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智能控制.ppt
《第7章智能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智能控制.ppt(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7章 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常用热电偶及结构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2,一、热电效应,7-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把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这种组合称为热电偶,A和B称为热电极。温度高的接点称为热端(或工作端),温度低的接点称为冷端(或自由端)。,把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B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会产生热电动势(称为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3,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当两个接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动势。热电势由两种材料的接触电势和单一材料的温差电势决定。,热电极A,自由端(参考端、冷端),测量端(工作端、热端),热电极B,热电势,A,B
2、,4,(一)接触电势,eAB(T)导体A、B结点在温度T 时形成的接触电动势;e 单位电荷,e=1.610-19C;k 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 J/K;nA、nB 导体A、B在温度为T 时的电子密度。,可见,接触电势的大小与温度高低及导体的电子密度有关。,在不同导体的接触面上,因自由电子密度不同而发生电子扩散,导体A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导体B则带负电荷。达到平衡时,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差接触电势。,5,eA(T,T0)导体A两端温度为T、T0时形成的温差电动势;T,T0 高低温端的绝对温度;A 汤姆逊系数,表示导体A两端的温度差为1时所产生的温差电动势,与两端温度及材料性质有
3、关。,导体内自由电子在高温端具有较大动能,向低温端扩散,使高温端带正电荷,低温端带负电荷。达到平衡时,在导体两端产生电位差温差电势。,(二)温差电势,6,nAT/nAT0,nBT/nBT0导体A/B在结点温度为T和T0时的电子密度A/B导体A/B的汤姆逊系数。,等于整个回路中各接触电势与各温差电势的代数和,温差电势很小,上式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接触电势。,(三)热电偶回路总的热电势,7,结论:,如果A和B两导体的材料相同,即nA=nB,A=B,即使两端温度T、T0不同,总热电势也为零,因此热电偶必须用两种不同成分的材料做热电极。如果热电偶的两电极材料不同,但热电偶的两端温度相同,即TT0,总的热电
4、势也为零。热电势的大小仅与热电极材料的性质、两个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尺寸及形状无关。,8,综上所述,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材料和接点温度有关,如果冷端温度固定,则热电偶的热电势就是被测温度的单值函数。只要测出热电势的大小,就能得到被测温度T,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原理。,9,热电偶的分度表,不同金属组成的热电偶,温度与热电动势之间有不同的函数关系,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并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列成表格,编制出热电势与温度的对照表,即分度表。直接使用分度表的约束条件:冷端温度为0C。分度表每10分档。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EM、EH、EL分别为被测温度tM、较高温度tH、较低温度tL对应的
5、热电势。,10,S型(铂铑10-铂)热电偶分度表,比较3个热电势,热电势与温度是否线性?,11,问题:利用热电偶测温,必须在回路中引入连接导线和仪表,接入导线和仪表后会不会影响回路中的热电势呢?,二、热电偶基本定律,(一)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内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端温度相同,对回路的总热电势没有影响。,用途:,同理,第4种,第5种,12,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测量仪表(如毫伏表、电位差计)与连接导线可以看作第三种导体,不影响回路中原来的热电势。,中间导体定律的用途:,13,导体C称为标准电极,当接点温度为T,T0时,用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等于A、C热电偶和
6、C、B热电偶热电势的代数和。,意义:,(二)标准电极定律,14,标准电极定律的意义:,通常选用高纯铂丝作标准电极只要测得它与各种金属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则各种金属间相互组合成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就可根据标准电极定律计算出来。从而减少了热电偶分度表的工作量。,例:热端为100,冷端为0时,镍铬合金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2.95mV,而考铜与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为4.0mV,则镍铬和考铜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应为:,2.95(4.0)=6.95(mV),15,(三)连接导体定律与中间温度定律,A、B热电偶,A、B连接导线,回路的总热电势:,EABBA(T,Tn,T0)=EAB(
7、T,Tn)+EAB(Tn,T0),上式为连接导体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当A与A、B与B材料分别相同时,上式为:,EAB(T,Tn,T0)=EAB(T,Tn)+EAB(Tn,T0),上式为中间温度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意义:,16,A,B,T,Tn,Tn,A,B,T0,T0,热电偶补偿导线接线图,E,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进行温度测量的理论基础。,只要T、T0不变,接入AB后不管接点温度Tn如何变化,都不影响总热电势引入补偿导线原理。,连接导体定律的意义:,EABBA(T,Tn,T0)=EAB(T,Tn)+EAB(Tn,T0),17,为制定热电偶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热电偶分度表:每一个电势值对应的温度是
8、在冷端为0的情况下获得的。只要得到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就可求出冷端不为0时的热电势。,Tn为中间温度,当T0=0,Tn已知时:,查分度表得出,中间温度定律的意义:,EAB(T,Tn)=EAB(T,0)EAB(Tn,0),EAB(T,0)=EAB(T,Tn)+EAB(Tn,0),查分度表得出,分度表,EAB(T,T0)=EAB(T,0)EAB(T0,0),18,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T0=20,测得热电势EAB(T,T0)为19.633mV,求被测温度T。解:,使用分度表举例,查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得EAB(T0,0)EAB(20,0)0.798,EAB(T,0)=EAB(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