检验效率整体提升。针对第三类医疗器械,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服务站作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企业服务通道,开
5、展精准服务和指导,助力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和推动更多产品获批上市。到2023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 .第二类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审查平均用时由现行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20个工作日,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法规规定的12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用时由现的5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2 .首次注册不需提交产品注册补充资料(零发补)的第二类产品,自受理至审批办结平均用时由法规规定的88个工作日缩减至40个工作日;3 .首次注册需提交产品注册补充资料的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法规规定的120个工作日缩减至58个工作日,变更注册和延续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法规规定的120个工作日均缩减至
6、3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用时由现行的5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4 .第二、三类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当年新获批不少于10个。到2024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第二类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审查平均用时由20个工作日缩减至15个工作日,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30个工作日缩减至2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用时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2个工作日;5 .首次注册不需提交产品注册补充资料(零发补)的第二类产品,自受理至审批办结平均用时由4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6 .首次注册需提交产品注册补充资料的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58个工作日缩减至52个工作日,变更注册和延续注册技术审评平均用时由35个工作日均缩减至3
7、0个工作日,行政审批用时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2个工作日。7 .第二、三类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两年累计新获批不少于25个。到2025年底实现以下目标:出台配套创新服务政策,完善审评审批服务措施,健全具有首都特色的审评检测体系,健全科学高效的审评机制,推动第二、三类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获批总量累计达到120个以上,保持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四、重点任务(一)提升注册审评审批时效1.提速审评审批。修订北京市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对纳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进入创新和优先审查通道的第二类产品,按照项目制管理,完善审评项目管理人制度、技术审评机构与注册人沟通制度、技术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优先审评审
8、批。对产品未发生变化申请延续注册、产品减少规格型号、创新和优先审批产品同系列配套迭代、产品管理类别降类、关联强制性标准实施、外埠已取得注册证来京注册、承接外埠企业产品受托生产、进口转移国产产品注册和集团公司因兼并重组涉及产品注册等情形加强服务指导,加快审评审批。2 .开展审前指导。支持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材料、“卡脖子”技术突破、进口转移国产、中医类、康复类、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医疗美容等领域涉及的产品,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征集等方式进行动态调整,开展产品注册审前指导服务。3 .创新服务机制。研究创新服务模式和审评核查优化机制,通过优化科室设置、优化咨询沟通、优化审评核查流程
9、、优化进程跟踪等服务措施,实现技术审评风险提前研判,服务工作重心前移,合理配置审评力量,分路科学审评指导,提高审评审批整体效率,加快第二类产品注册速度。4 .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级和市级创新服务站,落实“接诉即办”“服务包”长效机制,前移服务窗口,提升服务意识,围绕重点产品,按照“专人辅导、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机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精准扶持。5 .强化政策宣传。开展政策进园区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注册申报资料质量,倡导零发补理念。发布政策解读、咨询解答、工作动态等,提高社会面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科学监管良好舆论氛围。(二)推进注册审评审批服务6 .优化注册受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创新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北京市 药品 监督 管理局 关于 印发 医疗器械 创新 服务 增效 行动 方案 2023 2025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