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UV光谱.ppt
《第5章UV光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UV光谱.ppt(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5章 紫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最早应用于有机结构鉴定的波谱方法之一,也是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在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共轭体系、生色基和芳香性等方面比其它的仪器更有独到之处。,2,5.1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分子可以吸收紫外-可见光区200-800nm的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UV-Vis),简称紫外光谱(uv)。,紫外可见光可分为3个区域:远紫外区 10-l90nm;紫外区 190-400nm;可见区 400-800nm,3,其中10-l90nm的远紫外区又称真空紫外区。氧气
2、、氮气、水、二氧化碳对这个区域的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一般的紫外光谱仪都检测包括紫外光(200400)和可见光(400 800nm)两部分,将紫外光谱又称之为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统称分子光谱。两者都是属于吸收光谱。,4,5.1.1 基本原理:,紫外光谱是由样品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光,使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引起。紫外光谱又称之为电子吸收光谱。,分子通常是处于基态的,但当分子受紫外光照射时,可吸收一定大小的能量(E=h)的紫外光,此能量恰好等于电子基态与高能态能量的差值(E1-E0),使电子从E0跃迁至E1。用仪器将紫外光强度在吸收池前后的变化记录下来,得到紫外光谱。,5,1.谱线
3、的形状、Franck-Condon原理,,分子的能级中电子能级最大,在电子能级中有不同的振动能级。基态分子多处于最低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E=0、V=0)。,电子可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不同振动能级,电子跃迁一定伴随着能量较小变化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E0、E1为电子能级,其中还有不同的振动能级V0,V1,V2,V3,跃迁时:E0V0 E1V0 E0V0 E1V1 E0V0 E1V2,6,E0V0 E1V0 E0V0 E1V1 E0V0 E1V2,7,max叫极大吸收波长。max取决于跃迁时能级差,也就是吸收光波的能量大小。能级差大,吸收光波的能量也大,max就小;反之,则max大。,m
4、ax取决于跃迁几率的大小,跃迁几率大,max也大。max取决于样品分子结构。,8,2比尔一朗勃定律,在紫外光谱里,峰的强度遵守比尔一朗勃定律:A=lg I0/I=KCL=CL,其中:A为吸光度;I,I0分别为透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K为吸光系数,L为光程长即比色皿厚度(cm),C为浓度。,与物质结构有关,对一个样品,是常数。,为摩尔吸光系数,一般观察到的是10105;此时的C一定用摩尔浓度(mol/L)。,9,3.电子跃迁的分类:,现以羰基C=O为例来说明电子跃迁类型。,碳上2个电子,氧上4个电子,形成、n、*、*轨道,10,电子的跃迁方式有以下几种:*、*、*、n*、*、n*,跃迁能量也以上
5、次顺依次递减。,考虑到有些跃迁*,*是禁阻的,实际常见的电子跃迁有以下几种:*、n*、*、n*。,11,a.*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相应波长小于200nm,属于远紫外区,因此也很少讨论。,b.n*跃迁:饱和烃含氧、氮、卤素、硫等具有非成键电子(简称为n电子)的原子时,它们除了有*跃迁外还有 n*跃迁。,n*跃迁能量较低,一般在200nm左右。原子半径较大的硫或碘的衍生物n电子的能级较高,n*吸收光谱的max在近紫外区220-250nm附近。原子半径较小的氧或氯衍生物,n电子能级较低,吸收光谱max在远紫外区170-180nm附近。吸收波长为150-250nm的区域,只有一部分在紫外区域内,
6、同时吸收系数小,所以也不易在紫外区观察到。,12,c、*跃迁:含孤立双键 的*跃迁的吸收谱带,一般200nm。*的都在104 以上。,d、n*跃迁:双键中含杂原子(O、N、S等),则杂原子的非键电子有n*跃迁,如C=O、C=S、N=O等基团都可能发生这类跃迁。n轨道的能级最高,所以n*跃迁的吸收谱带波长最长。,13,e、电荷转移跃迁:,当分子形成络合物或分子内的两大体系相互接近时,可以发生电荷由一个部分跃迁到另一部分而产生电荷转移吸收光谱,这种跃迁的一般表达式为:D+A h D+A-,D+、A-为络合物或一个分子中的两个体系,D是给电子体,A是受电子体。电荷转移有吸收谱带的强度大,吸收系数一般
7、大于10000。在交替共聚合反应的研究中相当重要。例如:黄色的四氯苯醌与无色的六甲基苯形成的深红色络合物。,(黄色)(无色)(深红色),14,f、配位体场微扰的d d*跃迁,过渡金属水合离子或过渡金属离子与显色剂(通常是有机化合物)所形成的络合物在外来幅射作用下,可获得相应的吸收光谱,过渡金属离子(又称中心离子)具有兼并的(即能量相等的)d轨道,而H2O,NH3之类的偶极分子或Cl-、CN-这样的阴离子(又称配位体)按一定的几何形状排列(即配位)在过渡金属离子时,将使这些原来兼并的d轨道分裂为能量不同的能级。,15,若d轨道原来是未充满的,则可以吸收电磁波,电子由低能级的d轨道跃迁到高能级的d
