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地下水净化技术.ppt
《第8章地下水净化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地下水净化技术.ppt(1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9章 地下水净化技术,本章主要内容,1地下水中铁、锰的去除2地下水中砷的去除 3地下水中氟的去除 4 地下水的生物脱氮技术5地下水有机污染的修复,概述,地下水清澈透明,常年水温低而稳定,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重要的饮用水源和理想的工业水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重要淡水资源之一,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水源。目前,美国人口总数的50%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我国超过70%的饮用水靠地下水供应,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近20%,在华北和西北的城市供水中地下水所占比例更高达72%和66%,在许多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是“三水”循环的重要因素,是维持生态平
2、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1 部分 地下水中铁、锰的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危害,铁、锰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但是铁、锰过量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和危害。从生理学上讲,人体摄入过量的锰,会造成相关器官的病变.日本东京郊区曾发生过居民饮用受锰的污染的井水而患病死亡的事件.锰对人体有慢性中毒现象,对锰矿工人的调查资料表明,他们患有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强烈的精神障碍症.在生活方面,引起铁味、在白色织物及用具上留下黄斑、染黄卫生用具,严重的情形会使自来水变成“黄汤”。在工业上,当作为洗涤用水或生产原料时,会降低产品的光泽及颜色等质量,如纺织、印染、针织、造纸等行业。在管道方
3、面会引起管壁上积累铁锰沉淀物而降低输水能力,沉淀物剥落下来时,会发生自来水在短期内变“黑水”或“黄汤”的问题,甚至堵塞水表和一些用水设备。当水中引起铁细菌大量繁殖时,情况更为严重。危害水处理过程,例如在滤料和离子交换树脂上面包一层铁锰沉淀物时就会影响正常的运行,在电渗析交换膜上发生沉淀时危害性尤其大。世界各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对于锰含量都有明确规定:铁、锰质量浓度之和为03 mg/L,锰的允许质量浓度为005 mg/L.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锰的允许质量浓度为01 mg/L。,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重要性,大部分地下水都含有过量的铁和锰,将给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其使用价值,必须去除
4、。因此,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历来就是一项饮用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地下水除铁、除锰主流技术的发展阶段,地下水除铁除锰理论及应用先后经历了自然氧化法、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3个发展阶段。,自然氧化法的理论,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和+3价,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较低。pH值在6.0-7.5之间,这种情况下铁一般是以Fe2+的形式存在地下水中。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氧低,易于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pH值对Fe2+的氧化速率有较大影响,在pH值5.5的情况下,地下水的pH值每升高1.0,二价铁的氧化速度就增大100倍。建国初期我国内地下水除铁大多采用的自然氧化除铁工艺,其基本原理是曝气充氧后将亚铁氧化为三价铁
5、,经反应沉淀之后,过滤将其去除。,锰和铁的电位(Eh)-pH稳定关系图,自然氧化法的局限性 1,空气自然氧化工艺通常采用较大曝气强度。在充氧的同时散除地下水中的游离的CO2,以提高pH值,曝气后的pH值一般在7.0以上。尽管如此,空气自然氧化除铁工艺所需的停留时间仍较长,约23h,而且由于三价铁絮凝体较小,容易穿透滤层,影响水质。另一方面,水中溶解性硅酸与三价铁氢氧化物形成硅铁络合物,使氢氧化铁胶体凝聚困难,影响氢氧化铁的絮凝,难以从水中分离。在地下水碱度较低时,溶解性硅酸对除铁效果影响尤为显著。,自然氧化法的局限性 2,锰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铁,Mn2+比Fe2+难以氧化。仅靠曝气难以将地下水
6、的pH值提高到自然氧化除锰所需的pH95的较高水平,需投加碱(如石灰)以提高水中pH值,使工艺流程更加复杂,处理后的水pH值太高,需要酸化后才能正常使用,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及运行费用。对于铁锰共存地下水(尤其铁含量较高时),锰的去除极有可能受到铁快速氧化的干扰,进一步增加了除锰难度。锰难除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问题,也是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实践表明,自然氧化法不适合我国供水设施建设资金有限的现实国情的。,接触氧化法的理论,含铁锰地下水曝气后经滤池过滤,能使高价铁、锰的氢氧化物逐渐附着在滤料的表面上,形成铁质、锰质滤膜,使滤料成为黑色或暗色的“熟砂”。这种自然形成的熟砂的接触催化
