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
《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ppt(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第5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消除遥感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中的各种失真的过程称为辐射量校正(Radiometric Calibration),简称辐射校正。,由于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大气的吸收、散射以及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导致图像模糊失真,造成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相对下降,这些都需要通过辐射校正复原。,辐射校正的目的:尽可能消除因传感器自身条件、大气条件、太阳位置和角度条件及某些不可避免的噪声引起的传感器所得到的目标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异,尽可能恢复遥感图像本来的面目,为遥感图像的分割、分类、解译等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辐射校正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2、传感器端的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地表辐射校正,5.1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5.2 辐射误差5.3 辐射误差校正方法5.4 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概述,5.1 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基本的辐射传输过程,一、大气散射 大气散射性质与强度取决于大气中分子或微粒半径及被散射光的波长。包括选择性散射与非选择性散射。,1.选择性散射瑞利散射(Raileigh scattering):由远小于光波长的气体分子引起,如由O2、N2等;散射强度与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蓝天”效应,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也称为气溶胶散射,主要有霾、水滴、尘埃、烟、花粉、微生物、海上盐粒、火山灰等气溶胶引起
3、的散射,引起散射的大气粒子直径约等于入射电磁波波长。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2.非选择性散射 大气中的云、雾、水滴、尘埃以及大小超过波长10倍的颗粒引起的散射,散射粒子的直径远大于入射波长,对各种波长予以同等散射。,设太阳辐射照度为E0,经过大气的路程为x,则穿过该大气路程后的辐射照度为:,称为衰减系数或消光系数,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主要是散射和吸收。,二、大气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是水蒸汽、二氧化碳和臭氧。吸收能力随电磁波的波长而变化,是选择性的。,三、大气透射与大气窗口,1.大气透射 透射是指电磁辐射与介质作用后,产生的次级辐射和部分原入射辐射穿过该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现象
4、和过程。一般用透射率表示透射能力。,根据透射率的定义,有:,2.大气窗口 是指大气对电磁辐射吸收和散射都很小、而透射率很高波段,即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小、能透过大气的电磁波段。,遥感中使用的大气窗口:1)0.3-1.15u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透过率在70%2)1.4-1.9u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60%-95%之间3)2.0-2.5u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4)3.5-5.0um: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60%-70%5)8.0-14.0um: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6)1.0-1.8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35%-40%7)2.0-5.0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5
5、0%-70%8)8.0-1000.0mm:微波窗口,透过率为100%,四、辐射传输方程,辐射传输方程:从辐射源经过大气层到达传感器的过程中电磁波能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谱能量包括: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地面,经地物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地面物体本身辐射的能量经大气后进入传感器;大气散射和大气辐射的能量等。,5.2 辐射误差,一、定义进入遥感器的辐射强度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亮度值(灰度值)。辐射强度越大,亮度值(灰度值)越大。亮度值(灰度值)主要受两个物理量影响:一是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的辐射强度;二是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当太阳辐射相同时,图像上像元亮度值(灰度值)
6、的差异就直接反映了地物目标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实际测量时,辐射强度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辐射误差:传感器所得到的目标测量值与目标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亮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差值,二、引起辐射误差的因素,传感器大气太阳辐射其它,因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光学摄像机引起的辐射误差 光学镜头中心和边缘透射光强度不一致造成。在成像平面上存在着边缘部分比中间部分暗的现象,称为边缘减光效应。光电扫描仪引起的辐射误差光电转换误差探测器增益变化引起的误差,2.因大气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从辐射数据处理的角度看,进入传感器的大气辐射
7、畸变成分包括:大气的消光(吸收和散射)天空光(大气散射的太阳光)照射 程辐射:传感器接收的大气散射部分的电磁波,也称 路径辐射,大气影响中主要研究散射的影响。,散射增加了到达卫星的辐射能量,但降低了遥感图像的反差。,散射作用所包含的亮度值中不含有任何地面信息,却降低了图像的反差,从而降低了图像的分辨率,必须进行校正。,设两类地物的亮度值分别为2和5,假设散射使亮度值增加了5个单位,则,无散射时的反差:,有散射时:,因太阳辐射引起的辐射误差(1)太阳位置 包括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阳高度角,也称太阳高度。某地的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所交的线面角。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
8、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太阳位置不同,则地面物体入射照度会发生变化,地物的反射率也就随之改变。,太阳高度角较低时,会使图像上产生阴影压盖其它地物,造成同物异谱问题,影响遥感图像的定量分析与自动识别;太阳方位角引起的图像辐射误差通常只对图像的细部特 征产生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引起的辐射误差,大多数卫星设计在同一地方时间通过当地上空。,(2)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传感器接收到的太阳光辐射亮度和地面倾斜程度有关。由于地形起伏变化,在遥感图像上会造成同类地物灰度不一致。,4.其他原因引起的辐射误差传感器特性的差异、干扰、故障造成不正常的条纹和斑点。,5.3 辐射校正方法,5.3.
9、1 系统辐射误差校正5.3.2 大气校正5.3.3 地面辐射校正5.3.4 传感器端的辐射校正,1.光学镜头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的校正,o点光强,机载成像光谱图像的边缘辐射畸变与仪器大视场角有关,主要由大气效应、地物反射非朗伯体特性、太阳-仪器-目标相对几何关系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5.3.1 系统辐射误差校正,2.光电转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由于转换系统的灵敏度特性有很高的重复性,可以定期在地面上测量其特性,根据测量值对其进行辐射畸变校正。以Landsat的MSS、TM图像为例,对传感器的输出R进行校正的公式,探测器输出的最大、最小辐射亮度,MSS的Rmax和Rmin,
10、TM的Rmax和Rmin,3.条纹误差的校正,遥感图像中的条纹主要是由检测器引起的。条纹误差消除的常用方法:平均值法、直方图法、垂直扫描线方向上最近邻点法或双三次卷积法,TM影像,3.斑点误差的校正,遥感图像中的斑点误差主要由噪声或磁带的误码率等造成,在图像中往往是分散和孤立的。a.斑点的判定(1)待判定像元亮度值与周围邻 点像元亮度平均值之差超过 给定阈值。,(2)待判定像元亮度值与周围邻点 像元亮度值的方差减去影像亮 度值的平均方差超过给定阈值,b.斑点的校正(1)平均法:取其邻域像元亮度值的平均值(2)双三次卷积法通常边缘附近的斑点不进行消除,图像四周的像元不进行斑点消除处理过程中,要把
11、斑点和图像本身的边缘信息区别开来,这可以通过恰当的选择阈值或先进行边缘检测而后进行斑点消除来实现。,3.灰度一致化,在研究大区域时,常需要将几张遥感影像拼接,即做镶嵌图。制作镶嵌图时,除了几何位置保持一致外,还需要使其灰度均匀。方法:等概率变换理论基础:两幅图像重叠部分灰度分布应相同。设F、G两幅影像,以影像F为标准进行变换。在重叠部分,G影像上灰度值小于gi的像元百分数为P,对应在F影像上占有同样百分数P的像元灰度值为fi,这样就找到了gi应变换成fi,找出重叠部分影像G上所有灰度值应变换成的值g,列出变换表,根据该表将影像G各像元的灰度值进行变换。简单、但存在位置配准误差。,b.线性灰度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遥感 图像 辐射 校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