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电磁场与电磁波1.ppt
《第5章电磁场与电磁波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电磁场与电磁波1.ppt(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五章,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电磁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它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在理论上,它为揭示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奠定实验基础,促进了电磁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实践上,它为人类获取巨大而廉价的电能开辟了道路,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2,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他创造性地提出场的思想,是电磁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又相继发现电解定律,物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以及
2、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3,5-1 电磁感应定律,一、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820年,Oersted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5月24日,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Lenz在分析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分向的法则1845年,Neumann借助于安培的分析,从矢势的角度推出了电磁感应电律的数学形式。,4,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论任何原因使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即:,K为比例系数,在(SI)中K 取1。,5,若线圈密绕N 匝,则:,其中 叫磁通链。,式中的负号反映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3、,感应电流:,6,二、楞次定律,楞次(Lenz,Heinrich Friedrich Emil),楞次是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生于爱沙尼亚的多尔帕特。早年曾参加地球物理观测活动,发现并正确解释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海水含盐量不同的现象,1845年倡导组织了俄国地球物理学会。1836年至1865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兼任海军和师范等院校物理学教授。,楞次主要从事电学的研究。楞次定律对充实、完善电磁感应规律是一大贡献。1842年,楞次还和焦耳各自独立地确定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焦耳楞次定律。他还定量地比较了不同金属线的电阻率,确定了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并建立了电磁铁吸力正比于
4、磁化电流二次方的定律。,7,(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的效果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止或补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8,线圈内磁场变化,两类实验现象,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产生原因、规律不相同,都遵从电磁感应定律,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感应电动势,9,5-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一.电动势,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推向电源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所作的功。,.定义,.表征了电源非静电力作功本领的大小,.反映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10,.非静电性场强,对闭合电路,单位正电荷所受的非静
5、电力。,非静电性场强:,电场强度,静电场力,11,12,线圈内磁场变化,两类实验现象,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产生原因、规律不相同,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感应电动势,13,非静电力?,动生电动势,二.动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是由于导体或导体回路在恒定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14,动生电动势的成因,导线内每个正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为:,它驱使正电荷沿导线由b 向a 移动。,由于洛仑兹力的作用使a 端出现过剩正电荷,b 端出现过剩负电荷。,15,正电荷受的静电力,平衡时,此时电荷积累停止,ab 两端形成稳定的电势差。,洛仑兹力是产生动生电动势的根本原因。,方向ab,16,三.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磁场 电磁波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