8、*轨道而产生吸收谱带。这类跃迁吸收能量较小,多出现在可见光区。,Ti(H2O)3+6水合离子的配位场跃迁吸收带max为490nm。,16,紫外光谱的产生:1.几乎所有的有机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或n*跃迁所产生的;,2.含S、I等元素时的n*;,3.电荷转移跃迁;,4.配位体场的d d*跃迁 产生。,17,5.1.2 常用光谱术语及谱带分类 1.常用光谱术语:,a.生色基也称发色基(团):是指分子中某一基团或体系,由于其存在能使分子产生吸收而出现谱带,这一基团或体系即为生色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些生色基的结构特征大都是含有电子。如羰基、羧基、酯基、硝基、偶氮基及芳香体系等。,18,
9、b.助色基(团):是指在紫外一可见光区内不一定发生吸收。但当它与生色基相连时能使生色基的吸收谱带明显地向长波移动,而且吸收强度也相应的增加。助色基的特点在于通常都含有n电子。由于n电子与电子的P-共轭效应导致*跃迁能量降低,生色基的吸收波长向长波移动,颜色加深。常见的助色基有-OH,-Cl,-NH,-NO2,-SH,等。,c.红移:由于取代基作用或溶剂效应导致生色基的吸收峰向长波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红移一般是由于共轭体系延长或增加了助色基引起。,19,d.蓝移(紫移):生色基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的移动称为紫移动或蓝移。,e.增色效应:使吸收带强度增加的作用称为增色效应。,f.减色效应:使吸收带的强
10、度降低的作用称为减色效应。,2谱带分类:(略),(1)R带:(Radikalartin德文:基团型的)。,(2)K带:(Konjugierte德文,共轭的),由*跃迁引起的吸收带,产生该吸收带的发色团是分子中共轭系统。,(3)B带(Benzenoid band,苯型谱带)和E带(Ethylenic band,乙烯型谱带)。均为芳香化合物的*吸收带,苯环有三个*跃迁的吸收峰。,(4)E带:,21,紫外光谱谱带有:B带 值约250 3000 E带 值约2000 10000 K带 值约10000(或大于10000)R带 值100,22,3.溶剂效应:,溶剂效应之一是:原在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中,能观察
11、到的振动跃迁的精细结构在极性溶剂中变模糊,以至完全消失,成为平滑的吸收谱带。,溶剂效应之二是可能改变最大吸收位置(max)。通常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n-*和n-*跃迁谱带向短波方向移动,而-*跃迁谱带向长波方向移动。,紫外光谱数据要特别注明所使用的溶剂。如maxEthanol是指在乙醇溶液中检测得到谱带最大的吸收位置。,23,非极性溶剂中 极性溶剂中 非极性溶剂中 极性溶剂中 n*跃迁的溶剂效应*跃迁的溶剂效应极性溶剂中蓝移。极性溶剂中红移。,24,5.1.3谱图解析步骤,一般,单靠紫外吸收光谱,无法推定官能团,但对测定共轭结构还是很有利的。它与其他仪器配合使用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解析谱图时
12、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加以判别:(1)从谱带的分类、电子跃迁方式来判别。注意吸收带的波长范围、吸收系数以及是否有精细结构等。(2)从溶剂极性大小引起谱带移动的方向判别。(3)从溶剂的酸碱性的变化引起谱带移动的方向来判别。,25,5.2 紫外光谱仪和实验方面的一些问题,5.2.1紫外分光光度计:,由光源(紫外光和可见光)、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记录仪及计算机等几个部分组成。,1.光源:可见光光源可选择钨灯(波长范围为3252500nm)。紫外光源可选择氘灯,氢灯(氢弧灯 165375nm),,2.单色器: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由入射狭缝、色散(分光)系统、出射狭缝组成。常用的色散元件是棱镜或全息光栅
13、。,26,3.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一般为光电倍增管或光电二极管。,4.样品池:又叫比色皿。紫外区要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区可用一般光学玻璃也可用石英比色皿。,5.记录装置及计算机:记录装置一般已用计算机代替,计算机用于仪器控制、数据存取、数据处理。,27,紫外光谱仪,28,5.2.2溶剂:,一般紫外光谱的测定都是在稀溶液中进行。用特殊附件(积分球)可做固体样品。溶剂应能溶解测定的化合物,并在测定的全波长区透明。,根据测定的波长范围选溶剂,溶剂的透明范围的下限应小于测定波长范围。,29,表2-3 紫外光谱用溶剂 溶 剂 透 明 下限(nm)溶 剂 透 明下限(nm)95%乙 醇 210 乙
14、 醚 210 水 210 异 辛 烷 210 正 己 烷 210 环 己 烷 210 二 氯甲烷 235 二 氧 六 环 230 四 氢 呋 喃 220 氯 仿 245 四 氯 化 碳 265 苯 280 DMF 270 丙 酮 330 异 丙 醇 210 甲 醇 215 乙 腈 210 庚 烷 210,30,5.2.3: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石英比色皿可用于185nm以上的波段测定。在可见光区测量,可采用光学玻璃制成亦可,这类玻璃吸收池在大约280nm以上是透明的。,31,5.2.4:样品溶液的配制:,选择合适 的溶剂:注意溶解度及透光范围。,调正样品溶液的浓度使吸收峰的顶端落在记录纸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V 光谱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