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ppt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ppt(9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主要内容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小结,学习重点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熟练掌握典型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了解三种串联校正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基本的校正步骤;理解和掌握反馈校正的设计思想和校正步骤;了解引入前馈校正的目的,掌握前馈校正的设计思想。,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1.基本校正方法按校正装置的连接方式分:串联校正反馈(并联)校正前馈校正,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1)串联校正,为了减少校正装置的输出功率,以降低成本和功耗,通常将串联校正装置
2、安置在前向通道的前端,因为前部信号的功率较小。串联校正的主要问题是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较强。串联校正从设计到具体实现均比较简单,是设计中最常使用的。,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2)反馈(并联)校正,反馈校正的信号是从高功率点传向低功率点,一般不需要附加放大器。适当地选择反馈校正回路的增益,可以使校正后的性能主要决定于校正装置,而与被反馈校正装置所包围的系统固有部分特性无关。反馈校正的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抑制系统的参数波动及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反馈校正的设计相对较为复杂。,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3)前馈校正,按其所取的输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按给定的前馈校正,如图a所
3、示,以及按扰动的前馈校正,如图b所示。前馈校正由于其输入取自闭环外,所以不影响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前馈校正是基于开环补偿的办法来提高系统的精度,所以前馈校正一般不单独使用,总是和其他校正方式结合应用而构成复合控制系统,以满足某些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的需要。,2.用频率法校正的特点用频率法校正控制系统,主要是改变频率特性形状,使之具有合适的高频、中频、低频特性和稳定裕量,以得到满意的闭环品质。在初步设计时,常常采用波德图来校正系统。用频率法校正控制系统时,通常是以频率法指标来衡量和调整系统的暂态性能,因而是一种间接的方法。,6.1 控制系统校正的一般概念,需要校正的几种基本类型,6.1 控制系统
4、校正的一般概念,增加低频增益 改善中频段特性 兼有前两种补偿,(1)串联引前(微分)校正,6.2 串联校正,传递函数为频率特性为,6.2 串联校正,校正电路的Bode图如下:,6.2 串联校正,引前校正的设计步骤:,(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系统开环放大系数,绘制Bode图,计算出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2)根据给定相位裕量,估计需要附加的相角位移。(3)根据要求的附加相角位移确定d。(4)确定1/Td和d/Td,使校正后中频段(穿过零分贝线)斜率为20dB十倍频,并且使校正装置的最大移相角出现在穿越频率的位置上。(5)计算校正后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是否满足给定要求,如不满足须重新计
5、算。(6)计算校正装置参数。,6.2 串联校正,例6-1 一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要求校正后的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量,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6.2 串联校正,解由稳态指标的要求,可计算出放大系数K=100。其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Bode图如下图所示,6.2 串联校正,根据系统相位裕量 的要求,微分校正电路最大相位移应为,6.2 串联校正,考虑,则原系统相角位移将更负些,故 应相应地加大。今取,于是可写出,6.2 串联校正,设系统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为校正装置(010特性)两交接频率 和 的几何中点(考虑到最大引前相位移 是在两交接频率 和 的几何中点),即,6.2 串联校正,
6、6.2 串联校正,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校验校正后相位裕量,所得结果满足系统的要求。,6.2 串联校正,串联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可以用相位引前校正电路和放大器来实现。放大器的放大系数等于,6.2 串联校正,(2)串联滞后(积分)校正,6.2 串联校正,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频率特性为,6.2 串联校正,校正电路的Bode图如下:,6.2 串联校正,积分校正设计步骤:,(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系统开环放大系数,再用这一放大系数绘制原系统的Bode图,计算出本校正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2)根据给定相位裕量,增加515的补偿,估计需要附加的相角位移,找出符合这一
7、要求的频率作为穿越频率(3)确定出原系统在 处幅值下降到零分贝时所必需的衰减量。使这一衰减量等于-20lgi,从而确定i的值。(4)选择21/T,低于 一到十倍,计算1 2/i。(5)计算校正后频率特性的相位裕量是否满足给定要求,如不满足须重新计算。(6)计算校正装置参数。,6.2 串联校正,例6-2 系统原有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校正后的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量,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6.2 串联校正,解:1)由稳态指标的要求,确定放大系数K。,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因为,所以,2)绘制原系统的频率特性,计算相位裕量。,Bode图如下图所示,6.2 串联校正,3)在
8、Bode图选取满足要求的。按相位裕量 的要求,并考虑校正装置在穿越频率附近造成的相位迟后的影响,再增加15的补偿裕量,故预选,取与 相应的频率 为校正后的穿越频率。,6.2 串联校正,4)由公式计算求得对应穿越频率 的对数幅频特性增益为21.4dB,则得,6.2 串联校正,5)预选交接频率,,另一交接频率为,6.2 串联校正,即,则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6)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计算相位裕量,6.2 串联校正,而,所以,满足系统所提出的要求。由公式可以求得其增益裕量为14dB。,6.2 串联校正,7)校正装置选择,如选,,6.2 串联校正,则,(3)串联滞后-引前(积分-
9、微分)校正,6.2 串联校正,校正电路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校正电路频率特性为,6.2 串联校正,校正电路的Bode图:,6.2 串联校正,例6-3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滞后-引前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指标: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量,增益裕量。,6.2 串联校正,解:根据稳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可得,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6.2 串联校正,Bode图如下图所示,6.2 串联校正,选择新的穿越频率。从 的相频曲线可以发现,当 时,相位移为-180。这样,选择 易于实现,其所需的相位超前角约为50,可采用一迟后-引前校正电路进行校正。,6.2 串联校正,确定滞后-引前校正电路相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系统 校正 综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