7、作用,能大大加快氧化速度。这种在熟砂接触催化作用下进行的氧化除铁除锰过程,称为曝气接触氧化法。接触氧化法是目前地下水除铁最常用的技术。,接触氧化法的优点,接触氧化除铁地下水经过简单曝气后不需要絮凝、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在滤料表面催化剂的作用下,亚铁迅速地氧化为三价铁,并被滤层截留而去除。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只要处理水的pH值高于6.0,Fe2+就能顺利的氧化为Fe3+。我国绝大多数地下水pH值都是高于6.0,Fe2+的氧化均能迅速完成,这样就可以简化曝气过程。曝气只需要向水中充氧即可。接触氧化除铁工艺的构筑物较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只需530min即可。同时铁的去除不受溶解性硅酸的影响出水总铁浓度
8、也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周期时间内,水质会越来越好。,两级曝气两级过滤除铁除锰工艺流程,接触氧化法的局限性 1,多年工程实践表明,接触氧化法中铁质活性滤膜对容易氧化的铁的去除非常有效,但在除锰方面则发现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地下水一般为铁锰共存,为排除铁快速氧化对锰氧化的干扰,接触氧化法采用一级曝气过滤除铁,二级曝气过滤除锰的分级方法。工艺流程仍然比较复杂,运行费用也偏高。另一方面,锰难以在滤层中快速氧化为MnO2,而附着于滤料上形成锰质活性滤膜,除锰能力形成周期比较长,而且由于经常性反冲洗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锰质滤膜有时根本不能形成,除锰效果更是呈现很不稳定的状态。,接触氧化法的局限性 2
9、,载体的表面性能对氧化Mn2+有重要影响,并且发现有机物对Mn2+存在络合作用。对除锰的反应速度产生了阻滞作用。当地下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稳定的锰的络合物吸附在滤料的表面会造成接触氧化过程的受阻。而且滤料表面形成活性滤膜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过滤终期时,要控制好反冲洗强度,强度过大时,很容易将滤料表面的滤膜冲洗掉这样势必造成过滤初期水质超标的现象。,生物氧化法的发展,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张杰院士率先开展了地下水生物法除锰新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微生物学试验,证明了滤池中铁细菌的高效生物除锰作用。国外一些学者也相继从不同角度对生物法进行了研究,在增强除锰效果及降低工程费用等方
10、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生物氧化法的基本理论,生物除锰是国内外近年来提出的除锰理论,该观点认为除锰滤池中锰的去除主要是滤层中铁细菌生物作用的结果。生物除锰理论还认为“黑砂表层的锰质活性滤膜并不仅仅是由锰的化合物所组成”而是锰的化合物和铁细菌的共生体,且活性滤膜是在微生物的诱导作用下形成的。Fe2+是维系生物滤层中微生物群系平衡与稳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若只含锰不含铁的原水长期进入生物滤层,就会破坏生物群系的平衡,滤层的除锰活性也就随之削弱而最终丧失。,生物固锰除锰技术,我国的张杰院士等人对除锰滤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滤料表面附着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氧化锰的能力,称之为锰
11、氧化细菌.而且,锰的去除量与滤池中锰氧化细菌的数量成正比.于是,在滤池中接种锰氧化细菌,经过培养,滤料成熟后,对锰有极好的去除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生物固锰除锰技术。在生物除锰滤层中,熟料表面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存在着大量具有锰氧化能力的细菌,这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与稳定对于滤料活性表面的存在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除锰滤层的活性就来自于附着在滤料表面上和铁泥中的锰氧化细菌的活性。这些细菌在载体上不断再生,不断地有新的吸附表面出现,从而使整个吸附氧化、再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生物法除铁除锰一体化流程,虽然地下水中Fe2+和Mn2+各自的稳定性不同,但是实验证明在生物滤层中的氧化祛除
12、是可以同时进行的,通过一级曝气、一级过滤就能达到同时祛除地下水中Fe2+和Mn2+的目的。该流程简洁,节省了二级曝气池和二级滤池,并获得同时去除铁、锰的良好效果。生物滤池正常运行滤速以57 m/h为限,过高的滤速会缩短工作周期,导致反冲洗频繁和生物量的流失。,多层纤维除铁除锰塔流程图,多层纤维除铁除锰塔是集淋水、曝气、除铁除锰为一体的新式地下水除铁除锰设备。与以锰矿砂或石英砂为滤料的除铁工艺相比,在处理水量相同时可省去曝气塔及中间提升泵,因而占地面积减少1/2,设备投资减少1/31/4,节电0.10.15(kWh)/m3,出水中铁、锰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生物除铁除锰工艺的优点和应用,20
