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鹰潭专场).docx
《“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鹰潭专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鹰潭专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鹰潭专场)黎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系列发布会第三十四场(鹰潭专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奋进现代化建设新鹰潭。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鹰潭市委书记许南吉先生,鹰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子建先生,鹰潭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亚青先生,请他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鹰潭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许南吉书记作介绍。许南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朋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首先,我代表中共鹰潭市委、鹰潭市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鹰潭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
2、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鹰潭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鹰潭发展的“黄金十年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作示范,感恩奋进勇争先,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抗灾等重大考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从总量看,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大关,由2012年的488.9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92亿元,在全省前移2个位次。从质量看,人均GDP从2012年的6848美元增加到1.54万美元,位居全省第
3、二,相当于长三角27个城市第19位的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8%提高到41.1%o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十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发展,产业能级迈出了跨越性步伐。鹰潭因工业而兴,诞生了全省设区市中首个“千亿产业“,培育了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和4个百亿以上企业,形成了年产值近4000亿元的“2%2BN”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铜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的14%、全省的70%,电解铜、铜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IL2%、13%,成为全国铜企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备、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设区市。国家03专
4、项试点示范基地落户鹰潭,成为全国率先进入5G时代的商用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16.4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44%,位居全省首位。十年来,鹰潭工业从结构单一走向多点支撑,正在努力建设全国最完整、最先进、最高端、最现代的铜产业基地。十年来,我们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我们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鹰潭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市城镇化率由51.25%提高到65.5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们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获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新农村建设村点覆盖率达99.5
5、%o现在的鹰潭,正在加快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十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生态质量取得了整体性好转。我们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环保、优生态,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PMlO浓度保持全省最低,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今天的鹰潭,蓝天白云正在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十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活力实现了系统性增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商事制度改革获国务院
6、督查激励,市场主体翻了近两番,余江宅改经验在全国领先、全省推广。坚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激活发展要素,现代物流园连续6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成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龙虎山景区评为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大力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鹰潭这个“好口子”的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大开放”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瞩目,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前行。十年来,我们坚持共享发展,全面小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7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城乡居民收入比2.03: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34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
7、退出,10590户29485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义务教育巩固率、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基本医保参保率等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八年蝉联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入人心,忠诚核心成为鹰潭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回望十年之路、体悟十年之变,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8、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决落实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目标任务,以雄鹰般的豪情壮志和拼搏精神,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大家。黎峰:谢谢许书记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央广网记者:鹰潭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两年多来,请问,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主要开展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许南吉:鹰潭市从2019年12月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发改委等省直部
9、门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试点机遇,突出破立并举,探索实施了96项体制机制办法,承担的五项试验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了国家阶段性评估。具体来说:在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入市制度,我们制定了入市管理、入市交易、收益分配等6项基础制度,打通了城乡土地“同等上市、同地同权”制度通道。二是创新入市管理系统,搭建了全国首个入市管理系统和交易平台,解决“地怎么交易”的问题。三是创新入市模式,我们结合农村宅改释放的土地资源,建成全国首个全部使用集体土地的入市产业园,既改变了原来征地收入一分了之的行为,又保障了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用地需求。目前全市入市成交乡镇覆盖率
10、100%,逐步形成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方面,我们建立了确权评估、交易流转等12项机制,探索了“一权一品”“金融科技+”“信易+”三种组合授信新模式,着力破解农村产权评估难、征信难、抵押难等问题,切实把纸上的农村产权变成了发展的真金白银。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方面,我们充分发挥鹰潭地域小、好统筹优势,全域一体搭建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公路交通、电商物流、垃圾处理“五张网”,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其中“快递和快消品全市统一配送模式和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走在全国前列。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方面,重点探索了城乡教育医疗“双循环”新模式。教育方面,我们全
11、域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城乡教师编制统一落在新组建的县级教师交流发展中心,不再具体核定到校,实现了“学校人响系统人的转变。同时,每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15%,打破教师“一校定终身”传统。通过改革,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4500余名学生回流农村。医疗方面,我们把县域内医疗机构合并成一个紧密型医共体,建立“编制周转池”,人事编制实行“县管县招乡用L村医实行“乡聘村用“,破解了“向下转诊”难题。改革后,去年我市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1%,减少群众医疗性支出1.7亿元。在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方面,我们在全域深化宅改的基础上,统筹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
12、三变”改革试点和“两闲”盘活利用,努力用改革的办法盘活资源资产,用创新的理念强化利益联结,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高水平”和“一体化上再发力,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鹰潭经验”。中新社记者:鹰潭作为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请问,近十年来,鹰潭在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张子建:铜是鹰潭工业的底色,近十年来,鹰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主导产业,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备的产业链和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立足铜、做精铜、智造铜,聚力打造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一是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十年间,铜基新材料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 十年 系列 主题 新闻发布会 鹰潭 专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4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