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课件.ppt
《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5章 离散系统设计,离散系统设计是指在给定系统性能指标的条件下,设计出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和相应的数字控制算法。其实,设计离散系统(即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就是设计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经典法,状态空间设计法,模拟化设计方法离散化设计方法,1,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模拟化设计方法(间接设计法):该方法忽略控制回路中所有的零阶保持器和采样器,在S域中按连续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求出连续控制器,然后再通过某种近似,将连续控制器变换为数字控制器。离散化设计方法(直接数字设计法):该方法将被控对象和保持器组成的连续部分离散化,求出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然后直接应用离散控制理论的一套方法进行分析
2、和综合,设计出满足控制指标的数字控制器。,2,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第5章 离散系统的设计,5.1 模拟化设计方法5.2 最少拍离散系统设计(),3,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5.1 模拟化设计方法,模拟化设计方法是假定采样频率足够高,这样就可以忽略采样器和保持器的影响,从而将数字控制系统看成是连续控制系统,用连续系统设计理论,设计满足要求、并留有足够余地的连续控制器,再选用适当的离散化方法,获取所需的数字控制器。,4,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一模拟化设计步骤,R(s),C(s),图5-1 连续控制系统,R(s),C(s),D(s),图5-2 数字控制系统,任务:用连续系统的设计方法确定D(s
3、),再由D(s)求出图5-2中所示的数字控制器D(z)。,D(s),5,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模拟化设计的大致步骤是:用连续系统的设计理论确定D(s);采用合适的离散化方法由D(s)求D(z);检查图5-2所示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将D(z)化为差分算式,并编制计算机程序;需要时进行仿真,检查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制是否正确。,6,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连续控制器离散化的基本思想是:在采样周期很小的条件下,寻找一个与原连续控制器D(s)在输入输出关系上近似的数字控制器D(z)。,二 连续控制器的离散化,带有零阶保持器的Z变换法,差分变换法,后向差分法前向差分法,双线性变换法,7,第5章-离散系
4、统的设计,1带有零阶保持器的Z变换法,原理:该方法是在原连续控制器的基础上串联一个虚拟的零阶保持器,再进行Z变换,从而得到D(s)的离散化形式D(z)。,图5-3 带有零阶保持器的离散化过程,8,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带有零阶保持器的Z变换法特点:若D(s)稳定,则D(z)也稳定;不能保持D(s)的频率响应;,加虚拟保持器的目的:使该数字控制器的输入更逼近D(s)的输入,从而D(z)的响应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原连续控制器的响应。,9,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2差分变换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给定的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化为微分方程,再将其化为等价的差分方程。连续控制器D(s)在时间域里用微分方程
5、来表示,当把微分运算用等效差分来近似,就可以得到一个逼近给定微分方程的差分方程。这种等效差分有后向差分、前向差分等方法。,10,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1)后向差分法,后向差分的特点:D(s)稳定,D(z)也稳定;不能保持D(s)的频率响应。,图5-5 S平面到Z平面的后向差分变换,11,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2)前向差分法,前向差分的特点:使稳定的D(s)变换为不稳定的D(z),故很少使用.,图5-7 S平面到Z平面的前向差分变换,12,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3双线性变换法(Tustin 图斯汀变换、梯形变换),双线性变换的特点:D(s)稳定,D(z)也稳定;不能保持D(s)的频率响应。
6、,图5-9 S平面到Z平面的双线性变换,13,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5.2 最少拍离散系统设计(),离散化设计方法又称直接数字设计法,该方法把控制系统按数字化进行分析,求出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然后按离散系统理论设计数字控制器。由于直接数字设计方法比较简便,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规律,因此更具有一般性。常见的离散化设计方法有w域波特图设计法、直接设计法等。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直接设计法的思想进行最少拍随动系统设计。,14,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一直接设计法(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R*(s),R(s),e*(t),C(s),C*(s),图5-12 具有数字控制器的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
7、数和误差脉冲传递函数的关系:,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为:,15,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直接设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的主要思路是:根据对离散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构造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或误差脉冲传递函数,然后利用关系式确定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并加以实现。由此可见,问题归结为如何构造 和,16,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二最少拍系统设计(Deadbeat system 简称DB),拍:通常称离散系统中的一个采样周期为一拍。,最少拍(随动)系统定义:是指在典型输入作用下,能以有限拍结束瞬态响应过程,拍数最少,且在采样时刻上无稳态误差的随动系统。,简言之,最少拍系统就是指系统对某些典型信号输
8、入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对最少拍系统的要求是:1)对典型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等于零;2)对典型输入信号的过渡过程能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结束;3)数字控制器是物理可实现的。,17,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注意:为了设计方便,脉冲传递函数都采用z-1的多项式形式,信号采用z-1的有理分式。,1使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稳态误差为零的条件,典型输入可表示为如下一般形式:,根据Z变换的终值定理,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为:,上式表明:使 为零的条件是 中包含有 的因子,即,A(z)是不含(1-z-1)因子的z-1的多项式,F(z)是不含(1-z-1)因子的待定的z-1的多项式,18,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2使过渡过程
9、时间最短的条件,由脉冲传递函数的物理含义可知,可以看作是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Z变换。而对于一个物理系统,如果该系统对输入的响应迅速,表现在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衰减的快,相应的 以z-1为变量的展开式的项数就少。因此,从对典型输入的调节时间尽量短来考虑,要求 以z-1为变量的展开式的项数应尽量少。,19,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3D(z)的物理可实现条件,D(z)要是物理可实现的,则要求其分母多项式的阶次大于等于分子多项式的阶次。由于所以 的分母与分子多项式阶次之差应大于、等于G(z)的分母与分子多项式的阶次之差,才能保证D(z)的物理可实现性。,20,第5章-离散系统的设计,4G(z)中的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散系统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