13、02年我国首座大型生物除铁除锰水厂(沈阳开发区除铁除锰水厂)的成功运行及良好的处理效果证明了该技术的优越性,采用该技术可节省基建费用3 000万元,年运行费用节省20%。黑龙江省兰西镇地下水处理厂采用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取得了满意的铁、锰去除效果。尽管原水含铁量为1014 mg/L、含锰量为0.651.1 mg/L,出厂水水质仍然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总铁0.050.1 mg/L,总锰0.05 mg/L,彻底解决了兰西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与传统二级曝气、二级过滤的除铁除锰工艺流程相比较,该工艺可节省建设费用600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1/3;减少曝气电费25万元/年,占曝气电费的62%。200
14、4年佳木斯江北水厂进行设计,日产水量200,000 m3/d,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生物除铁除锰水厂。,生物氧化法的局限性,(1)目前,生物除锰的实际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生物除锰的机理还处于较初级的实验研究阶段,尽管铁细菌的筛选、驯化已获一定成功,但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菌种接种的方法,对于大中型除铁除锰滤池,尽管技术上可行,但菌种培养费用巨大,经济上不可行。(2)工程实践相对较少,目前尚未构建起完善的工程设计理论及参数确定方法.在工程实践方面还缺乏一整套规范化的运行调试方法,生物熟料的培养反冲洗强度及时间等,目前尚无确切的控制标准.,生物氧化法的滤料的发展1,随着生物除铁除锰技术优越性的凸
15、现,在含铁含锰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建水厂采用了生物除铁除锰技术.铁锰氧化细菌是该技术的核心,而作载体的滤料的性能则至关重要。锰砂滤料吸附容量大,曾是传统除铁除锰滤池的首选滤料.但其机械强度低,比重大,价格高。石英砂滤料虽吸附强度不及锰砂,但机械强度高,比重和价格适中,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除铁除锰水厂。无烟煤的孔隙率高,比重小,价格低廉,从物理性质上分析完全可以作为铁锰氧化细菌的载体.其较高的孔隙率,可以提高滤层内的生物量,比重小可以节省反冲洗的耗水量和耗电量,特别是对于大型的铁锰含量较高的水厂,价格低廉更是突出的优势。工程研究表明,与石英砂、锰砂等滤料相比,采用无烟煤滤料明显加快了生物滤池的成熟,
16、大大缩短了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成熟期。对于高铁高锰地下水,无烟煤滤料更适宜作为生物除铁除锰滤池的滤料。,生物氧化法的滤料的发展 2,天然沸石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而且密度小、价格低。活化沸石的除铁效果好;与锰砂相比,它的反冲洗强度明显降低,可节省较多的反冲洗水及电能。我国沸石贮量丰富,活化处理后的价格与石英砂价格相当,比无烟煤、锰砂的价格低得多,作除铁滤料使用时成熟期短,值得进一步开展除铁的应用性试验研究。,活化沸石与天然滤料的除铁效果对比,生物氧化法的滤料的发展 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已研制成功特制除铁、除锰专用滤料。这种特制滤料的特点是不需成熟期,即新滤料就能对曝气后的地下水除铁、锰,且效
17、果非常好;而且在除铁、除锰的同时,还能去除水中一定的浑浊度、氨氮及亚硝酸盐,已在西南地区很多水厂中得到使用。装有这种特质除铁除锰专用滤料的过滤器MFW系列除铁锰净水装置,可使地下水中的铁锰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甚至可将它们几乎全部去除。,生物氧化法的滤料的发展 4,沈阳市天泉水处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新型的人工制备的SS滤料,主要由铁、铝、硅等15种元素组成,为多孔结构,孔隙率达50%以上,其堆密度低,为0.8 g/cm3左右,用于饮用水除铁、锰和水质净化有特效。从地下水中除铁、锰时,无须成熟期,初始运行即能达标。另外,用于处理江、河、湖等地表水时,可有效去除浊度、色度、异味,并吸附部分重金属
18、离子。该滤料的“藏污纳垢”能力强,同体积滤料的周期净水量是锰砂的3倍以上,一般3 d只需反冲洗1次;因密度较小,易反洗,故反洗水、能耗均低。其缺点是价格较高,约为3 500元/t,而且使用35a需更换新滤料。,生物氧化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性和微生物角度考虑,原水DO维持在3 mg/L左右即可满足运行要求,采用跌水曝气的方式去除效果优于管道混合器。当铁锰共存时最适宜的处理环境温度为20。,地下水除铁、除锰非主流技术,KMnO4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KMnO4化学氧化法,利用曝气KMnO4化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去除铁锰,这是美国八十年代介绍的工艺技术,马来西亚在九十年代也有应用。KMnO4作为去除铁
19、锰的氧化剂,一般KMnO4可与混合池、混凝池、沉淀池及砂滤池联合使用。尽管有时该方法能获得较好的除锰效果,但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制水成本高,调试运行难度大等缺点。因而在我国大中型水厂的应用很少见,不能代表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臭氧氧化法,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仅能迅速地氧化水中二价铁,并且在比较低的PH值6.5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以使二价锰完全氧化。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控制臭氧的投量,因为投量过大的时候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锰的去除率,而且锰可能会过度氧化为MnO4-。由于臭氧投量过大所产生的MnO4-容易穿透滤池进入输水管线。MnO4-可能在管网中被还原为二氧化锰,使水呈现黄
