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内分泌系统.ppt
《第7章内分泌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内分泌系统.ppt(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第一节 概述,一、内分泌系统基本概念1、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2、内分泌(endocrine)3、激素(hormone),激素作用/内分泌的基本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二、激素的作用特征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对靶组织的生理生化过程起加强/减弱的作用,调节其功能活动.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器官、组织和细胞。其特异性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有关。,二、激素的作用特征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含量极少(nmol/L、pmol/L),但其作用很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
2、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如:0.1g CRH腺垂体分泌1g ACTH肾上腺皮质分泌40g 糖皮质激素(400倍)。,二、激素的作用特征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竞争作用:结构相似的激素可竞争同一受体位点,并取决于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和激素的浓度。(2)协同作用: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时,引起同一生理功能增强/减弱。,如:孕酮与醛固酮受体亲和力小当孕酮时,与醛固酮受体亲和力醛固酮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二、激素的作用特征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3)拮抗作用:两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可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4)允许作用:激素发挥生理效应,
3、必须要有另一激素的存在,即为另一种激素的调节起支持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三、激素的化学本质与作用机制(一)激素的化学性质.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1)蛋白质、肽类激素: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等。(2)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三、激素的化学本质与作用机制(一)激素的化学性质.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脂类激素(1)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 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2)脂类衍生物类激素 局部作用激素,如前列腺素类,三、激素的化学本质与作用机制(一)激素的作用机制 1、含氮类激素 第二信使学说
4、 2、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 基因调节学说,第二信使学说 I,什么是G蛋白?G蛋白是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位于质膜胞浆一侧,由、三个亚基组成,、形成异二聚体,与亚基一道通过共价结合脂分子锚定在质膜上。亚基本身具有GTPase活性,是一个开关分子。G蛋白有Gs和Gi两种。,G蛋白作用过程,第二信使学说 II,G蛋白效应酶:AC、PDE、PLC第二信使:cAMP、cGMP、IP3、DAG、Ca2+,基因调节学说,总结:,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一、垂体的位置与结构,一、垂体的位置和结构,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远侧部(前叶)结节部中间部,神经部漏斗干正中隆起,一、垂体的位置与结构,
5、二、垂体激素(一)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1.抗利尿激素(ADH)亦加压素(VP):主要视上核分泌(1)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作用。(2)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二、垂体激素(一)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2.催产素(OXT):主要室旁核分泌(1)对乳腺的作用:促使哺乳期乳腺排乳。(2)对子宫的作用:促进子宫收缩。,但对非孕子宫的作用较弱,而对妊娠子宫的作用较强。,二、垂体激素(一)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由于ADH和OXT是下丘脑分泌后,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释放到神经垂体(贮存),再由神经垂体释放出去,通常称神经垂体激素。3.下丘脑促垂体激素(1)有些促进腺垂体合成与分泌
6、相应激素(2)有些是抑制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二、垂体激素(二)腺垂体激素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6种腺细胞组成,分泌至少7种激素,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内分泌之首。,1)生长素(GH)-生长素细胞分泌2)促甲状腺激素(TSH)-TSH细胞分泌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细胞分泌4)促黑素细胞激素(MSH)-ACTH细胞分泌5)卵泡刺激素(FSH)6)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7)催乳素(PRL)-催乳素细胞分泌,TSH,ACTH,FSH,LH有各自靶腺,形成三个轴: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2.下丘脑-垂体-性腺轴;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GH,PRL
7、,MSH不通过靶腺。分别直接调节个体生长、乳腺发育与泌乳、黑素细胞活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相互关系,腺垂体激素功能概况,第三节 甲状腺一、甲状腺的位置与形态结构 呈“H”形,分左、右侧叶和峡部;位于喉和气管的两侧,吞咽时可随喉上下移动。,甲状腺,甲状软骨,甲状腺组织结构:,甲状腺组织结构:,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甲状腺激素是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在甲状腺腺泡细胞内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又称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在腺体或血液中T4的含量占绝大多数,但T3的活性比T4强约10倍。,1.腺泡聚碘作用 碘由肠吸收入血,甲状腺细胞通过碘泵逆浓度差摄取血中I-,腺
8、泡内I-浓度为血液的2025倍。碘泵活动依赖Na+-K+ATP酶提供能量。哇巴因可抑制ATP酶的活性。,2.I-的活化(氧化过程)进入腺泡细胞的I-在细胞顶端的微绒毛处经过氧化物酶(TPO)迅速氧化为活化碘(I2/I+)。,3.酪氨酸碘化 I2/I+TG(含酪氨酸)酪氨酸碘化酶 胞顶部近腺泡腔处 碘化酪氨酸 碘化酪氨酸(MIT和DIT)酪氨酸碘化位点:在苯环的3/5位、2个酪氨酸聚合甲腺原氨酸。,4.碘化酪氨酸的耦联(聚合)DITDIT聚合T4,即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T4)。DITMIT聚合T3,即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MITDIT反向聚合rT3,即3,3,5-三碘甲
9、腺原氨酸(反T3)。rT3没有活性。,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一)对生长和发育的作用1.促生长作用:协同GH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和成熟。2.促变态反应:促进两栖类和鱼类的变态反应。如:破坏蝌蚪甲状腺原基则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变态成蛙,如补充甲状腺激素又可恢复发育变成蛙。,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二)对新陈代谢的作用 1.物质代谢 糖代谢:促进糖原分解与利用,血糖。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2.能量代谢:促进氧消耗和基础代谢(1)生热反应的靶组织:骨胳肌、心、肝、肾等;对脑、脾、性腺和副性腺等无明显影响。(2)产热效应:lmgT4可使产热量增加1000k
10、cal,相当于250g葡萄糖/110g脂肪所产生的热量。,(三)对器官、系统的作用 1.对NS:促进脑细胞正常分裂、影响突触形成和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提高NS的兴奋性。2.对心血管:速心、提高心输出量。3.对呼吸:提高对呼吸的兴奋性刺激。4.对消化:促进消化吸收。5.对内分泌:促进激素分泌,提高其代谢率。6.对生殖:促进生殖发育,维持正常性功能。,四、甲状腺机能调节(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 1.TRH(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T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RH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寒冷TRH;高热/应激TRH,影响TSH分泌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分泌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