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食品酶学.ppt
《第8章食品酶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食品酶学.ppt(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8章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3学时),主要内容:8.1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8.1 酶在淀粉类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淀粉类食品是指含大量淀粉或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类食品。在淀粉类食品的加工中,多种酶被广泛地应用,主要有-淀粉酶、-淀粉酶、糖化酶、支链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等。淀粉可以通过酶水解作用生成糊精、低聚糖、麦芽糊精和葡萄糖等产物,这些产物又可进一步转化为其他产物。,8.1.1 酶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利用酶水解淀粉生产葡萄糖是酶催化工业的一项重大成就,由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成功,现己在全世界普遍采用。现在国内外葡萄糖的生产绝大多数是采用-
2、淀粉酶将淀粉液化成糊精,再利用糖化酶生成葡萄糖。果葡糖浆是用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异构化生成果糖,而得到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糖浆。,若将异构化反应完成后,混合糖液经过脱色、精制、浓缩等过程,得到固形物含量达71%左右的果葡糖浆,其中,含果糖42%左右,含葡萄糖52%左右,另有6%左右为低聚糖。若将异构化后的混合糖液中的果糖与葡萄糖分离,再将分离的葡萄糖进行异构化,如此反复进行,可使更多的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由此可生产出果糖含量达70%、90%甚至更高的果葡糖浆,称之为高果糖浆。高果糖浆与蔗糖相比具有甜度高,不易结晶,易发酵等特点,故倍受点心及冷饮加工业青睐。,葡萄糖异构酶生产果糖的技术可用于大
3、规模生产果糖而取代蔗糖作为甜味剂。目前世界上淀粉糖的产量已达1000多万t,其中有一半是果葡糖浆。现在国内普遍使用耐高温-淀粉酶生产葡萄糖,这种酶具有反应温度高(最适温度9095)、作用力强、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克服了普通-淀粉酶作用温度不高的缺点。耐高温-淀粉酶不仅可于淀粉糖的制造,还广泛地用于啤酒,酒精,发酵业,制药,纺织,造纸等工业上。,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不同的淀粉酶分解淀粉,还可以生产出饴糖、麦芽糊精、麦芽糖浆(三糖、四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达60%)、麦芽糖、麦芽糖醇和果糖等甜味剂。饴糖生产中所利用的酶,除了从添加的大麦芽中得到以外,也可以采用直接添加酶制剂的方法提供。添加的酶主要是
4、-淀粉酶和-淀粉酶。,目前高麦芽糖浆的生产是采用-淀粉酶和支链淀粉酶的共同作用,使淀粉更多地转化为麦芽糖。糖化时,将液化后得到的糊精液调至pH56,温度50左右,加入一定比例的支链淀粉酶和-淀粉酶,作用10h左右,得到麦芽糖含量达80%95%的糖化液。,糊精是淀粉的低级程度水解产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增绸剂、填充剂和吸收剂等。糊精和麦芽糊精可用酸法和酶法生产,现在大多采用酶法水解的方法生产。环状糊精是由612个葡萄糖单位以-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结构的一类化合物,能吸附各种小分子物质,起到稳定、缓解、乳化、提高溶解度和分散度等作用,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环状糊精的生产,一般采用嗜碱
5、芽孢杆菌BGT。常用的生产菌株有N-227,NO.38-2等。采用嗜碱芽孢杆菌N-227菌BGT生产-环状糊精时,可使用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及可溶性淀粉为原料,转化率可达35%40%。,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酶转化法生产低聚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人口香甜、风味独特等优点。麦芽寡糖酶水解淀粉后,通过絮凝、脱色、离子交换、纯化制成38个葡萄糖分子组成新型淀粉糖,它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功效的高能营养品,还具有易消化、低甜度、低渗透优点。转移葡萄糖苷酶是生产低聚异麦芽糖主要必须使用的酶制剂。,以淀粉为原料,经调乳、液化后,在液化液中添加真菌淀粉酶、葡萄糖苷转移酶
6、进行糖化、转苷反应,经一定时间后,便产生以异麦糖、异麦芽三糖和潘糖为主要成分的糖液。以玉淀粉为原料,在糊化时加人耐热-淀粉酶,采用脱支反应等手段改变淀粉原有的分子结构并重新晶,可以提高产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目前,微生物糖苷水解酶在生产中应用较多,而且技术都比较成熟,如利用-葡萄糖苷酶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利用节杆菌产生的-呋喃果糖苷酶合成低聚乳果糖、低聚半乳果糖;利用-半乳糖苷酶生产棉子糖和密二糖;利用橙皮苷酶和橙皮苷反应生产橙皮素-F-葡萄糖苷二氢查耳酮(一种对人体安全的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70100倍)。利用酶水解所获得的糖浆类产品非常多,在焙烤食品、甜点、饮料、肉类、冰淇淋、水果罐头、果酱