20、褐色,影响水的使用。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在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较为复杂,单纯采用臭氧氧化方法不能十分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锰,提高水的碱度也不能使去除率进一步提高。,讨论专题,1结合实例讲述我国某地区去除铁锰工艺特点、设计参数、处理效果。2 介绍国内外某种铁、锰去除新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 部分 地下水中砷的去除,地下水砷污染 1,砷是致癌、致突变因子,对动物还有致畸作用,已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第一类致癌物。长期饮用高砷水,会引起花皮病或皮肤角质化等皮肤病,黑脚病,神经病,血管损伤,以及增加心脏病发病。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表水中发现了砷污染。澳大利亚、加
21、拿大、阿根廷、智利、英国、美国、墨西哥、日本、孟加拉国和苏联等,都有高砷水引起中毒的报导。许多国家把水中的砷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地表水的砷含量相对较低,很少超过5g/L,饮用水中砷含量超标现象往往发生在地下水中。我国已发现饮水型地方性砷病病区或高砷区有l3个省区,分别是新疆、山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山东、四川、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台湾省。饮用水含砷量超过国家0.05 mg/L标准的人口有334万,这些高砷水绝大部分为地下水。,地下水砷污染 2,天然地下水中的砷一般源于岩石、土壤中含砷矿物的溶解,而冶金、化工、制革、纺织等含砷工业废水的排放、含砷药剂的使用等人为活动使得某些地
22、区地下水中砷的含量急剧增高。地下水砷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目前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地下水中砷的物理化学性质,自然水系中,存在有机砷和无机砷。其中无机砷主要以As()和As(V)存在,具体存在形式取决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有机砷和无机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砷在氧化环境中以As(V)为主,在还原环境中以As(III)为主。按毒性大小对不同形态化合砷进行排序,依次为:无机As()一甲基亚胂氧化物MAsO()谷胱甘肽二甲基胂酸DMAsGS()二甲基胂酸DMAs()一甲基胂酸MAs()无机As()。在地下水中,砷以溶解态和颗粒态两种形式存在。颗粒态砷是由具有
23、吸附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铁微粒,吸附溶解态砷而形成的。溶解态砷主要是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地下水除砷技术的种类,混凝法吸附法氧化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膜分离法,混凝法,水厂中常用的混凝剂铝盐是:硫酸铝、碱式氯化铝、聚铝;铁盐是: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此外还有硅酸盐、碳酸钙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混凝剂中铁盐的除砷效果最好。一般认为,铁盐混凝剂除砷机理是共沉淀和吸附作用的综合:Fe()迅速水解形成氢氧化铁,在结晶长大前,其表面的吸附位与As()形成共价键,这一过程非常迅速,在其后的几分钟之内,絮凝体长大并继续吸附水中的As()。Fe()类混凝剂对As()的去除率基本可达到90%以上,且较为稳定。混
24、凝除砷的不足在于:1、对于As()效果不佳,对于As()的去除率也受水质的影响;2、产生大量的含砷有毒污泥,有后处理问题;3、对于较严格的标准(10g/L),若进水As()含量过高,则出水难以达标。,吸附法材料,吸附法效果可靠,是饮用水除砷的首选方法。稀土与黏土材料复合材料活性材料改性材料含铁矿物纳米材料,吸附法,活性氧化铝曾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除砷吸附材料。但活性氧化铝具有适用pH偏酸性、吸附容量低、再生频繁、铝溶出较高等缺陷。最近的研究热点集中在Fe0上,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对As()的吸附较为理想。近年来有关活性氧化铝替代材料的研究比较活跃,其中稀土、铁等多价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因为其对水中的等
25、阴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引起重视。为了降低成本,将稀土盐类或稀土氧化物直接浸渍在多孔载体上,也可用来吸附去除砷。一种高效新型稀土复合铁氧化物(CFA)吸附剂具有高效、pH适用范围宽的优点,在饮用水除砷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吸附除砷方法中,复合材料与改性材料除砷效率高,处理费用低,目前最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纳米材料与其他原子结合后性质稳定且除砷效率最高,应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离子交换,根据相关报道,无机离子交换剂(如水合二氧化钛,即TiO2H2O)和有机离子交换剂(如经二价铜离子活化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苯乙烯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处理低含量含砷饮用水较有成效。有机离子交换剂聚苯乙烯强碱型阴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水 净化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