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docx
《第三章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东半球其他地区和国家考点一俄罗斯一、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梳理】1.气候(1)气候类型:俄罗斯大部分以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东南太平洋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西南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高山气候。(2)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原因:纬度高:大部分在50N以北;太阳高度小,接收到的光照和热量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北冰洋寒冷气流的影响很大,东部、南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造成气候严寒.【知识梳理】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12月至次年1月,昼夜平均气温均低于一45,有的年份甚至在一60以下。
2、极端最低气温曾达一71C,气温极端年较差达101.8C,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1)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少。(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使西伯利亚北部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小,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大。(3)海拔较高(2000米以上)(4)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5)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太平洋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东欧平原波罗的海东岸波德平原西欧平原大西洋2、地形北冰洋北亚俄罗斯欧洲西部欧洲东部(1)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为平原,以东为山地高原,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
3、、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形分布示意图(2)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知识梳理】俄罗斯各地形区的特点多冰川活动形成的冰磺丘陵,呈波状起伏。东欧平原:世界第二大平原,主要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中西伯利亚高原:为古老低缓,河流切割强烈,河谷纵横东西伯利亚山地:为古老低矮,起伏较小。堪察加半岛:地处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频发。3、河流湖泊:伏尔加河、顿河、乌拉尔河(亚欧分界线)、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1)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0
4、0千米,欧洲第一长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航运价值大,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2/3,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伏尔加河水能资源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2)贝加尔湖(110E,55oN)是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山地的断裂构造湖,最深处达16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蓄水量为2.3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15(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大)、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小(封冻期长、针叶林广布,人烟稀少);汛期较短(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下游沼泽广布,有永久冻土层
5、。【知识梳理】伏尔加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流量大,河道宽阔。2、流经东欧平原,地势平坦,流速平稳。3、气候温和,封冻时间短,通航时间长。4、欧洲最长的河流,通航里程长。5、植率高,含沙量较少。(二)社会经济原因1、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客货运需求大。2、通过运河与其它河流、海洋相连,腹地范围广(五海通航)。4、自然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1)森林资源(西伯利亚远东和东欧北部)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2)俄罗斯的水能蕴藏量仅次于
6、中国,居世界第二位。(3)主要著名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第二巴库和秋明油田(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俄罗斯的黄金产量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2位,乌拉尔山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知识拓展】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纬度高,气候阴冷、降水较多,蒸发微弱;(3)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4)河流凌汛现象严重。(5)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二、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梳理】1、人口和宗教:俄罗斯总人口1.44亿(2017)O俄罗斯人口呈负增长,下降较快。人口分布不均,3/4集中在东欧平原,西伯利亚地区则地广人稀。俄共19
7、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77%,多信仰基督教东正教,官方语言俄语。2、工业:(1)工业特点:原有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2)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工业部门: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空航天等工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发展条件:临波罗的海,有优良港口,但资源较缺乏,所需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莫斯科工业区工业部门: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等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周围铁(库尔斯克的铁矿)、石油丰富,铁路运输便利。乌拉尔业区工业部门:
8、石油、钢铁、机械等。发展条件:有色金属、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巴库和秋明的石油。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部门:重工业、军事工业,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产品。发展条件: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库兹巴斯的煤)。(3)工业布局趋势:工业分布不平衡,有向东扩散的趋势。原因:东部亚洲部分地广人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3、农业(1)、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2)、主要农作物小麦、甜菜(糖料作物)、马铃薯、向日葵(油料作物)、亚麻等。(3)、农业特点耕地面积广大,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农业生产不够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谷物。【知识梳理】罗斯主要农业区分
9、布在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的原因。俄罗斯北部气温较低,是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分布区。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水热配合欠佳,大部分地区是高原,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东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但多为山地,制约了种植业发展。4、俄罗斯的交通(1)交通特点:交通部门齐全,均很发达,但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有一条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莫斯科)和贝阿铁路。(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和管道运输。客运主要方式:铁路和公路:货运主要方式:铁路和管道。俄罗斯管道数量多,与石油、天然气储量、产
10、量丰富有关。【知识拓展】俄罗斯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知识拓展】俄罗斯发展水运条件差的原因?首先从河运看,俄罗斯虽然多大河,但这些河流冰封期长,通航期短,而且河流大部分为南北走向,俄罗斯货物,人口流动方向垂直。只有伏尔加等少数河流运输量较大外,其他河流的航运价值很低。从海运看:俄罗斯有很长的海岸线,但除了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海洋封冻期,而且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与外洋联系都要经过别国的海域,影响海运的发展
11、。5、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政治和文化中心。著名的红场和克林姆林宫就位于城市的中心。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第一亚欧大陆桥的起点。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考点二欧洲西部一、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梳理】1.气候(1)、气候类型西部和中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地中海气候山区:高原山地气候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2)气候特征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自西向东逐渐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知识探究】欧洲西部成为
12、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原因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春温低,秋温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1)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属温带。(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3)洋流: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4)大气环流:盛行西风控制该区,加上北大西洋暖流从上空经过,可带来暖湿的气流,
13、形成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5)地形: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2、地形(1)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低平,南北高、中间低。欧洲平均海拔只有3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东欧平原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莱茵河以东部分为波德平原,以西为西欧平原。木区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它的支脉延伸到三大半岛。(2)欧洲西部多受冰川侵蚀,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多半岛和岛屿。避风避海浪,优良港湾多。海洋深入内陆,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和,
14、海洋性突出。四大半岛北部:斯堪的纳维亚亚半岛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自西向东)主要岛屿:大不列颠岛、冰岛、爱尔兰岛主要内海:波罗的海、黑海边缘海:北海、挪威海海湾:比斯开湾陆间海:地中海【知识拓展】冰川对欧洲西部地形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有强烈的刨蚀作用,造成尖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磺丘陵、冰磺湖等冰磺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1、北部多峡湾(挪威西海岸)、多冰蚀湖和冰磺湖(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峡湾特点:轮廓曲折,岸壁陡峭。峡湾形成过程:冰川侵蚀形成
15、“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中部平原地形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分布(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一一冰川堆积。3、南部峰峦挺拔,多宽谷、角峰、U形谷,山脉两侧有湖泊(阿尔卑斯山)。3、河流河湖本区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地形平坦,降水丰富)。由于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1)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流经德国鲁尔区,在荷兰鹿特丹注入北海,欧洲航运量最大的河流。(2)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南流经9个国家,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欧洲第二长河)。(3)本区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
16、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4)水系特征:平原面积广且降水较多,故河网较密,水量充沛,水流平稳;但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故河流短小。(5)水文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流速较慢,航运价值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地中海气候区:水量较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冬汛;【知识拓展】欧洲西部航运发达的原因自然原因:(1)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径流量变化小;(2)最低月气温大于OC,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有利于航运;(4)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5)河网密布。社会经济
17、原因:(1)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商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2)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同时与铁路、海运配合较好;(3)水运运量大,价格低,运输成本低。4、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中部)煤炭(英国、德国)、铁(法国)、石油(北海附近)(2)草场资源丰富(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欧洲的森林资源丰富,以芬兰亚寒带针叶林为最。(3)渔业资源丰富(位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翻,饵料丰富)O(4)能源丰富:地热能(冰岛)、风能(西风)、水能。二、欧洲人文的自然地理特征【知识梳理】1.人口和宗教(1)以白种人为主;主要信仰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东半球 其他地区 国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