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新闻发布会.docx
《“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新闻发布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新闻发布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志军: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党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何运安先生,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罗棋权先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樊一江先生,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辛卫红先生,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赖春苗先生,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岚女士,请他们为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
2、效,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在新征程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首先请何运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何运安: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西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全面深化改革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广西视察、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提出五个扎实”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要求我们按照“四个新”总要求,突出抓好四个方面重要工作,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壮美广西,为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广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加强统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自治区层面先后推出1730多项改革,有力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打造了一系列改革品牌,充分发挥了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举全区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多项重点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广西99.9%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75.1%的事项“一次不用跑”,220类
4、政务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L641项实现“掌上可办”。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广西科改33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带土移植”“厚土培植”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坚决打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2021年,广西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4.9%,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53.51%,进入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深化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广西投资集团成为西南地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地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体系,民营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全区实有市场主体
5、突破400万户。稳步推进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实行“带产业项目”等灵活供地和矿产矿业产权改革,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促进工业项目加快落地,2021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5%。为应对疫情,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首创“桂惠贷”政策,2021年累计投放“桂惠贷”2381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7.36亿元。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制度和政策体系,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6、入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经验被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法采纳,梧州市、凤山县、荔浦市、平南县等4个市县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十年来,我们深化开放合作体制改革,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推动健全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机制,开工建设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抓好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扩能优服、通道物流提升、通道产业融合发展四大行动,推动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从2017年的178列增加到2021年的6117列,物流通达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持续推动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一东盟信息港等重大
7、开放平台,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高质量实施RCEP,东盟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位。建立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制,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市场对接,积极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一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2012年至2021年广西吸引大湾区投资项目约1.68万个,总投资超过4.67万亿元。十年来,我们稳步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建设首批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8、,创新成立全国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播中心,全区66个地区和单位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持续推进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立法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条例,十年间制定、修改法规119件。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着力打造政协“党建品牌”“协商品牌”“同心品牌。“桂在协商”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区政法机关机构改革任务,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经验做法获最高检肯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得到中国法学会向各省法学会推广。深化司法责任制和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形成160多项制度成果,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
9、步提升。深化社区矫正制度改革,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累计再犯罪率为0.09%,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五治融合”,乡村治理群众满意度排全国前列,2019年以来,广西先后有3个县、6个乡镇、59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和示范村镇。十年来,我们深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强化党委宣传部门归口领导管理,理顺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电影等方面管理体制,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本形成自治区、市、
10、县三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机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全面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区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全区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56%、99.31%o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整合成立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出版传媒集团。出台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创作出秀美人生大山的女儿驻村笔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长征红色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十年来,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
11、断增强。健全积极就业政策,强化产业、金融、投资、教育、医疗等政策支持就业创业,2012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4.61万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Ill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5%。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多元普惠办园机制,2021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3%。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内涵式发展,推进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成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区。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上林模式”“融水经验”得到国家部委的肯定和推广,鹿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医改
12、办肯定。加快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累计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超70亿元。稳步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医保就医结算村级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深化养老托育服务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给体系建设,南宁市创新公租房建设管理体制,帮助近15万困难群众解决了住房需求。十年来,我们有序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南方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牢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稳步推进湾长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排全国前
13、列,石漠化地区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稳居全国第三位,漓江流域综合治理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粤桂两省区九洲江流域环境联合治理成为全国典范。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广西6个设区市进入前10名。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7家,旅游、康养、文化和现代特色农业等生态经济快速发展。2021年,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达18个,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000多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十年来,我们全
14、面加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管党治党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出台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文件,将“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到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上。全面完成机构改革,整合撤并党政机构1330多个、事业机构2640个,党政部门内设机构精简31%,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完备高效。深入推进群团改革,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机制,完善青苗人才选调机制。推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N”系列制度文件,在实践中开展容错纠错、关爱激励基层干部,得到中组部充分止由RJ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完成“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等一系列
15、重大改革任务,自治区、市、县三级监委如期完成组建,与同级纪委合署办公,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推动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大力推进以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为主要内容的清廉广西建设,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使命催征步履急,改革发展无穷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锚定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
16、4+3+N”目标任务体系,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阵厉笃行,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以昂扬姿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就先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愿意就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陈志军:感谢何运安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中国改革报记者:这些年广西上下思改革、谋改革、推改革的氛围日益浓厚,请问我们在激发改革动力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何运安: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
17、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改革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在凝心聚力强改革合力、协同攻坚破改革难题、系统集成增改革实效上下功夫,用好改革绩效考评、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改革先进表扬“三大改革利器”,进一步激发全区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动力,开创凝心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一是用好改革绩效考评“指挥棒”。突出改革绩效考评的实效导向,赋予改革成效分值达总分的60%以上,改变了以往考评对象仅满足于制定出台改革文件等指标任务的完成、主动创新不够的现象。简化绩效考评指标,紧盯重点工作,压缩无关紧要的常规性指标,并减少考评佐证材料,绝大多数指标由考评单位根据日常掌握情况
18、评分和社会评价赋分,减轻被考评单位迎检负担。2021年,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从全区综合绩效考评中独立出来开展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有效促进了各级各部门抓改革的积极性。二是大力开展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持续开展年度优秀改革案例评选,各设区市和区直、中直驻桂单位积极主动申报最能代表工作水平的标志性改革成果。2021年通过综合评比,从395项成果中评出25项年度改革优秀成果和十佳成果,广西日报刊登十佳成果,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进行了系列报道。今年,我们将结合“改革攻坚落实年”活动,评选出50项改革攻坚优秀成果和十佳成果。三是通报表扬改革先进。为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广西全面深化改革向深层次
19、挺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定期通报表扬广西改革先进,2022年拟通报表扬改革优秀成果30个、改革先进集体50个、改革先进个人200名,并给获评广西改革优秀成果、广西改革先进集体的单位颁发奖牌,给广西改革先进个人发放证书和奖金。我们通过“三大改革利器“,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更加昂扬的改革精神,凝聚更加磅礴的改革力量,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坚实保障。谢谢!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这些年来,广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在这里,我想了解一下广西政法机关在践行执法司法为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创新举措?罗棋权:感谢
20、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W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改革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全区群众安全感从2012年的81.44%上升到2021年的98.46%,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从2016年的85.50%上升到2021年的92.80%o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举措:一是创新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制度机制,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5个,推动国家司法救助
21、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创新救助模式,加强与财政、民政、社保、妇联、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机衔接,确保“救急救难、应救尽救2019年至2021年,共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73亿元,救助2万余人,有效破解困难群众诉讼难问题。二是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积极构建便民利民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全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全部实现“一窗通办。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品质不断提档升级。在全国率先试行“法院+工会+人社+N”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互联网时代新就业形态发展提供司法支持。探索推动边疆民族地区诉源治理新模式,创建“族老调解”“贝侬调解”机制,开展“无讼村屯”创建活动,推动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奋进 征程 广西 改革 十年 新闻发布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