7、、调味酱等食品中都使用着各种糖浆。,8.1.2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在焙烤食品中应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氧化酶、木聚糖酶、脂酶等,这些酶制剂的使用可以增大面包体积,改善面表皮色泽,改良面粉质量,延缓陈变,提高柔软度,延长保存期限。,8.1.2.1 淀粉酶焙烤中淀粉酶的主要应用是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利用淀粉酶能够改善或控制面粉的处理品质和产品质量(如面包的体积、颜色、货架寿命)。面粉中添加-淀粉酶,可调节麦芽糖生成量,使二氧化碳产生和面团气体保持力相平衡,添加-淀粉酶可改善糕点馅心风味,还可防止糕点老化。,在面包生产中采用麦芽和微生物-淀粉酶,已有数十年的历
8、史。随着焙烤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酶在面包配方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试验表明,向面粉中添0.1%的淀粉酶,就可以使面粉变得完善,大大改进产品的质量,因此国外都把面粉中的淀粉酶活力为面粉质量指标之一。面包老化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美国每年均有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焙烤食品因此而废弃掉。,实验证明,在面包粉中添加一种从基因工程改性细菌中得到的麦芽糖-淀粉酶,对面包有独特的抗老化作用,能够保持面包在贮存时的新鲜度,比较各种淀粉酶与单甘酯的抗老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显示,与真菌-淀粉酶相比,细菌麦芽糖-淀粉酶不仅能大大改进面包的抗老化作用,而且对面包瓤的弹性也有正面的影响,从而提
9、高面包的可口性。,在面包粉中添加适量的-淀粉酶,还可使面包体积较空白面包提高10%左右,这是因为烘烤面包时,-淀粉酶水解部分淀粉,生成糊精和糖,降低了面团粘度,导致面团膨胀率提高,焙烤后面包体积增大,面包心柔软度变好。另外,-淀粉酶在降解面团中的淀粉时有少量糖产生,有利于促进焙烤时糖和蛋白质的“美拉德反应”,形成褐色的“类黑色素”,使面包上色更好。,8.1.2.2 蛋白酶蛋白酶添加到面粉中,使面团中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成肽和氨基酸,导致面团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降,面团筋力减弱,满足了饼干、曲奇、比萨饼等对弱面筋力面团的要求。同时,蛋白质的降解更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研究发现,还有一些蛋白
10、酶,如“Milensyme”真菌蛋白酶,在面包制作中能够水解面筋内部的某些特定位置化学键,从而改善面团延伸性,提高面包的对称性和均匀性,对面包的结构及风味均有改善。,因此,制作面包时,当面质很硬需要面团具有特别的柔韧性和延伸性时,加入蛋白酶能改善面团物理性质和面包质量,使面团易于延伸以较快速度成熟。在生产蛋糕过程中,鸡蛋液是要的关键原料,要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添加蛋白酶制剂可有效地改善鸡蛋液乳化性和起泡性。,8.1.2.3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因具有良好的氧化性可显著增强面团筋力,使面团不粘,有弹性醒发后,面团洁白有光泽,组织细腻,烘烤后,体积膨大、气孔均匀、有韧性、不粘牙。同时随
11、着葡萄糖氧化酶添量的增加,面包抗老化效果也随之增加,并且效果显著于溴酸钾。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面粉改良剂有望得到广泛的应用。,8.1.2.4 木聚糖酶传统用以改进面团机械加工性能和烘烤膨胀性能的酶是戊聚糖酶,又称半纤维素酶,主要应用于欧式面包中调整面引的性能,使面包的体积增大。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通过重组基因由基因变性微生物可以得到木聚糖酶,这种纯化的木聚糖酶的酶活力比传统的戊聚糖酶少,制成的面包更加稳定,而且用量也较少,现已逐步替代戊聚糖酶制剂。不过受小麦戊聚糖的降解影响,不论是戊聚糖酶或木聚糖酶均会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而破环小麦戊聚糖的水结合能力,从而增加面团的粘性。因此酶的添加量尤为关键
12、。,所谓最佳酶用量,指的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改进面包性质而不会引起面团发粘的酶用量。不同的面粉,其最佳的酶用量均不尽相同。一项有关木聚糖酶对面筋流变性影响的研究显示,在萃取自面团的面筋中添加分量为50100FXU/kg面粉的木聚糖酶,面筋就会得到强化,呈现出更佳的弹性,面筋的流变性质得以改进,说明木聚糖酶能够增加面团的体积和改进面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面团的烘烤膨胀性。不过当木聚糖酶的添加分量过高时,如400FXU/kg面粉,制成的面则会粘稠。,8.1.2.5 脂酶脂酶在面包生产中,有显著延缓老化、提高面团流动性、增加面团在过度发酵时的稳定性、增加烘烤膨胀性以使面包有更大的体积改进,不含起酥面团的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6169.html